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人民至上”理念 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扈新起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县委书记扈新起深入一线调研防汛工作
10月6日,浮山县委书记扈新起先后深入槐埝乡、响水河镇、张庄镇等地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在槐埝乡高村、响水河镇段村、张庄镇滑家河村,扈新起进村入户,查看村民房屋受损、农作物受损及周边道路安全情况,详细了解人员转移避险安置情况。在槐埝乡高村峨沟选矿厂集中安置点、张庄镇滑家河村集中安置点,扈新起与转移群众亲切交谈,查看了他们生活起居情况,了解食宿保障、卫生防疫等情况。
扈新起强调,当前全县降雨天气频繁、持续时间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认清严峻形势,把防汛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首要任务来抓。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亲自抓,各相关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扈新起要求,各乡镇要持续开展动态化、常态化隐患排查,对所有土窑洞、土坯房、临崖房、地质灾害区房屋及排查发现的各类危房,坚决全面疏散撤离人员;要制定落实管控措施,严防撤离人员私自返回,坚决杜绝“白天撤、晚上回”现象;要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做好撤离人员的思想安抚和心理疏导,强化医疗保障和卫生防疫,全力做好安置群众服务保障工作。要加大道路安全巡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设立警示标志,同时做好道路抢修,做到保畅通、保安全。要科学开展农作物抢收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受灾损失。
检查期间,扈新起还深入城西水库,实地查看水库坝体、水位,详细了解水库汛期值班、防汛监测、措施落实等情况。
全面排查治理隐患 切实保障群众安全
王兴调研防汛救灾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兴调研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10月7日,浮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兴深入张庄镇、寨圪塔乡等地调研防汛救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张庄镇梁村、佐村,王兴实地查看了梁村塘坝和佐村水库损坏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认真研究应对处置措施。他强调,要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堤查险和安全值班,切实做到有隐患及时发现、有险情快速处置。乡镇要在区域危险路段拉起警戒线,禁止行人通过;水利部门要妥善采取措施对梁村塘坝进行排水,对受损的水库和坝体制定修复方案,抢抓有利时机抓紧施工,严防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在寨圪塔乡寨圪塔村,王兴详细了解村民房屋受损及安置转移情况。他要求,要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将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对房屋受损群众妥善进行过渡安置,确保危房不住人;要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做细做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危险房屋和墙体及时妥善处置,严防发生事故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寨圪塔乡山交村,王兴现场查看了河道行洪情况,并仔细询问堤防运行、水位流量等情况。他强调,要保持高度警惕,科学研判汛情形势,时刻关注河道水位变化,做好水位监测和风险预警,加强巡查值守力量,确保全县河道行洪安全。
调研期间,王兴还查看了部分县乡道路受损情况。他强调,交通部门和乡镇要加大县乡道路巡查力度,重点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人流车流较大路段进行再次排查,及时发现险情;对发生路面塌陷、滑坡的路段,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清障排险保畅,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众志成城 防汛救灾工作扎实有序 用心用情 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槐埝乡吕寨村村民抢收辣椒
▲农技专家团队在响水河镇西北陈村指导雨后桃树管护
9月以来,浮山县多次遭遇强降水天气,降水区域重叠、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特别是10月1日-10日,降水量为123.2毫米,与常年同期15.7毫米相比偏多6倍多。
面对严峻形势,浮山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省、市防汛工作紧急会议精神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全力防汛、有效排险、及时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以“汛”为令 闻“汛”而动
防汛救灾工作扎实有序
党政领导靠前指挥,凝聚强大力量。
10月6日早上8点,虽是国庆长假,在浮山县防汛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扈新起主持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兴等参加的防汛工作调度会正在紧张进行。
“从10月5日17时至6日7时,全县范围内最大雨量出现在槐埝乡槐埝村,为64.9毫米,其他乡镇分别为张庄61.2毫米,北王59.6毫米,东张58.7毫米……”会上,气象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降水情况、天气趋势预测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报。
