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 奋力书写霍州辉煌篇章
——霍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白雪亮 摄
1月21日至22日,中共霍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霍州市委书记李强对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霍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青雁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0年,是霍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霍州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临汾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30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了经济持续向好、转型态势强劲、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
企稳向好 稳中有进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8亿元
增长4.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04亿元
增长4.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2亿元
增长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61亿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923元
增长6.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003元
增长6.5%
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收入4.88亿元
增长1.61%
★这一年,众志成城,守牢了疫情防控的底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紧跟中央、省市的步伐,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坚持“五严五防”,出台“最严十条”,守住村组、社区“最小单元”,坚决遏制疫情传播蔓延,霍州市未发现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形成了上下一心、不胜不休的良好防控局面。
★这一年,大干快上,开创了开发区建设的新局面
把开发区建设作为“三件大事”之首,对标“五看”要求,推动“三化三制”改革,全面加快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七通一平”等建设。全省首家与省建投园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智创基地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不断增强,成为引领全市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引擎。
★这一年,迎难而上,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做好“水”这篇文章入手,科学治水,标本兼治,全力实施汾河流域生态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出台河道治理“严十条”,精准施策解决汾河水量水质问题,实现稳定达标。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散乱污”企业、散煤污染等专项整治,霍州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这一年,凝心聚力,营造了创国卫的良好氛围
响亮提出创国卫目标,开展现场观摩评比,霍州市级领导分区作战,乡镇街道全力推进,职能部门精准保障,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在霍州市上下凝聚起了创建工作“最强合力”。提出“三拆三下三进三出”的任务要求,清理垃圾、拆除违建、整治牌匾、整修街巷,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弘的“创卫”乐章。
★这一年,倾注真情,发起了脱贫攻坚的决胜冲刺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八大扶贫专项行动为抓手,实行“一户一策”精准举措,注重产业扶贫拉动,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边缘户监测扶持力度,全部解除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风险,接受了国家普查验收,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
工作思路
“转型出雏型”,是省委谋篇布局“十四五”重要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霍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破冰前行、再开新局的指南针、军令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霍州的生动实践。
“率先蹚新路”,是遵循总书记勉励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指示精神,全面破解霍州“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发展难题,用足用活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有利政策,闻令而动、先行先试,主动转型、谋求跨越,率先探索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霍州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推动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奋力书写霍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工作要求
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及临汾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和临汾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融入临汾城市带发展主轴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始终坚持“1·18”工作思路,围绕“转型出雏型、率先蹚新路”的总体目标,继续举霍州全市之力办好开发区建设、汾河生态治理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件大事”,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六大保障
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进一步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关键在党、核心在干。要全面筑牢——
1 政治保障
2 作风保障
3 组织保障
4 人才保障
5 法治保障
6 纪律保障
经济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各项约束性指标要完成省定和临汾市定任务。
围绕今年的总体要求和指标任务 重点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开发区建设
坚持以“五看”为统领,对标全省一流,进军“第一方阵”,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上下游链条完备的现代化工业类开发区。
●加快基础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项目拉动
(二)全力构建产业生态
转型是霍州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生态思维,统筹抓好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建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巩固提升基础产业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支持培育市场主体
(三)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霍州市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举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紧抓稳粮增收
●做强现代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全力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深化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中镇霍山·华夏州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融入全省黄河、太行旅游板块,助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全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城
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桥头堡”为目标,持续开展靓城提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的宜居宜业现代城市。
●高标准建好新城区
●高质量扮靓老城区
●高水平管理城市
(六)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霍州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度践行“两山”理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要加快生态修复治理
●要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七)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对标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深圳“秒批”等先进经验,“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营造亲清政商环境
(八)全力织密民生幸福网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以政府“过紧日子”换百姓“过好日子”。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九)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要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以“三零”单位创建为目标,把安全发展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抓紧抓严常态化疫情防控
●抓牢抓实安全生产
●抓新抓细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