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2021-10-15 08:52: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吴勇调研指导防汛抢险工作

吴勇调研防汛救灾工作

  10月6日,侯马市委书记吴勇冒雨深入地质灾害、河道堤防一线督导指挥汛期安全工作。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关于做好近期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抓落实,树牢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切实把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位,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在上马办复兴村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吴勇实地察看了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房屋安全等情况,详细询问了相关部门采取的具体防治措施,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地质灾害以及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严格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汛期在岗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排险频次,切实做到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职责分工细化到人,形成防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万无一失;要切实抓好隐患排查和整治,将“雨前排查、雨中巡察、雨后复查”的工作要求贯穿整个汛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举一反三,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增强风险意识,杜绝隐患苗头。要强化应急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人员有序疏散等各项应急预案、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对沿河区域的巡查力度,做好警戒线和警示标牌设置,切实做到重点监控到位、岗位人员到位、物资储备到位;要树牢安全意识,下大力气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和涉险群众的安置工作。要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提升群众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切实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高村乡下平望村、张村办大李村等地,吴勇详细了解汛情防御、避险和村民转移等情况,仔细询问村民居住和生产生活情况。

  吴勇要求,目前降雨还在持续,汾河水位上涨迅速,形势非常严峻。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防汛安全屏障。要严密监测水情水位变化,及时报告信息,及时做出研判,及时采取措施。要严密巡查堤防安全,加强巡逻巡查。水文监测站点要围绕安全度汛,密切关注天气和水情变化,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汾河作为防汛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加大隐患排查、堤防巡查、应急保障力度,切实筑牢防汛“堤坝”。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相互协作,迅速组织开展好道路清障、积水排涝、交通疏导、安全提醒、隐患排查等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对辖区内的危房等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科学的预警和转移机制,把防汛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安全度汛。

  吴勇强调,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侯马全市上下要坚决扛起扛好防汛救灾重大责任,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应急预案,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逐门逐户开展排查,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决、迅速、有序组织人员撤离,确保应撤尽撤、不落一人。要妥善安置撤离人员,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做好集中安置点后勤保障、卫生防疫等工作,保证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冯瑞)


众志成城战洪魔

——侯马市防汛抗洪一线见闻

  十多天来,面对持续的强降雨,侯马市干部群众在侯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日夜奋战,落实落细汛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措施,严防灾害发生,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对抗洪峰中迎接大考,检验和锤炼干部的党性和为民情怀。

  一线指挥 果断决策

  9月22日以来,侯马市持续强降雨,降雨总量达292.2毫米,是历年同期的9倍。10月5日下午4时,汾河洪峰从曲沃县进入侯马市,每秒流量为1360立方米,达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

  连续不断的强降雨造成了严重损失。侯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汛情,领导分兵把守,各负其责,查险情、防隐患、部署研究救灾工作,日夜奋战在抗灾一线。

  汾河告急,浍河二库告急,在建的浍河大坝水满为患,南同蒲铁路侯马段因险情中断。防汛抗洪情势严峻!

  险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战斗。侯马市委书记吴勇第一时间赶赴堤坝抗洪一线,对险情进行分析和综合研判。由于汾河上游还将有较大的强降雨,为了迎接更大的洪峰到来,他果断决定:汾河沿岸的大李、大南庄两个村的村民必须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事不宜迟。吴勇当即和有关部门协商,制定撤离预案,把侯马市体育馆、市委礼堂、新田乡8个村的村民活动中心作为转移群众的临时安置点,同时要求侯运三皇汽车运输公司、侯马市公共汽车公司准备车辆待命,以便随时接送转移群众;应急、水务等部门做好防汛物资和工程机械车辆的准备工作……

  一场抗洪战役,在21公里汾河岸边全面打响。

  通宵达旦 严防死守

  10月5日,在复兴村、下平望村、大李村巡查乡村安全隐患时,吴勇仍牵挂着汾河大坝的水情,多次与给在大坝负责指挥的侯马市副市长梁效杰打电话,询问河水涨落情况。

  当晚10时,吴勇又赶到汾河大坝,对堤坝进行安全巡查。有关人员汇报,汾河水流量已达到每秒1400立方米,是30年来历史最高值。他当即通知应急城建、卫生、地质矿产资源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连夜开会,安排部署汾河岸边大李、大南庄村民撤离转移事宜。因为大李、大南庄人口多,老年人多,一旦发生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已是6日凌晨2时。张村街道办事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会场气氛凝重。在会上,吴勇说,抗击洪峰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绷紧防汛安全弦,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狠抓落实,决不能发生人员伤亡和人民群众财产受到重大损失事件。要树牢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要在防汛抗洪中考验干部、培养干部、锤炼干部,检阅干部的为民情结和担当精神。

  会议决定,各部门相关单位要责任到人,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负责的高度,对大南庄、大李村做好群众连夜随时撤离准备,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干群同心 鏖战洪峰

  在抗击洪峰战斗中,侯马市各级干部一线指挥,尽忠职守,冲锋在前,展现了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张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大李、大南庄、西里、观庄等7个沿汾河村,人口16000余人,汾河在境内长16公里,是汾河护坝任务最重的乡办。国庆节假期,党工委书记任喜康吃住在办事处,24小时值班,带领人员巡堤排险,以确保汾河大坝万无一失。

  高村乡也是汾河防汛任务较重的乡镇,险情发生以来,乡党委书记张婷一心扑在抗洪一线,顾不上管家中孩子,时常吃住在乡里,确保了境内汾河大堤安全。

  大南庄村有4500余人,是侯马市人口最多的村,该村耕地沿汾河2.7公里。此次洪水来临之前,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盛新民就安排30余名村民开始日夜巡堤。10月6日洪峰到来之前,他一直坚守在大坝一线,几天几夜没合眼。

