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坚决落实省市防控部署 以一域安全保全局稳定

2022-10-15 09:54: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坚决落实省市防控部署 以一域安全保全局稳定

吴勇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侯马市委书记吴勇在一线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10月6日,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调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落实好省、临汾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安排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准确研判把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和漏洞,采取果断措施,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排查补齐短板漏洞,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全力保障全市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做好维护稳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以一域安全保全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侯马北卡口,吴勇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第一落点”登记、扫码、核酸采集、闭环转运等工作。吴勇说,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压力陡增,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紧绷思想之弦,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分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全方位无死角做好防控工作。

  吴勇要求,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交通卡口要进一步加强“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的管控工作,精准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环环相扣,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坚固防线,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要务求精准高效便捷,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交通卡口通行效率,做到既严格细致排查管控,又耐心热情服务,全力以赴防疫情输入、保交通物流畅通。要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科学安排轮班轮岗,合理安排休息,切实做好后勤保障、物资准备等工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在垤上农贸市场,吴勇实地了解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供应、商品价格、货源储备等情况。他要求,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场保供,切实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保障米面粮油、蔬菜肉类等物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平稳,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要加强商超、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把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场所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切实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在集中隔离点怡鑫酒店,吴勇与隔离点负责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隔离人员数量、物资保障、医护人员配备、场所消毒消杀、食宿后勤保障和隔离人员日常生活等情况,勉励他们要安心配合做好隔离,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吴勇要求,要严格按照隔离点工作要求和规范流程,科学有序做好隔离人员健康监测、环境消杀、医疗废物和垃圾处理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隔离环境。要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加强隔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闭环管理,严防隔离人员交叉感染;要为隔离人员提供热情细致、周到暖心的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正常生活所需,确保他们及家属能够安心隔离、放心工作和生活。要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所有隔离人员吃好喝好休息好,安心度过隔离医学观察期。

  从10月3日11时起,侯马市路西部分区域实施临时静态管理。吴勇来到正在实施静态管理的路西片区,实地查看核酸采样、环境消杀、应急值守等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慰问一线防控人员。他要求,要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快速落实基础数据核实、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措施,以快制快切断病毒传播链条。要合理安排静态管理区域群众生活物资供应,确保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做到守“格”尽责,做好核酸检测和各项服务保障,强化静态管理区域出入口的值班值守,安排专人加强巡逻检查,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确保静态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要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好大家的后顾之忧,确保一线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冯 瑞 赵 聪)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确保管控措施落到位

尹明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明星在基层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10月5日,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明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尹明星先后深入侯马市静态管理区域、大西高铁侯马西站和侯马火车站,详细了解静态区域管理、“第一落点”管控、“点对点”转运等工作落实情况。

  尹明星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防控工作要求,精细化开展静态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逐条逐项抓好防控措施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不留死角。要进一步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班子配备,充实工作力量,实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一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备足备好居民生活物资,保证粮油肉蛋菜等物资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为疫情防控静态管理落实落细打通“最后100米”,同时要积极帮助特殊群体,最大限度做好核酸检测、就医就诊等服务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耐心细致向群众解释政策,争取理解支持,广泛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基层抗疫防线,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尹明星强调,交通卡口是疫情的最前线,也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加强对交通卡口“第一落点”的管控力度,对省外高中低风险地区、高外溢风险地区和省内重点市的直接来(返)侯人员、中转来(返)侯人员、中途短时过境人员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和管控措施,实现全链条无缝隙闭环精准管控。要强化属地“第一时间、第一落点”排查管控,全链条抓好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侯人员的管控力度,严格执行“点对点”信息对接、分流、转运、环境消杀等措施,真正做到“点对点”闭环转运;要科学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做好轮岗值守,保障值班人员饮食和休息,以强有力的举措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赫翔桩)

侯马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商超货源渠道畅通,物资储备充足

静态管理区域果蔬保障有力

  今年的国庆假期,侯马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了一场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

  10月1日至2日,全社会还沉浸在欢度国庆的节日气氛中,大家利用节假日,放松心情,有的进商场、逛超市,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有的居家举杯同饮……

