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努力蹚出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2021-09-03 10:47: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永和梯田

秸秆覆盖

高粱丰收

  背景介绍

  永和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耕地面积35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占到70%,地块分散零碎,生产成本高、劳动力短缺、组织化程度低。“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永和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抓手”,作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融合器”,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全方位推进“耕、种、防、收”托管服务,蹚出了“一个平台来监管,两个结合促发展,三个统一保成效,四个环节提质量,五个成效稳增收”的“智慧监管平台+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托管“永和模式”,实现了小农户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2020年,永和县被确定为全省10个典型农业生产托管示范县之一;“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为贫困山区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探索出了新路径”,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题调研永和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工作。今年7月13日和8月30日,永和县在“中国农业生产托管万里行”活动、全省农业生产托管现场推进视频会上,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主要做法

  “1234”打造农业生产托管“永和样板”

  ■建好“一个平台”,精准开展托管。搭建智慧托管监管平台,将大数据导入农业生产托管,为207台机械安装定位系统,形成547个作业模块,实时监测统计作业轨迹、类型和面积。目前,永和县作业机械、作业模块全部纳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实时监控范畴。

  ■统筹“两个结合”,提升发展质效。一是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通过政策倾斜,把分散零碎、耕种不便、濒临撂荒的地块纳入生产托管范畴,优先实施脱贫户、低收入群体承包地,新增耕地播种面积1万余亩。二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破解土地碎片化、地力低质化等制约,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田宜机化改造、土地深耕、畜牧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在华北最大的“北方梯田”实施全产业链托管6.7万亩,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拉响乡村振兴新引擎。

  ■坚持“三个统一”,规范托管运行。一是补助标准统一,统一服务环节、市场价格、收费标准、补助金额,先合同后作业、先服务后补助,坚决遏制托管服务“缺斤短两”、托管价格“与民争利”。二是作业规范统一,严格落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标准指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出台《永和县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质量及标准》,统一工作流程,既便于操作执行,也便于监督管理。三是管理模式统一,用好智慧监管平台,全过程监督服务流程,让农户明白“消费”、清楚“收益”,放心“托管”。

  ■紧抓“四个关键”,保障托管实效。一是紧抓组织保障,高点定位、高位推动,县上成立专项工作组,专班专人专办;乡镇党政“一把手”挂帅,进村入户点对点服务。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联合会,提供资金支持、风险保障,打通全产业链服务通道。二是紧抓政策支撑,县财政累计配套1506万元,一体化布局实施。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倾斜小农户,兼顾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主体,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县域托管服务水平和能力。推出春耕备耕贷、农机贷,累计授信1467户1.2亿元,1-8万元额度“随用随取、随有随还”,保障农户资金需求。三是紧抓程序规范,服务主体择优遴选,托管作业实时监控,资金拨付严格程序,保障托管服务高效推进。四是紧抓测评验收,组建专门测评组,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托管见实效、群众得实惠。

  主要成效

  建设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

  ■高效循环农业初见成效。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每年综合利用秸秆5万余吨。一是还田增肥,通过秸秆粉碎、深耕、旋耕等机械作业,实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二是饲草加工,优质秸秆加工饲草,循环种养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富农增收,全县3600户养殖户户均增收2600余元。三是果园覆草,调温、保墒、改土、抑草功效显著,苹果亩均增产600余斤、增收2000余元。这一做法得到省农科院专家肯定,省农业农村厅先后组织5市13县相关部门专题考察学习。

  ■农民群众收入显著提高。开展托管服务以来,新增转移劳动力1000余人,人均务工增收2万元以上;培训农机操作手280人,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托管地块亩均增产33%,带动10147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省工省心、增产增收。

  ■农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全流程托管,每亩节省成本200余元;集中连片作业,每年降低路耗、油耗等1万元以上。特别是易地搬迁群众地块优先纳入托管范畴,有效解决了生活、种地“两头跑”的难题。

  ■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目前,永和县累计托管作业面积72万亩,带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7个,新增农机具360台,农机保有总量达660台,配套农机具达到1980台,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

  文图由永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