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乡村美景入画来

2021-07-10 08:49: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乡村美景入画来

——吉县城乡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纪实

吉县城乡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

6月24日,副市长闫建国在吉县屯里镇窑渠新村督导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工作

  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鲜花盛开,乡村道路宽敞平坦,一幅幅清新秀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次第展开……

  6月27日上午,在吉县柏山寺乡西头村,正当记者沉浸在这乡村美景时,不远处的小广场传来了争论声——

  “将军,我赢喽,哈哈……”

  “你早点把炮走过来,他不一定赢得了!”

  “不急,不急,三局两胜才是王,这才下了个平局,来,继续,继续……”

  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位老者在村里的小广场下象棋,而周边的“观众”还在为上一局的得失讨论不休。

  “你看我们村像不像世外桃源?”在得知记者来意后,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和记者说起了城乡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下文简称“六乱”整治行动)前后村子里的变化。

  “前几年村里也进行过环境卫生治理,在治理期间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但没几天,到处又堆满了柴火、砖头、垃圾等,甚至还有人在路边养起了鸡鸭,一到夏天阵阵臭味在村中弥漫,小广场上蚊蝇满天飞,根本坐不住人。”村民原文朝说,“在今年5月底,柏山寺乡开始了‘六乱’整治行动,村‘两委’带领党员发动群众对村内街道、小巷环境进行整治。如今,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马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处处鸟语花香,看着自己的家越来越美,大家也都自觉维护着这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这个小广场在建成后没多久曾一度是村子里的‘三不管’地带,久而久之成了村民堆放垃圾的地方,恶臭难闻,杂草丛生,蚊虫滋生,大家只好掩鼻而过。”西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曹安忠告诉记者,借助“六乱”整治行动,他们对村内卫生盲点进行了全面清除,环境得到了改善,如今小广场又成了村民歇脚聊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社堤村干道

柏东村广场

雷家庄村一角

太度村墙体立面美化

  “走,我再带你到村子里看看!”

  记者跟随着曹安忠的脚步,行走在西头村的村头巷尾,摆放整齐的垃圾桶,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乱堆乱放的杂物没有了。在村民家门口,长势喜人的小菜园、瓜果飘香的小果园、精致可爱的小花园……房前屋后、院里院外见缝插绿,成为扮靓村容村貌的一道道独特风景。

  这边风景独特,而那边亦是景色秀美!

  在吉县屯里镇窑头村,针对农户庭院和屋内居舍,村“两委”组织动员群众全面清扫和维护房前房后、屋里屋外等环境卫生,规范庭院养殖、种植,同时引导群众每天清洁厨房、厕所,清理院内垃圾和生活污水。如今,在窑头村家家庭院环境优美、物品摆放整齐、厨厕干净整洁,处处一派生机盎然。

  “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六乱’整治行动以来,我们实施了提靓三线、美化三边、净化三所、治理三地重点整治,彻底治理了垃圾堆、煤堆、渣堆、砂堆、土堆问题,开展了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增绿添彩、文明创建六大专项行动,保障做到了无柴草乱放、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排、无禽畜乱跑、无乱搭乱建、无乱扯乱挂。” 窑头村党支部书记邱强说,整治期间,通过发放倡议书、标语上墙、评先创优等举措,提高了群众参与“六乱”整治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营造了干部带头、全员参与、人人关心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

  屯里镇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工作组副组长、屯里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李晓东介绍,在治“六乱”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积极谋划、靠前指挥,包村干部深入一线,现场作战,各村“两委”主干率先行动,具体实施,重点围绕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出动人员350余人次,机具30余台,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景区周边环境整洁

白额村公共场所美化

壶口镇壶口景区金瀑路一角 吕桂明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站

农村垃圾分类亭

  无论是柏山寺乡还是屯里镇,都只是吉县“六乱”整治的一个缩影。自5月下旬“六乱”整治行动以来,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县财政积极拨付资金1193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及机械、人工、基础设施配套等费用。

  据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荣介绍,为确保“六乱”整治行动有效开展,吉县除了抓组织领导、抓示范引领、抓全民动员外,还重点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分片包段注重“面”。按照“三垣”“三线”“三边”“三所”“三地”整治要求,县乡村都实行分片包段负责制,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注重面上治理,打造整体形象。二是奖惩分明督查“严”。县督查组突出长效机制督查,对保洁员实行季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保洁员工资相挂钩,达标的100%发放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不达标的发放80%的基础工资,对环境卫生整治差的路段保洁员及时调整。三是示范引领突出“点”。要求每个乡镇打造3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实现全年村内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以点带面,层层推进。