根据气象部门工作汇报,结合历年防汛经验,会议着重分析了当前防汛工作的重点、难点,并统筹将汛期隐患排查、值班值守、信息监测、清淤通堵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防汛救灾以来,浮山县党政领导靠前指挥,下沉一线督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确保防汛救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进一步强化领导包联制度,做到所有包联责任人全部下沉一线,确保防汛责任落实落细。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汛情,加强调度分析和会商研判,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组织专门力量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防汛隐患大排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9月22日至10月10日,全县累计出动6106人次对6座水库、9座塘坝、4座淤地坝、54处地质灾害点、9处山洪易发区、22处漫水桥、24处高陡边坡等重点部位开展了多轮巡查、排查、检查。同时,坚决果断落实“关停撤避封”措施,全县累计撤离群众2999户5586人,封闭或管控涉水公路路段、桥梁85处。全县累计出动救援力量8307人次,调用水泵53台,出动大型机械185台,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桥梁、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水库塘坝、农作物等灾害损失。
重点部位超前谋划,打好防汛主动仗。浮山县非煤矿山企业众多,极易在汛期发生安全隐患。该县坚持跟踪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制定了全县非煤矿山汛期安全检查方案和应急预案,9月22日以来,召集各企业负责人召开了多次汛期安全防范专题工作会议,第一时间向各企业发布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预警信息,坚持做到超前防范、防患未然。深入排查整治隐患,领导干部亲自带队,驻矿监管专员、聘用的安全技术人员全员参加,组建7个检查组,聚焦主汛期,分组包片加强检查,指导企业深层次、全方位排查、整治、消除隐患。全力做好应急保障,组织各企业对自身防汛应急预案再检点完善,要求其明确并上报“两名单 一清单”,即国庆期间值班人员名单、汛期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名单、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随时抽查和检查,确保监督人员全部在岗、物资储备充足,同时下发了《关于落实非煤矿山企业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接收“最后一公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向各非煤矿山企业明确了服务内容、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服务指南,通过气象局设立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保证企业第一时间全员启动应急防范措施。
保障防汛物资储备,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应急物资储备是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关键。今年入汛以来,浮山县认真按照省、市决策部署,把防汛救灾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提早准备、足额储备、分布储存,确保汛期各类物资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调运工作,为全县安全度汛提供坚实的保障。
大雨无情 人间有爱
撤离安置“走心” 群众生活“暖心”
为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浮山县设置了集中安置点,并把保障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摆在当前救灾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细致做好生活救助,让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
走进浮山县张庄镇防汛救灾米家垣安置点的临时厨房里,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们正在为受灾群众准备午餐。
经过一番紧张忙碌,中午时分,安置点的群众分批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
“有一口热乎饭吃,老百姓心里暖和。”受灾群众满脸笑容地说。
据了解,这个安置点是对米家垣小学原有教室、宿舍进行隔断重装,添置床位设立而成的,共安置了来自几个村的80多名受灾群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还通过镇政府给受灾群众送来了生活用品,及时解决大伙的急难愁盼问题。
爱心人士表示,他们在第一时间筹集了一些像高低床之类的物资,帮群众暂时渡过难关,下一步还会根据需求,再筹集一些物资,及时送到老百姓手中。
“政府安排得没问题,住这儿挺好,啥都管了,心里高兴,人身安全有保障。”
“安全隐患不消除咱们就安心在这儿住着,不用大家掏钱,政府全部兜底。”
连绵秋雨中,安置点群众的生活暖心又舒心。
守初心 践使命
“双减双抢”助力秋收秋种
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给浮山县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困难面前,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认真贯彻省市“双减双抢”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帮助群众抗灾自救,龙口夺食。
在浮山县响水河镇西北陈村,200亩映霜红晚熟桃迎来了“膨果期”。连日来的降雨天气,容易导致晚熟桃果小、裂口、果面不平整等问题,加之地面湿度大,极易引发病害。
雨停后,浮山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陈华带领农技专家团队第一时间深入果园指导果农进行田间管护。
“这几天趁着天气不下雨,赶紧组织人去袋,让这些果子透光。天气好的话四五天就能上市,不好的话一星期左右,再一个就是下雨后果面受影响,要迅速打药,保证果面平整……”农技专家团队从脱袋时间选择、脱袋后管护以及适时分批采摘等方面手把手对果农进行了专业的技术指导。
陈华介绍,近段时间,在雨水停歇间隙,他们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玉米、谷子、高粱、葵花、朝天椒系列、线椒系列、水果等不同农作物,分7个农技服务小组,现场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并结合不同地块及各个生长阶段的农作物,指导农户采取相应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持续降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同时浮山县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号召投身秋收秋播工作中,大家挽起袖子,扎进田间地头,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抢收农作物。
“党的政策真好,党员干部们真好,多亏了他们,咱们的玉米才能收回来……”虽然遭遇灾难,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却不减,内心更是感激不已。
“加油干呀么呼儿嗨,收玉米呀么呼儿嗨,大家一起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呀,呼儿嗨……”
田野里,老百姓劳作高亢的歌声久久回荡。
