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定”发力抓党建 基层治理开新局
——古县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古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调度会会议现场
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网格员认真查验“两码”
张庄社区为民办实事,在全县率先开展天然气置换煤气工作
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厚植文明乡风
村民在公示栏查看村务公开信息
贾寨村组建运输车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核心阅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古县立足解决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问题,聚焦主责主业,拧紧责任链条,健全制度机制,坚持干部定责,培育基层治理能人、村务定规,规范基层事务管理、网格定细,织密社区服务网络、考评定级,树立比学赶超意识、服务定向,落实为群众办实事、产业定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打造具有古县特色的基层治理示范典型,推动全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
5月10日,古县古阳镇古阳村公示栏前,村民王春福正仔细阅览村委会公布的“2022年工作重点”,王春福边看边点头:“好、好,今年村里要给咱们办的实事都列出来了,咱们心里就有数了,可要支持村委会的工作。”古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培俊告诉记者,我们村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积极推进村务规范化管理,健全运行监督机制,落实村务公开制度,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出台和完善各项职责清单、规章制度,使工作有规可依,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古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立足解决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问题,根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探索“六定”工作机制,着力全面系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实现家园美、生活美、风尚美、支部强、产业强的“三美两强”乡村振兴阶段性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干部定责 培育基层治理能人
为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干部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的职责任务,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古县在配强班子、充实力量、明晰权责、提升能力、捆绑包联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古县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日常管理,选派“老乡镇”“五类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并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印发《关于实施新一届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巩固村(社区)“两委”换届成果的具体措施,着力培育基层治理“领头雁”,使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持续优化;严格落实新录用人员最低服务年限,制定了《古县乡村干部借调管理办法》,出台了《乡街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充实加强乡镇综合执法力量,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干部日常管理,保持了干部队伍稳定;该县在厘清乡村两级干部岗位职责和乡镇党委编制村干部岗位职责上下功夫,组织编制了乡镇、村两级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划出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并建立乡镇职责准入制度,防止职能部门随意下放行政事务,构建了乡村两级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管理体制;按照“全员、精准、有效”要求,该县组织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了主题开展县乡村三级分类培训方案,即县级对村“两委”主干、乡镇干部等开展系统培训,乡镇对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普通党员开展专题培训,乡镇和村精准对接党员群众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涉农政策和实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上培训7期、线下培训16期,培训乡镇干部、村“两委”主干等320人,培训村干部和党员2218人;健全县乡干部定包联制度,落实工作捆绑、责任捆绑、奖惩捆绑要求,县级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延伸包联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会治理重点村,并联系5户以上群众,每月到村入户调查研究、现场办公2次以上。乡镇干部包联村,延伸包联网格党组织,并联系10户以上群众,每周到村工作2天以上,每月至少入户1次。县乡两级干部要结合走村入户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村务定规 规范基层事务管理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在规矩面前,权力没有大小之分。古县积极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健全运行监督机制,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和风险管控,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权力进笼子,小权力也得进。
古县各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体系,全县统一制定的公开事项目录,每季度定期公开相关财务数据,接受村民监督,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在这方面,古阳镇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他们汇编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详细列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和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流程,全镇基层干部表示,有了这份“清单”,干工作就按上面写的程序走,错不了,事半功倍。
古县还研究制定了《古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古县村级工程项目建设议事制度》《古县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制度,规范村级财务运行。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制定《古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方案》,开展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清化收”工作;制定细化《关于建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健全完善基层监督“三员合一”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村级自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全覆盖。乡镇纪委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抽查、举报核查等方式,加大组织监督力度和频次。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实现村级巡察全覆盖。强化审计监督作用,实现村“两委”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推行村干部参选、履职、辞职“三项承诺”,出现承诺辞职情形按照程序辞去职务。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对首次举报破坏资源、违法生产、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经查属实后给予一定金额奖励;探索建立常态化风险排查、定期分析研判、及时防范化解的制度机制,针对自然灾害、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护林防火、私挖滥采、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定期开展常态化排查和分析研判,推广建立村情分析研判台账,村级即时报,乡镇周分析,县委月调度,做到风险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截至目前,共开展县级风险隐患分析研判1次、乡镇风险隐患分析研判4次,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200余条;村(社区)研判发现问题和网格员日常排查中上报的苗头性隐患,第一时间上报乡镇,由乡镇负责“吹哨派单”,综合执法队伍和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反馈结果,形成工作闭环。
网格定细 织密社区服务网络
近一个时期,郭志恒一直忙碌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查验进出小区人员“两码”、协调居民做核酸检测、采集外地归来人员信息……作为岳阳镇湾里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他对口服务社区内260余户,近900人,“平时社区居民有什么困难,我们网格员都管,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服务于社区居民,帮助政府做好社区的管理与服务。”郭志恒说。
岳阳镇湾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郭俊向记者介绍,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社区重新划分了网格,使网格设置更科学合理,网格员也增加至18人,他说:“网格化管理在我们文明城市创建、信息采集、治安管理和协调群众等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社区还将进一步探索网格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网格员成长和激励机制,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正常推进,让网格员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基层治理中,“小网格”能有“大作为”,古县把网格划准划细,组建网格队伍,全县共建立总网格6个、分网格79个、支网格38个、组网格380个、微网格1846个,专属网格226个,确保户户有人联系,事事有人办理。
