临汾新闻网讯 在尧都区金殿镇,人们传颂着这样一位老师的事迹。她用金子般的心,像母亲一样温暖学子,赶走他们的自卑、抑郁、懦弱,让阳光照进学子心灵,让他们成长为开朗自信、积极向上的人。她就是伍级学校从教三十余年、屡获模范教师称号的崔芹芹。
“要像老师那样,把爱传递给孩子们”
崔芹芹的父亲就是一位爱生如子的老师,在他的言行熏陶下,女儿在少年时就以父为榜样,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从教以后,崔芹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爱校为家,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学生。
2008年崔芹芹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时,班里转来一个叫俊丽的女生,父母智障,她自小由奶奶抚养长大。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她养成了沉默寡言、胆小怕事的性格,几乎不参加班里的任何活动。崔芹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知道当务之急是让俊丽走出封闭,找到自信。于是,崔芹芹在课堂内外都十分关注俊丽,经常问她学习上哪里不懂,对她进行个别辅导。并时常和她谈心,鼓励她做一个独立自主、敢于同困难抗争、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好学生。与此同时,崔芹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俊丽,把女儿的衣服、课外书、学习用具送给她。俊丽在她这里感受到母亲般的爱,心结打开了,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仅主动与同学交往,而且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七年过后,到了中考填报志愿的年龄,俊丽毅然报考了“幼师”专业。她说,要像崔老师那样,做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把崔老师的爱传递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诚如所愿,她果然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在微信里给敬爱的崔老师送祝福。这些日子天气变冷,她更是时常提醒崔老师要注意保暖,多喝水,保护好嗓子,这让崔芹芹心里暖融融的。
“老师真心为我好,我一定会改”
崔芹芹从教多年,用耐心、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即便如此,班里也会偶发小意外,她总是第一时间处理好,同时用事实教育学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班里有个调皮的学生叫浩杰,那天下课铃声刚响过,他就抢着往教室外跑,结果不小心把课桌碰倒,一下子砸到学生鹏宇的脚上,当时鲜血直流,鹏宇疼得大声哭叫。崔芹芹立刻背上鹏宇往卫生所跑,到卫生所一看,他的脚趾甲快掉了。崔芹芹抱着鹏宇让医生处理伤口,并不断鼓励他要坚强,不怕疼,还给他讲起了革命战士在火线受重伤仍坚持战斗的故事,直到医生给鹏宇包扎好伤口。当鹏宇的妈妈赶来时,鹏宇已经在崔芹芹怀里睡着了。对此,浩杰十分惭愧,主动找鹏宇道歉。崔芹芹抓住这个契机,指出浩杰身上的毛病和缺点,提醒他反思改正,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浩杰郑重表态,“老师,你为我好,我一定改。”这以后,崔芹芹加大了班级安全教育力度,班里也再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她编的歌谣“教室内,不打闹,管制刀具不要带;走廊里,勿玩耍,不乱扔来不喧哗……”在学生中传唱。
前段时间,20多年未谋面的学生毕端端给崔芹芹发来一个视频,小时候十分瘦弱的端端,而今成长为极限运动绝技队队员,正在带领队员徒步去仙洞沟等地进行考察和锻炼。看着看着,崔芹芹感动地热泪盈眶。她把这个视频在班会上播放,还讲起了毕端端的成长故事。同学们非常兴奋,决心像学长一样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将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一个视频、一次班会,把师生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走过春华秋实,回首仍是少年”
作为一名教师,崔芹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勤奋工作,受到广大师生的赞扬。可是在生活中,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那是2004年的寒冬,正值尧都区教育局期末抽测的时间,崔芹芹的小女儿突发高烧,病情十分严重。孩子姥姥打来电话,催她赶紧送孩子去医院。 可此时她正带领学生在中心校参加会考,接到电话十分为难,她告知母亲,自己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等考完再送孩子去医院。母亲无奈地放下了电话。
考试结束后,崔芹芹慌忙赶回家,得知邻里已帮忙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当她赶到医院时,迎头被医生一顿斥责:“孩子病成这样,当妈的这才来?幸好送的及时,差点烧成脑膜炎。”看着液体一滴滴注入孩子的血管,崔芹芹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2011年春天,父亲突发脑中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不耽误工作,崔芹芹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生火做饭,给父亲洗漱喂饭,之后,自己却顾不上吃饭便匆忙赶往学校;晚上,伺候父亲睡着后,她还要备课、批作业。那段时间虽然身心疲惫,可在学生面前,她依然是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未因父亲病重而耽误一节课,未因忙碌而少批一本作业,未因辛劳而忽视对学生的关爱。
“走过春华秋实,回首仍是少年”,这是崔芹芹日记本上的一句话。昔日风华正茂的她,如今已两鬓染霜,唯一不变的是少年时立志为师的初心与使命,对教育的不变情怀与担当。从教三十余年来,崔芹芹多次荣获“尧都区模范教师”等称号,但她依旧不骄不躁,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收获更加丰盈充实的人生。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