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科技博士服务团作为高端智力下沉基层的创新实践,正成为打通产学研链条的关键力量。在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布局、精准引才用才的导向下,省第三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深度嵌入地方发展脉络,既充当科技政策的传播者,又担任产业升级的智囊团,在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中彰显时代担当。
过去一年,科技博士服务团通过技术培训、项目孵化等方式,为本土产业培育创新力量,将“人才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注入了新动能。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新闻报道,全景展现省第三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在临挂职锻炼的生动故事。
临汾新闻网讯 在市文旅局办公楼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或是伏案研究项目规划图,或是与科室负责人探讨宣传方案,又或是带着团队深入景区调研。作为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春雷自2024年4月挂职市文旅局副局长以来,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创新思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产业升级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不到一年时间,他分管的宣传推广、资源开发、改革发展、产业发展等领域捷报频传:“与辉同行”临汾专场火爆出圈,吸引全球华人目光,持续叫响临汾文旅品牌;“跟着悟空游临汾”带火了临汾古建游,小西天、广胜寺、汾城古镇等景区半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同比增长350%;央媒采访团先后到市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等地采访,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报道,临汾“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个个成绩彰显着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
“过去一年,临汾文旅经历了从‘出圈’到‘破圈’的蝶变,有幸能参与其中。”马春雷坦言,“其实对我个人而言,这次的挂职经历,也让我冲破了理论研究与教学的‘舒适圈’,生动的案例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
2024年4月,马春雷到市文旅局时,就面临双重考验:如何让“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起来?如何把握与“与辉同行”团队合作的战略机遇?这两个课题推动着这位学者型干部快速完成身份转变。
“从三尺讲台到行政岗位,最大的挑战是工作维度的扩展。”马春雷说,过去只需专注教学科研,现在需要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在“与辉同行”临汾专场的筹备中,他既要与上级部门沟通政策,又要协调市县两级资源,还要与邻市文旅部门交流经验。但正是这种跨层级、跨区域的协作,让他深刻体会到“临汾干部要有临汾干部的样子。”
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筹备期间,马春雷将传播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方案,宣传团队提前营造舆论热度,做好前期预热工作。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开馆当天,陶寺遗址博物馆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带动博物馆周边酒店预订量快速增长,吸引了大批游客。
近一年的挂职经历,为马春雷的教学科研打开新视界:“过去讲新媒体传播案例只能引用文献,现在有了亲身参与的‘与辉同行’活动策划、‘博物馆热’现象观察等鲜活素材,课堂变得立体生动。”这段经历也让他对校地合作有了更深理解,“高校智库不应该只是理论输出端,更应成为实践创新的参与者。”
学术赋能:打造现象级传播矩阵
面对文旅宣传新格局,马春雷提出“本地故事国际化表达”的传播理念。他主导制作的《跟着悟空游临汾》双语宣传片,对标电影级制作标准,突破地域局限的传播思维,带动“临汾十二古建”品牌打造。
而之所以笃定这样的传播理念在临汾可行,源自他对临汾文旅资源的深度调研:“我们拥有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永和乾坤湾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十二古建’人无我有的文化历史资源,陶寺遗址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IP,完全具备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潜质。”
当《黑神话:悟空》游戏引爆全网时,马春雷与团队敏锐捕捉到文化IP的联动价值。他组织团队三天内完成“跟着悟空游临汾”线路设计,将广胜寺飞虹塔、隰县小西天等游戏取景地串珠成链。国庆节期间,相关景区接待量大幅增长,隰县小西天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
在品牌推广方面,马春雷和团队以“寻根·铸魂·悦生活”为主品牌,持续叫响“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口号,抓住最新热度和流量,打造“临汾十二古建”等子品牌。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正大综艺》专题节目、《远方的家》中秋、春节直播活动等各大活动推广,形成多层次传播矩阵。其中“黑悟空带火山西·临汾古建游”案例入选央视“2024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实现现象级传播向品牌价值的转化。
对于流量与留量的辩证关系,马春雷有独到见解:“爆款能带来瞬时热度,但真正留住游客一是要依托文化本身的温度,二是要靠产品迭代。从产品自身而言我还是坚信‘内容为王’,这种‘内容生产-流量转化-产业延伸’的闭环模式,可以为临汾文旅发展持续赋能。”
搭建桥梁:书写人才服务新篇章
在旅游业态升级中,马春雷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他推动建立专家与地方联动机制,促成高校与临汾市对接,开展A级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辅导。2024年,安泽县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泽沁河湾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景区通过3A级评审,蒲县、安泽、古县、翼城、永和等5个县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
面对游客多元化需求,马春雷和团队坚持市场主导的理念,持续推进“时空穿越”产品体系建设:既有“跟着悟空游临汾”的国潮体验,也有“陶寺文明进化之旅”的研学产品。现在正在谋划推出具有临汾特质的系列文创产品,推动临汾文创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在助力“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中,马春雷紧紧依靠高校资源,与团队一起设计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系列宣传视频,伴手文创礼品和旅游政策,让在外的临汾籍学子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让在外学子体会到来自临汾的真挚与热情。
挂职期满之际,马春雷对临汾文旅有了更深情怀:“这里既是实践课堂,更是精神故乡。”从三尺讲台到景区景点,从学术论文到项目方案,马春雷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人才服务地方的精彩答卷。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