农村网格方面,该县综合考虑地域特征、人口规模、村情复杂程度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安全、快捷、可操作原则,因地制宜划细划小网格;健全完善“行政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推动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农村党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并把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基层网格上,不具备条件的相邻网格实现联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将人员管理、村级事务、环境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任务和林田路井、矿产资源、河流沟壑等风险隐患点纳入网格管理事项。
城市社区网格方面,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楼院等为单元划细划小社区网,由社区党组织成员或社区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党小组组长,并兼任网格长,同时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与业委会、物业企业服务、双报到单位和志愿团队组成“一核引领、多元参与”网格治理架构;社区网格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市容、信访、市场、卫健、应急等各类网格和业务工作,推动城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入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
考评定级 树立比学赶超意识
“你家评上星级文明户了吗?”俨然已经成为现在古县百姓见面打招呼的口头语。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古县制定了《古县新时代“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星级文明户”评选路径,设定“爱党爱国星、诚实守信星、孝老爱亲星、遵规守法星、团结友善星、整洁健康星、创业致富星、生态环保星、崇教尚美星和文明实践星”10类星级,细化量化评定标准,定期举办县乡村三级星级文明户授牌仪式,将“星级文明户”作为“古县好人”“古县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前置条件,家庭成员在入团入党、参军招工、项目承包、公益性岗位招聘等方面享受优先,实实在在的激励机制,让群众真真正正得到实惠,让“星级文明户”有面子也有里子。目前,全县星级文明户参评率达到98%以上,共评出星级文明户13281户,创评率达到46.6%,其中“十星级文明户”2135户,其他星级户11146户,全县上下形成户户争挂星级牌、人人都是“追星族”的良好氛围。
该县将示范引领作为重要工作手段,把考评定级扩展到“乡村比先进、书记比星级、党员比积分、家庭比文明”的“四比”理念,强化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考核评比,落实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文明城市成果,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乡村比先进”方面,古县县委制定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党委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工作进行重点考核,各乡镇结合实际对行政村党建工作进行考核,每年评定一批先进乡镇、先进村进行通报表扬,落实奖励激励政策,考核连续落后的予以约谈或组织处理;在“书记比星级”方面,该县制定了《古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初评方案,采取初次评定与年度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实绩定星级、以星级定奖惩,根据年度考核、任职年限、奖惩情况等进行星级评定,评定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挂钩,激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在“党员比积分”方面,该县制定了《古县农村(社区)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涵盖了党员教育培训、遵纪守法、服务群众、履行义务等多方面内容,由乡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组织赋分。对积分较高、表现突出的农村党员,予以表彰奖励;对积分落后、表现一般的农村党员,及时批评教育,帮助整改提高。激励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家庭比文明”方面,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通过动员发动、对标创建、农户自评、群众互评、星级认定等程序在农村家庭中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在各方面具有典型示范带头作用的星级文明户,引导农村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服务定向 落实为群众办实事
张庄社区相如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建成投入使用了。驿站面积大约60平方米,分为“驿空间”和“华书房”两个部分,包含了党建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说事议事等功能。“驿站覆盖盛垣小区、相如小区和张庄新村小区3个居民小区,将为辖区290户1200余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驿站党支部书记刘晓艳说,“我们将持续办好‘为民、便民、安民’三件大事,争取在抓城市基层党建促进社区综合治理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古县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便民中心集中办,确立“1+6+79+N”四级党群服务场所建设体系,落实农村“一墙两站六室两中心”、社区“一墙一室六中心”建设标准,巩固拓展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果,把土地、林业、社保、民政等业务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需要乡镇或县级办理的,进行集中上送或下沉办理,不让群众多跑腿。党员干部帮忙办,落实党员领办代办和志愿服务机制,把群众的个性事项由便民服务中心指派党员干部或者志愿者领办代办,确保件件落实,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针对贫困监测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特殊需求,建立政策落实和关心关爱台账,精准滴灌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大家事情大家办,确定每月15日为村民民事民办日,组织村“两委”干部、支部党员、村民代表以及涉及群众,对村里要办的事、群众想办的事、矛盾反映的事和其他涉及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群众评议,按照“征集确定议题——前期研究讨论——群众说事议事——议定结果公示——落实执行监督”的流程,坚持小切口着力、小实事起步、小进展晾晒,积少成多、积小成大,逐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
产业定策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北平镇贾寨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村庄,以往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是煤矿占地费。为应对煤焦产业疲软影响,近年来,该村积极拓展核桃产业主动转型发展。村集体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荒坡、荒地1200余亩,建设了千亩核桃园。村党组织将核桃园开辟为党员教育活动基地,组织无职党员轮流看护,全体党员在农闲、节假时期到核桃园义务劳动,使核桃园成为村集体的一项稳定收入来源。现在,贾寨村党支部利用该村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辟红色旅游项目,打造集教育培训、学员住宿、后勤保障等为一体的高标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在搭建红色教育平台、保护红色资源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开拓新的路径。
贾寨村只是古县在产业定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一个缩影,该县还出台了《古县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三年行动方案》,搭建平台,明确方向,实行一村一策,以集体经济的壮大增强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一方面他们在做强县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设立了古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推进乡村两级成立乡镇集体经济联合社、村合作社,健全县、乡、村三级架构,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办或领办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核桃+”、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响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另一方面是明确镇村经济发展方向。他们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了各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项目,实行一村一策,采取自主经营、资产收益、文旅融合、服务工矿、乡贤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试点带动,示范先行,逐步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该县还设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资金,制定奖励办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明显的,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农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面上发力,也要抓住关键、点上突破。正如日前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在岳阳镇湾里社区和张才村督导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时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聚焦主责主业,拧紧责任链条,健全制度机制,打造具有古县特色的基层治理示范典型,推动全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
记者 李素锋
图片由古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