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 铺就绿底色
——霍州汾河生态治理工作综述
核心阅读
从年初,霍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汾河生态治理”列为三件大事之一,到史上最严河道管理“严十条”的出台;从今年6月底汾河断面退出劣Ⅴ类,到霍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霍州全市上下同心,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汾河治理、工业企业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抢时间、抓进度、高标准、严要求,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稳中向好,以良好的治水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白鹭翔水 倒影汾河 郑玉党 摄
黑鹳成双 觅食汾水 郑玉党 摄
河清草美 野鸭嬉戏 王斌虎 摄
11月24日下午,在我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建设观摩推进会上,记者随车来到霍州月亮湾处,站在东岸,远眺汾河:河面波光粼粼,滔滔流水,声声在耳;两岸水草丰茂,偶有野鸟,或白鹭,或黑鹳,或野鸭;它们或翔水,或觅食,或嬉戏,为碧波荡漾的汾河平添许多生机生趣。
谋篇布局 狠抓落实
2月28日,在霍州市委书记李强到任一个月后,霍州市就召开了庆祝撤县建市30周年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会议中明确提出以汾河生态治理为重点守护绿水青山,并将汾河生态治理列为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三件大事”之一。
4月22日,在霍州《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汾河治理为重点,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完成“6月底前汾河断面退出劣Ⅴ类,之后稳定达标”的政治任务,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治理汾河,刻不容缓!
6月初,霍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认真研判,亲自把关,出台了霍州史上最为严厉的河道管理“严十条”,包括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建筑、乱建乱采、倾倒废弃物、私自设置排污口等,违者将被严格追责,顶格问责,依法制裁,将河水、河流、河道从日常性监管上升为制度性建设,成为霍州市决战完胜汾河流域全面退出劣V类水体,确保汾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的攻坚利剑。
“6月底前汾河断面退出劣V类,之后稳定达标”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涉及霍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民生任务。霍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在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具体研究,多次召开汾河生态治理、汾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推进河长制等各类专题会议,出台了《霍州市2020年汾河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同时,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霍州市公安局、霍州市畜牧中心联合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养殖行业粪污直排河道的通告》。霍州市主要领导更是多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解决重点问题,把关重大方案,协调关键环节。
李强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做好‘水’这篇文章入手,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着力铺就绿色发展的底色。”
霍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青雁在开展巡河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加强汾河治理保护,做到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持续改善河流水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霍州市成立了由市级领导挂帅,多个部门组成的督察组、防控巡查组和联合检查组,对该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巡查和督察。
在污染治理上,霍州市坚持饮用水、流域水、地下水、黑臭水、污废水统筹治理,聚焦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三大污染源头,全面治理污染排放;严格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巡查监管;严厉查处偷排污水、倾倒垃圾、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开展巡河1600余次,清理各类河道垃圾3000余立方米,保障了汾河流域水系清洁安全。
铁军出击 鏖战汾河
今年6月底,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喜讯:霍州北益昌桥南断面退出劣Ⅴ类,累月及单月水质均创历年同期最高。取得这样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一支支霍州铁军鏖战的结果。
11月25日,记者来到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在采访中,当看到水防股工作人员闫啸天手机微信群“环保铁军”从5月28日到7月2日的聊天记录,一张张提取水样照片和一句句互相鼓劲话语,记者强烈感受到霍州治理汾河工作的不易与坚持。
“全局尽锐出战,尤其男同事,全部出动,现场蹲点,整整一晚上守在汾河沿岸,每隔半小时提取一次水样。”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宣教股负责人焦红霞对这样的工作状态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为了精确寻找污染源,我们24小时轮番盯守,不间断采样,来保证我们专家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汾河沿岸,还经常能够看到一个身着迷彩服、脚踏黄胶鞋正在巡查的身影,那是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那些天,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每天的步数都在两万多步。
“局长身先士卒,全局拼在一线,特别是水防股的闫啸天,执法队的庞峰、李博威、王强四名年轻同事没白没黑,吃在现场、住在车里,被大家称为累不垮的‘四大金刚’。全局职工行动起来,在整整30天里夜以继日、坚守一线。”水防股负责人刘晓峰对记者说。
这是霍州干部们为坚决完成“汾河断面退出劣V类并稳定达标”任务的一个片段。在霍州,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充分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推动汾河治理的强大合力。
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不断强化对企业污水处理厂(站)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住建局加强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运维管理,改造升级污水处理设施;水利局加强了河道管理,清理河道垃圾和河道种植;城市管理局拆除乱占河道的违章建筑;畜牧中心对畜禽养殖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严查粪污直排河道行为;各相关部门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使用或偷排漏排等行为严格执法,全面整治。
在此基础上,霍州还邀请专家把脉,对症下药,邀请中国科学院及山西大学有关专家对境内汾河水质污染问题进行研判。专家组赴汾河沿线进行实地查看、查阅水质资料,对汾河水质状况进行了连续33天的分段全面监测,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助力该市精准治污。
完善设施 强力治污
5月23日23时30分,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深夜“造访”紫晟煤业公司的矿井水处理站、南矿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场、朝阳污水净化有限公司,突击检查重点涉水企业的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
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配套的环保设施是否正常启用?环境监察人员打着手电筒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把污水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四不两直”检查、夜间突击抽查、专项行动督查,涉水企业的运行车间、河道沿岸的养殖企业、农村的污水收集管网,他们奔波了一趟又一趟。
这些忙碌的身影只是霍州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霍州市委、市政府面对汾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政治任务,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治污短板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了治污项目工作专班,实施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加快汾河水污染深度治理。
霍州投资4亿元实施了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面对跨汾河污水收集管网出现破裂,造成朝阳污水处理厂溢流的紧急情况,霍州市紧张筹备、抢抓工期,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工程量巨大的抢修任务,解决了溢流问题;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启动了汾河霍州段16个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口治理工程,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10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7座,全部建成投运;开展了北涧河截污工程和对竹河污水收集工程,治理段总长3267米,铺设管网800余米,沿线共收集沿河排污口80余处;实施了辛置河、阴底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污水管线5660米,恢复沥青路面5460平方米,清淤、清理垃圾总量1054立方米,解决了辛置河流域及周边区域“脏乱差”问题。
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的同时,霍州对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全部进行了标准化改造,确保汾河流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霍州还对辛置、南环、开元等3个乡镇街道办、21个村(小区)的水网进行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地区用水无节制、长流水的问题;加强了农田灌溉取水用水管控,切实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霍州下一步将进行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目前该项目选址已确定,可研编制已完成。还将实施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加快进行前期工作。
霍山巍巍,汾水滔滔。霍州上下同心,举全市之力做好三件大事,集中力量齐抓汾河生态治理,致力于“让汾河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让霍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起来。
霍州,未来可期!
