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隰县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举行
隰县县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李俊平讲话
大会现场 曹东坡 摄
临汾新闻网讯 中国共产党隰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1月10日在隰县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县委委员32名、候补委员6名。不是县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副县级领导,县纪委常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直各单位和省市驻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市、县党代表,各乡镇乡镇长,共计150余人。
全会由隰县县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隰县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听取和讨论了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受县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李俊平就《实施方案》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全县上下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精髓要义,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信念、感情、使命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精心宣传宣讲,创新载体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坚持知行合一,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各方面,体现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好明年工作之中;要强化组织保障,自觉狠抓落实,针对性拿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制定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努力实现“十个新突破”,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隰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会强调,要把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推进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十个方面”新突破。一是聚焦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实现新突破。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聚焦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四是聚焦区域中心,推动城市更新实现新突破。五是聚焦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六是聚焦群众福祉,推动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七是聚焦安全稳定,推动平安创建实现新突破。八是聚焦文化繁荣,推动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九是聚焦民主法治,推动法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是聚焦党的建设,推动从严治党实现新突破。
全会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县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市委“1355”战略部署,奋力推动隰县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理论武装、完善发展思路、在争先进位中重塑竞争优势,梨果产业提质增效、城市更新步伐加快、项目建设有序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共识合力有效凝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打造“好天、好地、好人、好梨、好干部”“五好”隰州名片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隰县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会就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提出要求,要聚焦疫情防控,持续强化“第一落点”排查管控、重点人员管控、社会面防控,持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强化督查检查,及时查缺补漏,坚决守住守好守牢隰县阵地。要聚焦经济运行,坚决扛起抓发展第一要务,狠抓年度考核指标,迎难而上、强化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要狠抓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各类政策“窗口期”“机遇期”,做细做实各项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盘子、落户我县;要立足自身实际,全面梳理盘点,狠抓工作谋划,确定目标思路、指标任务、推进措施,为明年经济工作把好方向、定好盘子、打好基础。要聚焦安全稳定,增强忧患意识,狠抓安全生产、狠抓信访维稳、狠抓社会治安,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风险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坚决守好底线防线。要聚焦为民服务,以“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抓好民生保障;要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逐项梳理、逐项检点、查缺补漏,抓好后评估工作,确保考核评估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要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污染防治工作,抓好生态环保。要聚焦党的建设,持续深化纪律整顿、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持续深化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全会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着力打造“好天、好地、好人、好梨、好干部”“五好”隰州,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全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隰州大地和10万隰州儿女的崭新业绩。 (肖燕)
隰县召开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动员大会
11月17日,隰县召开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动员大会,号召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典型为表率,以好人榜样为标杆,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中国好人县”创建,为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少杰主持会议。
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好人村”“好人社区”“好人单位”“好人学校”“好人企业”示范点负责人以及县委宣传部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议。
李俊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工作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工作,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是弘扬隰县厚重人文历史文化,打造“好人”品牌的内在需求;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是展示隰县对外形象,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是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有效途径。
会议要求,要紧扣工作任务,扎实有序开展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鲜明底色。二要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夯实“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工作阵地。三要深入开展德孝文化全民教育,把牢“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主题。四要全面践行道德模范关爱行动,树立“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价值导向。
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工作既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推进。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委(党组)是抓好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实施,不折不扣落实好县委部署要求。二要围绕中心,提升成效。“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各自单位、乡镇、学校、企业、村(社区)实际职能业务结合起来,通过提升工作,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为隰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创造新亮点。三要健全机制,常抓不懈。要加强“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提升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四要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县融媒中心要开辟专栏,积极挖掘宣传亮点,营造舆论声势。乡镇、单位、学校、村(社区)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单位网站、公益广告牌、农村大喇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全县培育形成良好健康的好人文化。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提升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着力打造“好天、好地、好人、好梨、好干部”“五好”隰州名片作出应有贡献。