  截至7月2日,全县共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744.35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320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99740平方米;整治村庄街巷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639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清理村内垃圾1158.5吨;拆除农业生产区域违法设施建筑9处,整治废弃蔬菜大棚等无实际用途设施和杂乱杆线等设施5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54.1吨。此外,还有40个村开展了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活动,宣传发动农民参与9910户,其中脱贫户参与3119户,充分动员群众参与,达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一天天在努力,一点点地蝶变。如今,在吉县,不论农户庭院、村庄街巷,还是田间地头、交通沿线,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村庄、院落、田园、农村道路正在不断美化,垃圾分类、清脏清污等理念已渐入人心。“六乱”整治行动进一步激活了美丽吉县的幸福密码,一个个乡村正在华丽蜕变成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记者 孙哲峰


中垛乡:坚持“六整” 根治“六乱”

  为全面提升中垛乡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家园,中垛乡通过“六整”治“六乱”:

  一是整修完善一批,对陈旧、残破处进行修缮,将倒塌的墙壁、护台、护栏、护栏网等处进行修补,以使视线可到处整齐有序、安全无隐患。二是整治取缔一批,对私搭乱建建筑进行拆除、取缔,保证全乡各处规范整洁。三是整理规范一批,清除村内道路废弃的砖石等建筑材料及草堆和其他杂物,清理集贸市场和店外占道经营,确保道路两侧无杂物挡道整齐规范。四是整洁清理一批,清除乱贴乱画、乱扔乱挂,清洗脏污墙壁,给各家各户还配备了垃圾箱,保证垃圾及时清理清运,街面干净整洁。五是整体靓化一批。召集专人粉刷墙面、刷写标语,对巷道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六是整顿教育一批。各村采用大喇叭广播及挨家挨户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村民养成爱护环境、垃圾进箱的好习惯。对环境卫生整治差的路段保洁员,要求及时整改或调整。

  在整体效果上,通过政府引导、村委实施、党员管理、专人负责、群众参与的机制,实施了乡包村、村包组、组包片、党员包户的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庭院清洁卫生、田间干净有序、道路规范畅通、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为居民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记者 郑红卫)


壶口镇:坚持“四个强化” 狠抓“六乱”整治

  为了有效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壶口镇党委、政府注重在“四个强化”上下功夫、用实力,确保整治效果。

  一是强化宣传,全民动员。镇党委、政府及各村委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宣传栏、广播、微信推送、驻村工作队走访入户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六乱”现象整治行动。二是强化责任,分片包段。该镇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分片、小组长包段的办法进行责任划分,确保每村、每庄、每条道路有人负责,每一项任务能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督查,对账销号。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整治台账,实行一周一督查,对账销号。四是强化机制,完善制度。在全镇1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庄清洁监督机制,落实了片区管理或门前“三包”责任制,设立了清洁积分制和红黑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干部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业绩挂钩,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一个月来,该镇共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48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85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50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19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6530平方米;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97处,清理路面污水16处,整治村内黑臭水体8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消除破旧裸露墙体9处,整治线缆“蜘蛛网”40处,清理村内垃圾141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5吨;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13村,宣传发动农民参与1360余户,其中脱贫户参与820余户,开展庭院“治六乱”农户占全镇农村常住户数比例50%。(记者 郑红卫)


屯里镇:推行“4567”工作法 确保“六乱”整治见实效

  连日来,屯里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4567”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六乱”整治见实效。

  屯里镇坚持以镇域环境整治为核心,实施“四个三”(提靓三线、美化三边、净化三所、治理三地)重点整治;彻底治理“五堆”(垃圾堆、煤堆、渣堆、砂堆、土堆)问题;大力开展“六大专项行动”(拆违治乱行动、垃圾治理行动、污水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增绿添彩行动、文明创建行动);保障村容村貌做到“七无”(无柴草乱堆、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排、无禽畜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扯乱挂)。

  截至7月2日,全镇10个行政村,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10村,宣传发动农民参与1530户,(其中脱贫户参与390户),开展庭院“治六乱”农户占全乡镇农村常住户数比例42.5%。清理整治175处,清理垃圾210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40处,取缔违法占地0.045亩,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75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32处,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140处,清理路面污水10处,整治村内黑臭水体18处,拆除农业生产区域违法设施建筑1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0吨。(记者 郑红卫)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吉县融媒体中心、吉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