记者 曹哲奇
霍州农产品亮相东盟博览会
11月27日至30日,第十七届东盟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文化旅游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本届东博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霍州市作为2021年申报中国天然氧吧单位受邀参加。霍州副市长张发宁,霍州农业农村局、霍州气象局负责人及参展企业参加了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文化旅游节暨特色农产品展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此次展会采用线下展览和线上联动的销售模式。霍州参展企业的每日坚果、枣夹核桃、西红柿酱等系列产品在博览会上亮相,吸引了众多商家关注。展会上,原国家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霍州市展位上,现场品尝了霍州参展产品,详细了解了霍州的地理气候、农产品生产流程等,并对霍州展出的产品给予好评。(晁琰)
小山村开起发布会
12月12日,霍州市三教乡上三教村村委会院内热闹非凡,锣鼓声、战鼓声响彻山村,院内的展台陈列着面粉、小米、莜面、瓦罐酸菜等农产品,百余名观众争相购买咨询并拍照转发朋友圈,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三教粮心”牌麦香村里面新品发布会暨三教乡农副产品推介会正在这里举行。
发布会上,大家共同观看了“三教粮心”麦香村里面宣传片,与会领导共同按下水晶球宣布“三教粮心”麦香村里面正式投入市场,并参观展台,参与直播带货互动。
据悉,为壮大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上三教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土壤结构,孕育优质旱地小麦。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昌源面粉厂达成战略合作,注册“三教粮心”牌面粉商标,共同开发出“三教粮心”麦香村里面,实现了把优质麦源产品化、品牌化、企业化的战略发展目标。
下一步,三教乡将围绕“三教粮心”麦香村里面这一品牌,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以互联网加农业为驱动,让三教农特产品走出山村,为霍州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晁琰)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霍州市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今年以来,霍州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方面补短板、挖潜力、提质效,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加速跑”。该市划拨1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与山西农大、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地的技术交流合作,在三教、李曹等乡镇实施特色水果种植500亩,发展玉露香梨1000亩;同时,申请上级资金900万元,在20个村实施16个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推进包括隆旺佳、裕鑫博康、宏源驴场、同兴畜禽、瑞兴养殖在内的5个临汾市“136”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3819万元;盘活西张垣农业园区,同3家单位签订西张垣农业园区合作协议,盘活闲置土地260余亩,恢复温室大棚52棚。
生态宜居“入画来”。开展以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年内完成农村改厕5500座;启动陶唐峪乡义城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和李曹镇5个村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项目;组织开展范村、石鼻村、尉侯村等14个村“美丽宜居乡村”评选活动及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推荐工作。
乡风文明“树新风”。组织宣传部门、文明办等单位,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开展文化惠民等文化服务。指导各村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在村内进行广泛宣传,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公共道德和农村社会秩序。
治理有效“新气象”。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三资管理、村务公开、村民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在12个乡(镇)、办成立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理各自所辖的行政村的会计业务。该市20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部结束。土地确权、清产核资工作、产权制度改革等各项工作也已全部进入收尾完善阶段。
生活富裕“奔小康”。完成“四好农村路”路基路面改造22公里,养护提质工程173余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安装护栏20公里,上霍线七里峪至尉侯路段工程16.221公里,完成16个村的安全饮水提质工程和10户危房改造工程。截至目前,该市139个行政村全部通汽车、通电话、通电、通水、通公路;今年新增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人数0.237万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0.021万人;截至三季度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记者 范韶华)
百余名专职社区骨干集中“充电”
今年以来,霍州市立足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着眼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坚持高站位、高质量、高实效,对公开招聘和选聘的11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进行了岗前培训。
突出高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等作为培训的首要内容,引导专职社区工作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从服务大局的角度来认识和做好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社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
突出高质量。此次培训紧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紧扣社区工作新需求,专门邀请临汾市委组织部、临汾市委党校、临汾市民政局等部门领域专家和霍州市的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主任、选派到村党组织书记等人员,对社区党建、公务接待礼仪、“三零”单位创建、基层媒体接待与舆情应对等十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授课内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广大专职社区工作者做好社区工作的能力水平。
突出高实效。此次培训在专题讲座的基础上,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锤炼坚强党性,磨砺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组织学员深入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霍州署党员教育基地、全民健身中心、北环办永泉社区、居然之家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就做好社区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提升基层党建等内容开展交流研讨,谈认识、讲体会、提对策,有效激发了专职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蔡亮 郭伟)
老张湾村民居群落与杨氏节孝坊
霍州市老张湾村由上老张湾和下老张湾两个自然村组成,原称大会头村。老张湾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驿道穿村而过,是古时西路赴京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商贸发达,至今明清古建群落保存完整,工艺精湛。
图片除署名外由霍州市委宣传部 临汾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