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没有笑声,偶有哭闹声,更多是此起彼伏的“滴答”声……市妇幼保健院NICU安静却不沉闷,时时充满着朝气与希望。一排排小暖箱里住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生命,他们正在奋勇“闯关”、顽强抗争。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华是“小战士们”最温暖的依靠,也是最坚实的后盾,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跨过了最艰难的“战役”,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生”。
于刘国华而言,没有什么比小宝宝的笑脸更明媚,没有什么比小宝宝的康复更动人。
为了灿烂的笑容
与其他学科相比,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困难、压力和风险往往更大。但是,20年从医生涯,刘国华坚毅的眼神从未改变,火热的激情从未消退。
2011年,刘国华从儿科“转战”新生儿科,奔赴更为艰险的“战场”。在他看来,“一些小生命刚出生就面临危机,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迎来生机。他们再弱小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救治生命,托起孩子和家庭的未来。”
“入住”NICU的多是早产和重症新生儿,病情变化很快,往往上一秒还能吃能喝,下一秒就要闯“生死关”。为此,刘国华时刻绷紧一根弦,常常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驻守在这里。即使回家也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只要手机铃声一响,哪怕身体再疲惫,他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战场”。
有一次,刘国华刚踏进家门就接到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从周边县医院转入一名严重呼吸衰竭的小婴儿,情况极度危急,生死垂危。在匆匆赶往医院的途中,他再次接到电话,孩子病情持续恶化,家长万般不舍地提出放弃。
“不能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咱们也要拼尽全力。”刘国华顿时急了,飞快地赶到了监护室,紧急心肺复苏、上呼吸机、抗休克……在有限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精湛的技艺将小婴儿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随后,在他和团队的精心呵护下,小婴儿在NICU里又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身体各项功能趋于稳定,顺利治愈出院。
这些年,这样的“惊心动魄”不时上演。当一名患有重症肺炎的新生儿徘徊在生死关头之际,刘国华又一次斩钉截铁地对家长说:“不到最后关头不要放弃,希望你们完全信任我,咱们共同努力、战胜病魔。”孩子脱离危险后,家长紧握着刘国华的手,再三感激他当时的坚持与努力。
历经一场场“生死之战”,刘国华“永不放弃”的信念愈发坚定。他感慨道:“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怎能轻言放弃。为了宝宝们灿烂的笑容,哪怕希望再渺茫,我们也要拼尽全力、放手一搏。”
为了盛开的希望
孩子的安危,紧紧牵动着所有亲人的心。自市妇幼保健院成为我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以来,为了成就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刘国华始终冲锋在前,带领新生儿科团队24小时接诊,积极开展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工作,为病情危重、复杂的小患儿开拓了一条“希望之路”。
2015年冬天,一名极早早产儿即将出生,考虑到患儿胎龄特别小、出生后会出现窒息等生命危险,当地医院向市妇幼保健院求援。刘国华一接到电话,立即带领转运队员火速赶赴产房,进行指导救治。孩子生下来后,体重仅有700多克,他接连采取呼吸机支持通气、暖箱保暖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等小患儿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转运。途中,刘国华一直守护着转运暖箱,严密监测小患儿的病情变化。
由于小患儿体重过小,血管纤细,普通静脉输液很困难。接回新生儿科后,刘国华立即与团队讨论救治方案,为小患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剂等救治工作,齐心协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一忙又是十几个小时,刘国华没有停下一次脚步、没有喝过一口水。
一心扑在救治前线,刘国华像连轴转而又不知疲倦的铁人。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战场”发出召唤,他就立即“领兵作战”。新生儿科护士长郜芝华说:“多少个深夜里,刘院长不顾忙碌一天、体力透支,坚持带队去山区县转运小患儿。山路难行,蜿蜒崎岖,他在颠簸中强忍着不适,一心只想尽快地抢救生命,从转运到救治,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都是常事。”
“抢救危重新生儿刻不容缓,能快一秒,就可以多一分希望。”是刘国华不变的坚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市唯一的新生儿院前急救网络不断完善,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能力不断提升,减少了危重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
为了绚丽的未来
如果说儿科是“哑科”,那么新生儿科就是“哑科中的哑科”。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言语,也不懂表达病痛,全凭医生的悉心观察。在NICU里,每天都能看到刘国华忙碌的身影,他总是专注地凝视每一名“小病号”,从细微的表情里读出与病情有关的讯息。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高危产妇逐渐增多,早产、低体重、并发症的新生儿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小生命迈出健康第一步,刘国华带领团队全力冲刺,一次次实现“零的突破”,在我市首家开展了NCPAP联合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防治胆红素脑病;亚低温治疗、脑功能监护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多项先进技术,给许多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健康福音。
一次,一对父母抱着一名全身皮肤泛着金黄色的新生儿紧急来求医。经皮肤测得胆红素远高于正常值,黄疸极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给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一个个“危险信号”,重重敲击着刘国华柔软的内心,促使他大胆启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方案,再一次向“难”而行,为小患儿创造了“新生”。
成功,并非侥幸,而是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NICU小患儿疾病极为复杂与多变,因此,专业、敏锐、耐心、细致是刘国华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医生焦微红感叹:“他将患儿视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加倍呵护、全力救治,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步骤,给这些孩子争取更多生机。”
看着暖箱里一个个小生命转危为安,让一个个家庭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满满的职业成就感会让刘国华产生由衷的喜悦与幸福,这就是他对这一行越来越热爱的动力和源泉。
“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把实干和理想结合起来。”在刘国华心中,他的“星空”就是要把临汾新生儿专业建设成一流专业,让每一个需要救治的小生命得到最好的治疗,拥抱最美、最绚丽的未来。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