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他,近几年有了一个新爱好,不管朗朗夏夜,还是凛凛隆冬,遥望星空数星星成为他闲暇之余最为惬意的放松方式。这个爱好的形成与他近三年的散煤治理工作密不可分。
董华华,44岁,中共党员,结合霍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攻坚战、开展散煤整治工作总体部署,2017年,他临危受命,担负起霍州市公安局散煤整治督导检查组负责人这一职务。从此,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风雨无阻、忠诚担当,储煤场规范、劣煤管控、清洁煤保障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
整治煤场 精益求精
霍州境内储煤场数量众多,由于缺乏规范监管,煤堆露天堆放,遇风煤尘漫天飞扬,遇雨污水纵横流淌,严重破坏了全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储煤场,成为全市散煤污染治理攻坚战的“第一枪”。
储煤场整治没有现成标准可以参考借鉴,董华华多次深入储煤企业实地调查研究,组织人员赴周边县市储煤场和当地“一煤两电”煤仓考察取经。结合43家储煤企业现状,对整改无望的30家一次性果断取缔,对剩余13家量身定制了搭建煤棚、硬化场地、安装喷淋和建雨污导流收集池4项整改提标标准。为保标准落地,董华华带领执法队员逐场制定任务表、规划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顶高温战酷暑,同煤场员工一道同吃同住奋战在整改一线。经过4个月的集中整改,投资5980万元,13家储煤场全部达到绿色园林示范标准。
为巩固整改提标成果,董华华牵头编制了《霍州市储煤场改造成果暨储煤行业自律管理手册》,对储煤企业污染防治实行每月一次量化考评,确保企业环保措施落地生根、常抓不懈。截至2019年7月,全市储煤企业接受国家生态环保部24轮强化督查,无一例重大问题反馈。
清缴劣煤 刚柔并济
对于霍州而言,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提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效管控百姓家用劣质散煤是关键一环。董华华带领的执法组坚持“外防输入、内强清收”双管齐下,确保劣质散煤清缴不留死角。
为严防周边县市劣质散煤流入霍州,2018年深冬,董华华和队友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多路口设卡,24小时蹲点值守,苦战40天,查扣非法运煤车、没收劣质煤、取缔隐蔽销售点,彻底封堵了外地劣煤入霍关口。期间,董华华一度因劳累住院。住院治疗期间,他常常是打完点滴就直奔布控现场,队友们看着他常常是既心疼又无奈。
劣煤收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劣煤收缴中,董华华动员全市储煤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以市场价格足额回收居民劣质散煤1.4万吨,位居全临汾第一。劣煤清缴时,他处处坚持柔性执法化解冲突。2018年初冬的一天,当执法队员来到李曹镇杨枣村收缴劣煤时,恰巧遇到困难户陈银环刚从汾西买来、还未卸载的一车散煤。当听说老人的儿媳刚刚生产,正在坐月子时,董华华前脚让队员收走散煤,后脚随即自费购买10袋清洁煤送到陈银环家中。老人转怒为喜,握着董华华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保障用煤 持心如衡
打赢蓝天保卫战,还市民群众一片蓝天,把好“煤质”关,真正让利于民,才能快速普及推广清洁煤。董华华经与政府主管部门多方协商,制定下发了《霍州市清洁煤经销企业管理制度》,由储煤企业保质保量全面负责清洁煤的供应工作。遇到供应瓶颈期,他多次带领运煤车队远赴陕西调回清洁煤,及时把清洁煤投放到各乡村分销站,并以政府核定的最低销售指导价零利润分销给当地群众。在此期间,曾有部分储煤企业托人情找关系,想以次充好,希望董华华予以通融,每一次都被他言辞拒绝。
为确保清洁煤达标达效,董华华还多次协调质监部门对储煤场、分销站和居民家中的清洁煤进行不定期抽检,在保障清洁煤正常市场供应,保证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低燃煤污染,还群众一片蓝天。
一路走来,个中艰辛自不必说,每当看到环保部门监测相关SO2、PM2.5各项数据稳步下降时,董华华内心总有无法比拟的欢欣和自豪。他说为了霍州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他将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宋忠杰)
校对 张晶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