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张岗极:一位百岁抗战老兵的世纪人生

2025-09-20 09:19: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张岗极在阅读杂志

张岗极的三枚纪念章

  临汾新闻网讯 在尧都区县底镇东南部,有一个青山环绕且具有红色研学旅游特色的美丽山村——苏寨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红色印记。从苏寨村走出来的百岁抗战老兵张岗极,正是苏寨村众多传奇与骄傲中的一员。

  1925年1月,张岗极出生于苏寨村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张松寿是十里八乡闻名的中医。父亲张保才(尚德)在他1岁时便离家外出谋生,之后杳无音讯,生死不明。他与孤母祁腊梅相依为命,在祖父和浮山县刘家庄舅父的帮助下艰难度日。幼年艰苦的生活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苏寨村民风淳朴,注重教育。张岗极从小刻苦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

  1938年2月,日寇攻占临汾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1939年初,年仅14岁的张岗极参加了牺盟会,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八路军在临汾河东地区开展抗日活动,依托黄河天堑和山地高原,与日寇进行游击战。张岗极在此加入八路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参军后,他被送到太岳军区陆军中学学习,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反扫荡突围战。1944年初,他和战友们遭遇了多次围追堵截,最终冲破日寇的重重封锁线,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短暂休整后,陆军中学师生向甘肃出发,到达陇东庆阳县平定川,张岗极被编入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三大队,成为一名抗大学员。在这里,他们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抓紧时间学习文化和军事知识,为抗战大反攻和解放全中国做好准备。

  抗战胜利后,张岗极先后到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华北局担任会计工作。此前他没有接触过会计业务,但他仅凭一本通俗的《会计学》读本,很快就成了行家里手,得到上级领导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1947年7月,由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张岗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参加革命工作的崇高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张岗极被分配在山西省工业厅人事科工作。他凭借良好的文化基础,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公文写作和办理来往公函得心应手。1952年8月,调入富家滩煤矿担任劳资科科长。为改变落后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劳动工资制度,他与劳资科的同志们深入矿井一线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计算,形成了符合煤矿生产实际的劳动工资定额制度。1955年5月在《劳动》杂志发表其撰写的《富家滩煤矿劳动工资计划分析工作》一文,这是他与劳资科同仁从工作实践中得到的重要成果。

  1956年,富家滩煤矿组建为汾西矿务局,张岗极担任首任劳资处长。他对年轻同志关心帮助、悉心培养,为全局各单位培养了不少劳资工作管理人才。1958年8月,他调任新成立的汾西煤校校长,此后长期在汾西矿务局教育系统工作,并先后担任汾西矿务局一中以及技工学校、职工大学校长。1986年,在汾西矿务局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岗位上离休。张岗极在煤矿教育领域辛勤工作近三十年,为山西煤炭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张岗极的生活充实而有规律。他每天早起锻炼、阅读书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先后撰写了二十余篇纪念抗战和回忆家乡的文章。在80岁时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生命活力,开始学习电脑操作、练习打字。对于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掌握电脑并非易事。张岗极有着顽强的毅力,每天查阅资料、录入文字,历时近一年完成了15万字的回忆录《秋帆忆远》。回忆录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寇艰苦卓绝的斗争;记述了反“扫荡”的日子里,他和战友们风餐露宿,与敌人斗智斗勇,取得胜利;记述了在抗大七分校学习的宝贵时光,学员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和军事知识,为即将到来的大反攻和国家建设积蓄力量;记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

  2008年,张岗极获得太原市首批健康老人荣誉。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他乐观人生态度及健康生活方式的肯定。前些年,在其即将进入百岁之际,他仍然没有停下人生向上的脚步,以极大的毅力再次增补修改《秋帆忆远》回忆录,每天坚持查阅资料、修改增补书稿,把进入新世纪二十年来耳闻目睹国家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不断进步、科技迅猛发展的体会写进回忆录再版付梓,作为一名百岁抗战老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郑重献礼。

  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80周年,张岗极先后获得三枚抗战胜利纪念章,每一枚纪念章都承载着他太多的情感记忆,以及对同村兄弟张发基等牺牲战友的深深缅怀。

  9月3日早上,张岗极让孙女将三枚纪念章端端正正地佩戴于胸前,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当激昂的音乐响起,看到一个个整齐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他的眼中闪出了泪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岗极百感交集,郑重写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12个字。下笔虽略显颤抖,却是苍劲有力,这是他对烽火岁月的缅怀,对牺牲战友的思念,更是对后辈们勿忘历史、赓续前行的殷殷嘱托。张岗极用自己的一生验证了一名抗战老兵的忠诚与担当,为红色苏寨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苏寨村众多荣光者中的一员。他始终坚守的家国情怀、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永远是激励后来人铭记历史、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精神力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孙克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