  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进入10月3日,欢乐的节日气氛正浓,却有了突发情况。

  ——10月3日,侯马市在对集中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一名初筛阳性人员。

  ——10月4日,侯马市在对集中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又发现一名初筛阳性人员。

  疫情形势趋紧。侯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经请示侯马市领导后,立即决定,对路西区域实行临时静态管理,同时决定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就这样,一场阻击疫情的歼灭战,在新田大地打响。

  反应迅速

  和疫情赛跑、抢时间,关键时期,领导的决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情,就是战令;岗位就是战场。

  第一时间,侯马市近1000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一声号令,义无反顾,向“疫”而行,立即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

  10月4日,侯马市进行了全市核酸检测,无死角全覆盖,共检测203587人,结果全部为阴性。紧接着,侯马市连续三天进行了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行动果断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那些天,最忙碌、最揪心的还是侯马市委、市政府主要决策者和领导一班人。

  10月3日晚,在临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度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连夜主持召开侯马市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会议。

  他说,连日来,侯马市相继发生两起输入性疫情,这说明侯马市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各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保持战斗状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接着几天时间里,吴勇和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明星,每天都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或到基层检查疫情防控情况,查问题、找不足、补漏洞,切断疫情传播链。

  ——10月5日,吴勇主持召开疫情防控专班会;

  ——10月6日,吴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0月7日,吴勇中午调研疫情防控工作,下午又接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短短的几天时间,侯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开会研究,调研检查,补短板、堵漏洞,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早日歼灭疫情。

  防线严密

  面对本次突发疫情,侯马市人民同心战疫,各部门闻令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把责任扛在肩上,发扬担当精神,把困难和问题解决在一线,压实责任,奉献自我。

  路东街道办事处是侯马市最大的街道办事处,辖区流动人员多,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此次疫情发生后,该办事处居家隔离人员就达800余人。

  “疫情发生后,我们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了‘五保一’,即,每一名居家隔离人员,都由一名办事处领导负责分管,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一名公安人员负责监管,一名医护人员每天上门做核酸检测,一名爱心人士或志愿者负责购买生活必需品,做到责任到人、死看硬守。”路东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

  菜市场,人员混杂,进进出出,是疫情传播高发区,如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也是管控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疫情发生后,侯马市为了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链,对各大蔬菜市场进行了关停,只保留了垤上农贸市场、秦村早市市场、西侯马农贸市场,以确保市民购买到菜、米、油等生活用品。

  “进市场要先戴好口罩,再扫场所码。”在秦村早市市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按防疫要求,疏导进入市场的人员。

  这个市场,已按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到了一个口进,一个口出,未发现人员拥挤和混乱的情况,以一米线距离有序排队进出。

  在侯马西站,侯马市周边8个县的接站点有序排开,实现“点对点”对接、转运。侯马市各乡办都有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带队值班。工作人员有序地为进出站人员办理检测、登记事宜。

  “今年国庆假期,我市周边县市虽发生了疫情,但在我市上下车的旅客还是居高不下,高峰时达5400余人,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压力,我们严把出入关,以筑牢疫情防线。”侯马市交通运输局车站管理处主任孙文康说。

  保障有力

  10月8日,侯马市全域静态管理的第一天,宽敞的街道没有行人,车辆禁止通行。在各十字路口,公安人员坚守岗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一一劝返。沿街各商超除保供超市、保供药店外,全部关停歇业。

  昔日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如今,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瞬间停止了运转。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侯马市按照省、临汾市疫情防控部署迅速开展流调溯源,精准开展区域管控,并持续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同时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认真做好物资保障服务。

  早在国庆节前,为了防止突发状况发生,侯马市就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以保障突发状况下市民生活所需。

  “目前,我市面粉库存163万斤、大米库存64.6万斤、食用油库存97.4万斤,鸡蛋库存32万板,猪肉库存可保证8天供应;蔬菜存储700吨,可满足全市人民7天需求,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有序。”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10月9日是侯马市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第二天。一大早,在侯马市路西街道辖区的一家超市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资进行分装和打包,冒雨等候的社区工作人员抓紧把这些物资送到居民手中。“为了让辖区居民吃好、喝好,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路西街道办事处晋都路社区副主任张粉霞说。

