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刘英杰:扎根乡村 “医”路坚守

2025-03-22 09:25: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沿着黄河吉县段细心探寻,你会发现一个名为山阳的小山村,它宛如一颗遗落的珍珠,藏匿于山河之间。这个小村虽不显赫,却因黄河的流淌而在地图上留下了淡淡的印记。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名叫刘英杰的退役军人,用他的青春和热血,在这片“阵地”上默默坚守了二十多个春秋。

  刘英杰,这个名字在吉县吉昌镇山阳村几乎家喻户晓,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唤他“杰娃”,但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在村民心中,他依然是那个充满活力、乐于助人的年轻村医。1983年出生的刘英杰自小便怀揣着对军营的无限向往。2001年,从运城卫校毕业后,他毫不犹豫踏上了参军的征途,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3年退役后,刘英杰没有选择城市的繁华,而是毅然决然回到了山阳村,接过了祖辈传承的出诊箱,开始了他的村医生涯,这一守就是二十余年。他的诊所门前那棵老核桃树下,时常停满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他们都是冲着刘英杰精湛的医术而来。

  “杰娃,我妈昨天说头晕,你一会过去给她量量血压,看是不是血压又高了……”“杰娃,我爸的手伤还没好,你再帮忙过去看看,我今天加班回不去……”这样的电话,对于刘英杰来说,是日常,也是责任。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背起出诊箱,奔向需要他的地方。他的生活简单而平凡,但正是这份平凡,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温暖的依靠。

  然而,刘英杰的坚守并非没有遭遇过质疑。一些年轻人私下里议论他“窝囊”,认为以他的医术在城里开个诊所定能名利双收。面对这样的评价,他总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他心里明白,如果他选择离开,村里的老人们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又能找谁?他深知自己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那份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和不离不弃的承诺。

  在刘英杰的村医生涯中,有太多让人动容的瞬间。一天半夜,村民张军朝突发腹痛,身边无人照料。刘英杰接到电话后,立刻驱车前往。经过初步诊断,他判断张军朝可能是尿结石发作,情况危急。于是,他迅速将张军朝送往县医院急诊,不仅全程陪护,还垫缴了5000多元的医疗费用,直到天亮家属赶来,他才放心离开。这样的故事,对于刘英杰来说,只是他平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却足以照亮村民们的心田。

  刘英杰的坚守与奉献,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他的母亲,时常念叨他心眼实、脾气犟,那份一诺千金的品格,像极了当年的姥爷。刘英杰深知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窑洞的锦旗,更是姥爷留下的那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医者仁心。

  妻子虽然时常调侃他“出不了窝”,但言语间却满是理解和包容。刘英杰深知自己对妻子的亏欠,每当他外出进修培训时,妻子不仅要打理诊所和几十亩果园,还要照顾家庭。妻子的付出与牺牲并不比他少。望着妻子的身影,他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正如《军嫂》那首歌所唱:“选择了军人,也许苦和累,我不后悔,相守相随……”这份深情,是她们共同的坚守与信仰。

  在这片被黄河温柔环抱的土地上,刘英杰的故事如同一条悠长的河流,缓缓流淌在人们的心田。他的名字,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符号。岁月流转,刘英杰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他的双手和心灵,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凡篇章,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