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学生与同事心中,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德育副校长王新春是一个充满韧劲的“超人”。站上讲台25年,他不仅是专业能力强的英语教师,更是学生的“解惑人”,心里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学生总爱和他聊聊。“一天不跟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好像缺了什么似的”。对于学生,王新春如是说。倾心三尺讲台,塑造无悔人生,2024年2月,王新春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
■同事眼中的“主心骨”
平日里,王新春没有什么爱好,早六晚十是他的常态,上下班“披星戴月”是他的日常。在工作中,王新春是一个“拼命三郎”。干难活,挑重担,不在话下。
作为年级组长,王新春热情、民主。他像“磁石”一样把全年级的老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老师们的大事、小事,都愿意和他商量。他是老师工作上的“主心骨”,生活上的“老大哥”。“在我们眼里,王校长言语不多,朴实无华,但在班级管理上却非常严格。每当我们遇到工作上的困难都愿意找他沟通,他总能给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是我们的榜样和良师益友。”提起王新春,陆魏娜老师赞不绝口。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新春刻苦钻研教学,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维导图及典型题例构建”教改实验,他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初步总结出“一图两散三增强”教学方法。通过增强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增强英语教学趣味性和增强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家长眼中的“引路人”
王新春十分讲究育人之道,他严中有爱、柔中带刚,恪守育人“三不”原则——不“大声呵斥”、不“硬杠硬上”、 不“粗暴体罚”。
2020年,王新春班里有个叫小武的学生,刚入高一时,他身上的毛病很多,自由散漫,比较难管理。面对这种情况,王新春开始关注他的心理变化,对他进行自尊保护和积极心理引导。专门为他制定个人英语学习计划。经过一年多的引导,小武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转变,他逐渐变为一名遵章守纪、学习刻苦、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的学生。2023年,小武顺利考入长治医学院,家长十分感激地说:“王老师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思想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可以说,他是孩子的‘引路人’,改变了孩子的未来。”
当年,王新春班里还有一名叫小贤的学生,突发急性脑膜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王新春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一方面和院方协调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针对小贤家境贫困状况,他组织全年级师生捐款。小贤出院后,他及时与班主任商量,将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经过各方面共同帮助和努力,小贤逐步恢复健康,进入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2023年高考,小贤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
在王新春全身心放在学生身上的同时,他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我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很少,但是,学生们也是我的孩子,一个学生我也不能放弃。”王新春说。
■领导眼中的“奋楫者”
“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学校将每年9月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并在学校建设了爱国主义主题公园,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园里行走的思政课’。”2024年12月30日,走进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右手边有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公园,看着学生们认真阅读革命英雄人物故事的身影,王新春介绍起了学校主题公园的思政教育意义。
开展演讲、书画、征文、趣味体育活动……2023年11月,王新春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负责起了学校德育工作,他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拓展活动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我坚持‘三点’‘三式’育人。”王新春有一套自创的德育方法。“三点”就是先“以静制动”,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后“以动制动”,坚持动态跟踪、动态管理。最后是“以动制静”,主动发力、主动作为。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狠抓“三式”育人,即“嵌入式”“沉浸式”“渐进式”育人。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德育工作做到年级有计划,班级有方案,人人有措施。
“王新春是一位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他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一年多来,模范履行党赋予的各项教育职责。深入实际,勇于开拓,不断提出关于学校德育、校园安全、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新思路新想法。他政治站位高,工作严谨,关键时刻能舍得出、豁得出。”校长陕光夸赞道。
从事教育工作25年来,王新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先后获得“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山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临汾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尺讲台,对学生不离不弃是我一生的教育追求。”王新春感慨地说,“今后,我会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项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优,为办好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出新的贡献。”(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记者 张文妍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