  “每家一袋25斤左右的生活物资,由党员、志愿者按照地址名单逐一送达。”收到按时按需送达的生活物资,静态管理区域内的居民们说。

  “社区工作人员很辛苦,下着雨,还来给我们送东西。这些吃的足够我们三天生活了,疫情防控是大事,关系大家的安危,必须配合支持。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路西街道办事处晋都路社区居民宋国强说。

  同时,在疫情发生期间,侯马市千余名志愿者,也深入小区、疫情卡点开展志愿服务。物质保障,保障了群众生活,更保障了阻击战的胜利。采访时,市民们说:“疫情期间我们心里是暖的,这个社会是有温度的。”(柴卫东

“敲门行动”守护万家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连日来,侯马市各乡(街道)、村(社区)和各包联单位组成的志愿突击队,以最快的速度、最实的措施,全面开展地毯式“敲门行动”,确保运城地区来侯返侯人员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应管尽管、不漏一人。

  “师傅您好,我们是社区的,10月1日以来您去过运城没有?看一下您的行程码。”一大早,侯马市路东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就开始在辖区摸排国庆期间运城地区返侯人员,同时他们还要依据大数据和报备信息对返侯人员进行再核查,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信息员、居民区楼长、组长的作用,逐门逐户排查人员流动情况,确保没有遗漏。”路东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说。

  “敲门行动”中,“爬楼梯”、“奔走相告”、日行数万步成了上门摸排人员的工作日常,在小区楼宇外、电梯内张贴“外地返侯人员报备二维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开展精准防疫宣传,引导居民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实现精准摸排、全面摸排,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网络,确保将排查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以闻令而动和分秒必争的职责担当,为居民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如遇工作人员上门排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请您理解、支持、配合。也请外地来(返)侯人员“入侯即报”,可通过微信群或电话等方式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及时报备,并积极配合落实有关措施。(狄 理)

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侯马市按照省疫情防控要求,加大核酸检测筛查批次,由原来的5天一检提升为3天一检,并于10月8日开展核酸检测。为及时准确提供疫情防控检验数据,侯马市人民医院和疾控部门加班加点,快检快出,确保快速准确出具检测结果。

  “自国庆假期以来,我们加大对集中隔离点、交通场站、农贸市场、养老机构以及重点公共场所的核酸检测频次,样品随来随检,保证数据及时汇总上报。”侯马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李国军说。

  在侯马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3名核酸检测人员每天分为三班,每班工作时间6-10小时,24小时昼夜检测,争分夺秒抢时间,第一时间出报告,自10月3日0点到8日12点,人民医院共检测52430管,共计483282人次,为侯马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四到五天每天的标本量已达到上万管,超负荷完成了工作量。在这期间对隔离点、侯马西站等各个卡点的急诊标本,做到随来随检,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结果,保证各个卡点的安全。”侯马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赵霞说。(刘 政)

“第一落点”实现闭环管控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侯马市严格排查风险地区入侯返侯人员,落实好“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确保全链条无缝隙管控到位。

  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出口是外放输入的前沿阵地。在大西高铁侯马西站出站口,出站通道被分为“省内通道”和“省外通道”,通过扫码、验码,工作人员将乘客有序引导至相应通道,并在车站进行核酸检测,然后到属地报备区,进行详细登记。为提高效率,工作人员为不同风险地区来(返)侯人员发放不同颜色的“出门条”,绿色可以自行离开;蓝色和红色由“点对点”闭环管理车队送至家中或隔离酒店,及时纳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

  在车站和公路卡口,侯马市“第一落点”专班对从风险地区来(返)侯人员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实行“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隔离管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对疫情低风险区的入侯返侯人员,要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第一落点”进行免费核酸采样,“点对点”接返健康监测3天,推送信息并纳入社区(村)网格化管理,确保全闭环精准防控。(王益滨)

  图片由侯马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