梁少杰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乡镇、各单位要把握机遇,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加快落实,用实际行动擦亮“中国好人县”的金字招牌。 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全面夯基固本,不断充实隰县好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要强化思想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好人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在隰县大地上欣荣生长。要深刻领会“中国好人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好人品牌影响力对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全力建设“好人村”“好人社区”“好人单位”“好人学校”“好人企业”,不断打牢基点,汇聚工作合力,充分展现隰县良好精神风貌和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推动“中国好人县”软实力转化为全方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会上,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解读了《隰县进一步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的实施方案》和《隰县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黄土镇、龙泉镇、公安局、龙泉小学、北纬36度公司等乡镇、部门、学校、企业负责人分别就“好人村”建设、“好人社区”建设、“好人单位”建设、“好人学校”建设、“好人企业”建设分别作表态发言。(马秀丽)
隰县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日前,我省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公布,隰县入选。
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一体推进,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发展内涵,全力打造“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高位推进,构建生态优先新格局。该县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双组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先后召开推进会、调度会20余次,为创建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组织保障;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完成《山西省隰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制定下发《隰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规划创建蓝图。
开展综合治理,探索生态治理新模式。该县提升空气质量,守住蓝天白云;加强水体保护,守住一城碧水;保护林地资源,守住青山翠林;开展土壤保护,守住沃土良田。今年1—10月,隰县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3.27,综合指数降幅为9.9%,排名临汾市第2名。
发展生态经济,积蓄绿色发展新动能。该县大力发展梨果主导产业,提高梨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化水平,不断延链强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实施推进了一批节能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煤层气、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发挥紫荆山、石马沟景区风景优势,小西天、明代大观楼人文韵味,午城战役等红色革命遗址教育作用,形成绿色生态游、传统文化游、红色研学游的旅游格局。
提升生态特色,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该县深入开展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做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综合整治,打造文明整洁城市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智慧城市,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先进县”和“卫生县城”称号;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教育,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垃圾分类、保护饮用水源等绿色环保行为。(记者 王鹏)
隰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疫情防控显担当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隰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按照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科学组织、高效调度,切实构筑群防群控安全屏障。
紧密部署,织密防疫“安全网”。统筹协调,强化领导,该县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隰县疫情防控平急转换组织动员工作方案》《隰县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防控工作方案》,系统指导推进疫情防控社会面管控工作;划小网格,精细管理,划分普通网格183个、微网格1384个,形成“村(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管理体系,配备普通网格员183名、微网格员1384名、专属网格员31名,包联42924户,按照常住户、城乡流动户、外出流动户、经营户“四类户”分类登记建册、精细管理;分工配合,协同发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全县商超、酒店、学校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摸排,各职能部门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严格落实要求,营造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下沉一线,争当防疫“排头兵”。该县发布《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启动“双包双联”工作机制,加强单位家属区、“三无”小区和平房区管理,各机关单位包联70个行政村、70个片区,400余名科级干部分片包联,28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联户结对,500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凝聚起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加强宣传,共筑防疫“防火墙”。该县加强村民宣传引导,加强包村干部、“两委”干部等“关键少数”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微视频、广播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防疫工作,养成自觉保持戴口罩、“一米线”等良好习惯,形成群防群控的格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广大群众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紧密关注疫情发展形势,继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和防范意识,主动进行核酸检测,积极配合管控工作。(高鹏飞 刘彦含)
暖冬
石书民
山卯卯、圪梁梁,是隰县阳头升乡宋家河村最大的特点,行路难、吃水难曾经一直困扰着村民。
2014年,隰县税务局派出驻村工作队开始帮扶宋家河村,从确定贫困户到精准帮扶,再到交出脱贫攻坚答卷,宋家河村像诸多脱贫乡村一样,大步迈向了乡村振兴之路。
回顾近年来走过的历程,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福深有感触地说:“税务部门帮我们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修路、架桥、挖井、通电,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最主要的是帮扶发展了梨果产业,拓宽了群众自主创业的门路,为我们村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隰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留下一行深深的印记:
2015年秋天,宋家河村的路还是黄土路,没有路灯。工作队到来后,带领村民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
2016年春天,宋家河村遭遇干旱,工作队立即将此情况反馈回税务局党委。该局迅速召开会议,当即决定为宋家河投资5000余元购置水泵、水管,让几千亩干旱的玉米及时“喝”足了水,确保了秋季丰收。
2017年夏天,工作队牵头联系县文体局为宋家河村、上胡垣村投资8万余元新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并购买了体育运动器材。
宋家河村地理位置特殊,流过村子的河流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边户少地多,西边户多地少。每逢暴发洪水,河两岸村民不能相互往来,特别是秋天,过河收秋成了村民最大的难题,在宋家河修一座桥是当务之急。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后,将修桥实施方案汇报给该局党委。局党委召开班子会议后,决定为宋家河村投资修建一座“连心桥”。破土动工,挖土机、装载机齐上阵,科学化设计、现代化施工,不到20天,一座漂亮的“连心桥”将两岸村民连为一体。
最近,隰县税务局党委再次带领税务志愿者对宋家河98户脱贫户进行暖心回访,并一一为他们挂上棉门帘。王明福高兴地说:“你们那年给我们的棉门帘现在还能挂呢,今年又为我们送来新棉门帘,你们对我们真好。如今到了冬天,天气变冷,可我们心里却是暖暖的。”
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员晓鹏说:“税务帮扶,挂念群众,这叫‘暖冬’。”
王明福笑着说:“对,税务局给我们送来了暖冬!”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