  大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胜对记者说:“汾河水位高涨时,村里大喇叭广播,需要青壮年劳力巡堤。村里四五十个青壮年很快赶来要求巡堤。”他为村里有这样敢于担当敢于冲锋的村民感到骄傲。

  10月7日夜晚,汾河侯马段水位呈持续下降态势,洪峰安全过境。

  此次汾河洪峰虽已安全过境,但秋汛尚未结束,侯马市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防汛救灾的感人故事仍在续写。(柴卫东)


过洪:四天三夜齐奋战 党群合力排险情

  近期的持续降雨使得汾河水位迅速上涨,最高洪峰流量达到每秒1400立方米,汾河侯马段的坝体多处出现渗水,侯马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侯马市领导深入防汛一线,靠前指挥,落实各项防汛安全措施,各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夯实责任,筑牢安全屏障。党员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昼夜奋战,确保汾河堤坝安全。

  侯马市张村办褚村的汾河堤坝是汾河侯马段较长的河道,由于连日降雨,汾河水位持续上涨,已经对堤坝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确保堤坝安全,乡村两级干部24小时不间断巡查堤坝,排查隐患。褚村党员干部在巡查中发现了4个渗漏点,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及时,排除了隐患。他们已在防汛一线奋战了四天三夜,保障了汾河大堤的安全。

  68岁的褚如安是张村街道办褚村的一名老党员,自发生险情以来,他自告奋勇参与到一线防汛抢险工作中,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10月6日以来,褚村“两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深入防汛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队作用,确保汾河堤坝安全。“我们堤坝巡逻队以党员为主,党员带头坚守一线,24小时分班分组,对每个漏水点进行了详细排查,我们今天又发现了四处渗漏点,快速完成了封堵,我们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就要发挥关键作用。”张村街道办褚村党总支书记刘仁炬说。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汾河沿岸各村的群众也积极主动赶赴现场,参与抢险工作。“我本来在襄汾工作,接到村支书的电话,说村里边组织防汛抗洪工作,我请了个假马上就回来了,只要党召唤,随叫随到。”褚村入党积极分子褚雷说。“我是自发来的,俺村一共来了十来个女同志轮流干活,还能帮忙巡逻。”村民赵红娟说。

  汾河堤坝侯马段全长21公里,途经大南庄村、小李村、褚村等10余个行政村,涉及40平方公里、两万多人。自汛情发生以来,侯马市组织堤坝巡逻人员24小时巡查安全,第一时间上报情况,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通过现场勘查、手机视频连线等方式对险情做出布控,进行加固排险,保障堤坝安全。截至目前,侯马市共计出动抗洪防汛人员1000余人次,大型机械50余台次,调配沙袋等物资5000余条,排除了大南庄村、大李村、褚村等10余处坝体渗漏等安全隐患。(王益滨)


万众一心 守护家园

▲南同蒲铁路抢修抢通现场

▲村民积极参与抢险

▲连夜加固汾河堤坝

▲冒雨抢修汾河堤坝渗漏点

▲万众一心排除险情

▲众志成城守护家园


党旗飘扬防汛一线 同心筑牢“红色堤坝”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危急时刻方显党员本色。在侯马市防汛一线,有一支党员组成的巡河队,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与担当,用一面“党旗”在汾河防汛一线筑起了牢固的“红色堤坝”。

  自从防汛工作开展以来,由于侯马市巡河人员不足,一个巡河员每天至少要跑五公里以上,这大大增加了防汛的难度,褚村党总支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第一时间组建了40余名由党员和代表组成的褚村巡河队,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工作中。

  10月9日,侯马市汾河巡河员李强在汾河坝褚村段发现了一处险情,他立刻给侯马市水利局上报,同时与褚村党总支联系,希望他们给予支援。“褚村的巡河员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积极配合我们工作,接到消息后很快来到出险点。”李强说。

  褚村党总支接到情况反映,立刻派遣巡河队员第一时间赶到险情点,与水务局的技术人员一起协作,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渗漏点全部堵上。

  10月6日褚村党总支开始组建巡河队,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踊跃报名,其中有一对夫妇一起加入巡河队,投入到抗洪防汛的第一线。郝秀红是褚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她和丈夫是第一批要求加入巡河队的人员,她的丈夫是褚村河坝排灌站工作人员,对汾河坝比较熟悉,在防汛的这些日子里,夫妻两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一有时间,基本上都守在汾河大坝上,只为了守护身后的乡亲们。

  “我俩都巡河,他晚上,我白天,白天有时间了他也来,一起观察水位的涨降,观察有没有漏水的地方。”郝秀红说。郝秀红丈夫说:“媳妇是村干部,我全力支持她工作,也出不了啥力,就是巡巡河,陪着她心里也安生一点。”

  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任振杰在听说村里要成立巡河队后,立刻请假赶回村里,他说:“作为一个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我坚决响应号召,随时听村里的安排,完成好巡查任务,不放过一个渗漏点。”

  褚村“两委”干部在这次险情面前充分彰显担当精神协作意识。“抗洪抢险就是一次考验,这个时候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冲在第一线,切实负起责任,坚决排除险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褚村第一书记魏寅飞说。

  “我们分三班巡河,河水不退,我们整个党员、代表都不撤!”褚村村委会主任薛海山说。

  截至10月7日,侯马市已出动两千余人次,对2座水库、6座淤地坝、17处地质灾害点、21处山洪易发区、4座漫水桥、159处高陡边坡等重点部位开展了全面巡查排查检查,并坚决果断落实“关停撤避”措施,累计撤离群众155户、331人,封闭或管控涉水公路路段、桥梁8处。(王登博)


  图片由侯马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