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第十六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开幕

2023-04-29 10:52: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赏千年牡丹 品文化盛宴

——古县第十六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开幕

卫明喜、崔元斌、蔡志强、庞明明、刘泳等领导在牡丹旅游景区调研

开幕盛况

花开富贵

歌唱牡丹

舞韵悠长

饶有兴致

精彩亮相

打卡牡丹

满园春色花带香,牡丹仙子照群芳

  临汾新闻网讯 春色芳菲日,赏花正当时。4月27日,古县第十六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在国家AAAA级牡丹旅游景区开幕。

  省工商联副主席卫明喜,市委常委、副市长崔元斌,市政协副主席蔡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步高,原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金平等省市领导,中央及省市等20余家新闻媒体,山西省安徽商会、江苏商会、江西商会等企业家朋友以及县四大班子,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社会各界嘉宾10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在开幕式上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泳主持开幕式。

  崔元斌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市旅游景区全面提档升级。今年的市两会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叫响旅游品牌,持续强化宣传营销,提升临汾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古县牡丹景区作为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希望古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文旅产业的部署要求,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品,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释放文旅融合的叠加效应,扎实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庞明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古县古称岳阳,北魏建义元年建县,已有1500年历史。这里是战国名相蔺相如故里,相如墓气势恢宏,相如文化绵延传承;这里是太岳革命老区,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党政军机关长期驻扎于此,朱德、彭德怀、邓小平、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可谓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古县资源丰富。这里是全省优质主焦煤基地和煤层气重点矿区,是国务院确立的“高产优质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县”和“干果经济林之乡”。植于唐代的三合古牡丹,连年花开超1300朵,冠幅33.2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古县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40.5%,霍山云顶小镇、祖师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被誉为“天然氧吧”。古县宜居宜业。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颜值”与“气质”俱佳。

  庞明明表示,近年来,古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聚焦县委“1234”工作重心,锚定“一城一区一园四地”战略定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基础稳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设立,涧河工业园区成为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化工园区,化工产业前景广阔;成功创建国家级核桃全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持续提升;国道341线公路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1%,黎霍高速加快建设,开发区物流基地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式签约,交通瓶颈彻底打破。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总投资64亿元、产能408万吨的盛隆泰达、宏源两大焦化技改项目即将投产,干熄焦发电、绿氢制甲醇、脱硫废液提盐、玻璃纤维、玻纱、玻纤过滤纸等新兴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煤─焦─气─化─氢”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太岳板块高效绿色能源集聚地和氢能发展新高地成效初显。“古岳古树”核桃品牌成为区域公共品牌,入选“临汾优选”“臻品”系列,“核桃+”特色农业示范地成果斐然。高质量发展活力焕发。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全县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踏上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新征程。

  庞明明说,古县围绕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坚持牡丹文化旅游活动“不断档、不停更”,做到了“连年办、连年新”,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让古县的外向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快速回暖,充满古县特色的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丰富多样、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古县,来古县考察交流、投资兴业,为古县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携手开创古县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次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以“天下第一牡丹 花开美丽古县”为主题,以“擦亮一张名片”为目标,以“赏千年牡丹、讲相如故事、扬太岳红色文化”为主线,活动将持续到5月底,期间还将举办“中国根 黄河魂”系列文化交流、“赏千年牡丹 谱发展新篇”招商推介会、“赏千年牡丹 带古县优品”特色农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印象古县·牡丹花韵”摄影书画大赛、“古县牡丹杯”山西省第三十五届围棋锦标赛等十六大类二十二项文体活动。

  自2008年以来,古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牡丹文化旅游节,打响了牡丹品牌,弘扬了牡丹文化,壮大了文旅产业。古县牡丹旅游景区的三合牡丹相传生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余年。据花卉专家研究考证,这株白牡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白牡丹株高2.3米,丛围16米,冠幅面积33.2平方米,每年“五一”前后开花,花开多达千朵。花瓣白色晶莹,蕊似金屑飞舞,花底带紫色红晕,香气逼人。景区内高9米长60米的景德镇彩色陶瓷浮雕壁画和高达39米的北京房山汉白玉牡丹仙子像,均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收录,牡丹仙子像已成为古县地标性建筑之一。

  记者 王长波

满园牡丹醉春光

□ 牧轩

国色天香

  又一次来到古县牡丹旅游景区,来到三合牡丹园,观赏富贵园、国色园里风韵秀美的牡丹。朵朵争艳情悠悠,花香盈怀意长长。牡丹国色天香,檀心锦萼,其艳其丽,为百花之冠。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拥有诗人词客的灵心慧性,妙笔生花,迤迤逦逦放笔写出与这雍容华贵牡丹匹配的诗词。写她的华丽高贵、清雅娇媚,写她的婀娜柔美、缤纷绚丽,写她斑斓惊艳丰美的色彩,写她艳而不俗超逸的气象,写她冠领群芳矜贵的品质……写出最美的诗词最动听的赞歌。但,谈何容易?我除了心情处于激越的状态,就是顶礼膜拜。

  天高地迥春光好,牡丹飘香云天穹。4月27日上午10时,古县第十六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在国家AAAA级牡丹旅游景区隆重开幕。春光潋滟地气灵,物华人杰厚古风。牡丹花开迎客来,古岳福地聚宾朋。在这牡丹花循期绽放时节,各位嘉宾朋友带着深情厚谊如约而至。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走进古县特别呈现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以花为媒、以歌会友”,并进行了现场直播。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大气婉转的《牡丹之歌》《千年白牡丹》唱出了牡丹花唯我独尊的气势,也唱出了牡丹之乡蓬勃向上的激情活力。动人的旋律、好听的歌声越过群峰秀岭传到远方,激荡着历史回响。

  山西卫视主持人马骏、任菲在主持中深情地说,在这个草长莺飞的人间四月天,我们再一次以“牡丹”的名义相聚在美丽的涧河之滨。走进这片流淌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和1300多年国色天香的牡丹之乡,幽香馥郁,瞬间有一种典雅清新、如沐春风的感觉。钟灵毓秀的大美胜境,孕育了千年牡丹的独特神韵。而勤劳的古县人民,以花为媒,奋楫前行。牡丹盛会,不只是一个节会,更是千年古县向世界发出的一张滚烫的“邀请函”。作为古县最具知名度和辨识度的文化“标识”,牡丹文化旅游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成为展示古县人民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流平台。千百年来,勤劳的古县人民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孜孜前行。如今,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一股磅礴的“古县力量”正在这片新天地上喷涌而出。

  石壁河水带花香,牡丹仙子接穹苍。在丛翠挺秀的山脉簇拥下,那高达39米的汉白玉牡丹仙子像,灵秀清芬,气韵高逸;那悠远的神情气浑韵厚,散发着乾坤清气,护佑和砥砺着这一方百姓。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只见三合千年牡丹前集聚了许多游客,领略“天下第一牡丹”的绝代神韵,并排队等待拍照留念。据了解,今年牡丹花池里的三株牡丹共结1368朵花。花韵悠长,蓄满千年芬芳。

  牡丹花开正富贵,美丽古县等您来。

图片由古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