东张乡:克服困难加快灾后重建
面对当前严峻防汛形势,东张乡不断加强防范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防汛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做好各类隐患排查和受灾群众的撤离工作。对全乡657户临崖房、土窑洞及各类危房共计2055间完成排查,并对危房住户进行撤离,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救灾减灾、基础设施恢复、农业“双减双抢”工作。对玉米抢收、小麦抢种、灾后果园管理技术进行宣传,及时组织村民进行自救。
做好正面宣传工作,及时发现防汛救灾和秋收秋种中的突出典型,并对灾情如实报道,对一些夸大不实的谣言,及时进行辟谣,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
张庄镇: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本报讯 在防汛救灾期间,张庄镇镇村干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深入各村各户、田间地头、塘坝水库,全面摸排、昼夜值班,搭建帐篷、撤离群众,尽己所能为防汛工作作贡献。
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资料、村内大喇叭等,全方位开展防汛减灾知识宣传。依托“奋进张庄”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天气预报,编发了23条防汛减灾应急科普知识,并要求各村转发至本村微信群。
妥善安置群众。从9月25日开始,张庄镇将原米家垣小学作为集中安置点,并在原有教室、宿舍基础上进行隔断重装、添置床位,让校园成为受灾群众温暖的“家”。张庄镇米家垣安置点共安置了来自米家垣村、牌子窑村等村120余名受灾群众,是全镇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目前,安置点的餐饮、供水、供电、医疗等配套设施也已陆续投入使用,保证了群众“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方便食品吃、有医疗保障”。
响水河镇:干群同心奋战防汛一线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抢险就是责任。响水河镇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求全镇党员干部保持战时状态,全力防汛、有效排险、及时救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率下,构筑起坚强“堤坝”。响水河镇及时成立防汛指挥小组,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全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各支部“两委”班子成员深入辖区一线,靠前指挥,构筑起防汛抗灾的坚强“堤坝”。
部门联动,科学防灾于未然。全镇各部门迅速反应,投入防汛工作中。党政综合办公室及时跟踪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发布各类预警信息,提供指导意见;经济发展办公室及时统计房屋受损、道路受损等具体情况,为下一步灾后重建打好基础;社会事务办公室重点关注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的受灾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规划建设办公室及时购买防汛物资,提供物质保障;各“两委”紧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摸排,及时梳理相关数据;全镇党员干部迅速进入防汛状态,把使命放在心上、将责任扛在肩上,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度汛。
槐埝乡:严防死守确保汛期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槐埝乡扎实抓好防汛救灾工作,切实增强防灾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全乡灾害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
层层动员,高度重视,绷紧防汛救灾弦。槐埝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防汛会议,充分分析当前的防汛形势,以更好地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不放松,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认识高度统一。
明确责任,落实人员,严防死守防汛。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和24小时值班制,安排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排查住房安全情况,尤其是全方位排查窑洞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应急抢险,时刻备战,全力以赴保安全。乡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随时待命,出现险情立刻奔赴现场,现场指挥防汛救灾工作。
干群互动,全力自救减少损失。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下大力气开展防灾自救工作,及时抢收了玉米、高粱、辣椒等农作物。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防汛减灾防御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灾、自我救灾意识。
寨圪塔乡:多管齐下筑牢安全屏障
近期,强降雨不断,防汛压力大,寨圪塔乡闻汛而动,同心战汛,采取多项举措,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提高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寨圪塔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体人员将防汛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对包联村群众撤离情况、受灾情况进行日汇报,确保将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和储备必需物资,确保应急之需。成立11个应急突击队,储备了对讲机10部、大型机械10台、编织袋0.5万条、木材100方。
做好全面排查工作,确保应撤尽撤。全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结合党员包户制度,开展安全隐患及灾情排查,坚决果断落实“关停撤避”措施,累计撤离群众396户45人。
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救意识。通过设置防汛工作咨询点,发放防汛宣传资料,张贴防汛标语和条幅等形式,切实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文图由浮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