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省委书记蓝佛安调研临汾重要讲话精神及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张潞萍主持
6月10日,洪洞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蓝佛安调研临汾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和贯彻落实工作。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主持会议并讲话。她强调,全县上下要将省委书记蓝佛安调研临汾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作为强大动力和新的起点,以县委“1255”战略部署为指引,谋深谋细谋实各项重点工作,为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新篇章贡献洪洞力量。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6月6日至9日,省委书记蓝佛安深入我市隰县、蒲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和翼城县,就现代农业发展、转型项目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等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临汾工作情况汇报,就临汾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作出一系列指示,提出了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走在前作表率、在汾河谷地环境综合治理上走在前作表率、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见效上走在前作表率、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等“四点希望”。调研期间,蓝佛安书记还主持召开了信访接待会、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特别是在洪洞调研期间,蓝佛安书记深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和广胜寺风景名胜区,考察根祖文化研究挖掘、传承弘扬和文物保护修缮、安全值守等情况,蓝佛安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挖文化内涵,拓展文旅业态,打好打足“大槐树”这张寻根文化牌;要坚持保护第一,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古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要加强文物研究,深挖其工艺和技术,做好市场调查,实现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要依托生态环境、文旅资源等优势,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精心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等具体要求。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作出了详细部署。蓝佛安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洪洞县实施“1255”战略部署的信心和底气,进一步理清了全县发展的定位和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方向和目标,全县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添干劲。
会议强调,全县上下要迅速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蓝佛安书记调研临汾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扎实推进贯彻落实,激励广大干部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推动“1255”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的事业上来。要打好打足“大槐树”寻根文化牌,加快大槐树会馆、潮玩企业项目推进,加快各类文旅文创产品和品牌形象小吃开发,持续叫响“走遍天涯、洪洞是家”文旅品牌。要以中镇兴唐文化园旅游项目、中医康养项目、明姜镇羲皇文化项目和广胜寺民宿等项目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本地历史禀赋+原生态原住民原产地为载体的文旅康养集聚区,推动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提质提速。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文物研究、保护和修复和探源宣传,让文物活起来。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快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高品质城市生活和高品位城市建设。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抓项目、抓消费、抓夏收、抓调度,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要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新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提质增效、特优农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做好产业转型这篇大文章。要一体强化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三大支撑”,把省、市要求同全县工作安排相结合,强化跟踪督查,全力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快推进“链长制”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专业镇,打造乡村e镇、文旅康养集聚区、高水平双创平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小吃城等平台。要扎实做好底线性工作,强化底线思维,抓好安全生产、耕地保护、风险防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保、防汛备汛等工作。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斗争精神,持续改进作风,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蓝佛安莅临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对标一流,保持战略定力,扭住工作重点,强化制度执行,努力以全体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全县发展的“安全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全体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团结力和创新力的提高,换取全县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奋力推动全县“1255”战略部署取得新成效。 (李安安 洛宇峰)
来一场不期而遇的美好之旅
——在“热点临汾·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会”上的致辞(节选)
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 张潞萍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600年前,我们的先祖们从大槐树出发,奔赴全国各省、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开疆扩土,如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的移民后裔。因此,我们洪洞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华人老家”。我们“华人老家”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的北端,全县国土面积1494平方公里,有15个乡镇,325个村。这里四季宜人,四季分明,宜居宜业。全县年平均气温12度,2022年我们GDP是230亿,财政总收入30多亿。洪洞是山西省人口第一大县,全县户籍人口75万,常住人口65万,这也是我们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可多得的发展要素。山西洪洞最突出的优势,应该是我们的交通区位优势,地处太原、西安、郑州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千百年来就有“三晋之锁匙,晋南之咽喉”之称,我想这也是当年,朱元璋、洪武帝选择从洪洞移民的最主要的原因。斗转星移,600年以后,我们洪洞正是凭借这个优势,正在建设以国家能源和粮食等战略物资,包括国家大中型商品为主的现代物流,枢纽节点城市,洪洞龙马陆港型国家级物流园区,立体多样、交通便捷的“铁、公、机”,可以让大家随时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来一场“相见恨晚”的生意。
洪洞最耀眼的优势应该是说,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洪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称“神圣之邦”。名胜古迹众多,人文遗迹荟萃,全县1500多平方公里,就有1075处文物。相传这里是三皇五帝伏羲氏的故乡,是中国古代法律鼻祖皋陶的故乡,是中国古代音乐鼻祖师旷的故乡,他们的宗祠几千年来受人瞻仰,流传至今。5000年的文明史,留下的创世文化、镇山文化、移民文化、姓氏文化、汾河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造就了一大批国家乃至世界瑰宝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熟知的,这里有凝聚亿万古槐后裔思乡情结的“古大槐树”;这里有矗立千年、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列入最高的飞虹琉璃宝塔;这里有稀世孤本《赵城金藏》,现在在国家图书馆为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凭借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旷世珍宝和大自然赋予的山西少有的北方江南的美景,2019年,我们洪洞已经成为国家级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年游客超过1000多万。
洪洞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是国家发改委命名的白色家电产业集聚区,煤焦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等,占我们财政总收入的90%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境内有山西省“5G+互联网+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华翔集团。这家公司到目前为止,都是我们省17年来首家主板上市的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白色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三大领域,是一家拥有全产业链、全国布局、全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去年,这家企业白色家电,已经占到世界白色家电的25%,三年之内将达到45%。
以此为链主,我们打造了“政府+链主+园区”的招商模式,现在我们正在建设1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的标准厂房。我们诚邀以华翔为链主,与之相关的废钢拆解、模具刀具、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链企业就近配套、就近建厂、拎包入住。 在拥有一流硬环境的同时。洪洞还有“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众多的国家名片。目前我们正在集全县之力打造国家文明城市。特别是近年来,洪洞紧跟临汾步伐,全力打造“温馨老家”的营商环境“五个一”品牌。“五个一”就是首先一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套工作专班,共同为企业算好一本经济账,量身定制一套优惠政策,打造一个7×24小时不打烊的热线服务电话,真正为企业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常年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活动,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开展“局长开门办难事”行动。每一位洪洞人,都在用老家特有的微笑,欢迎服务每一位回家的创业者、旅行者。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走遍天涯,洪洞是家。我们诚邀各位朋友、各位企业家,相约老家,相约洪洞,来一场不见不散的寻根之旅,来一场不期而遇的美好之旅,来一场合作共赢的创业之旅。
等您回家
——在“热点临汾·对话湾区”临汾市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的推介词
洪洞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宣传部长 郭会军
洪洞县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现场
AR智能导览方便游客
广胜寺景区美不胜收
赵城·汾河牡丹园是山西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外牡丹精品园,园内种植牡丹10余万株,品种120多个,盛开时奇异绚丽,争相斗艳,吸引了众多游人。
来洪洞种下一颗种子
在600年前大槐树的泽荫下发芽
三省交会之地开满历史文化的花
世界最高多彩琉璃飞虹宝塔是匠人智慧的凝华
元代的壁画在水神庙中历经670多个春秋变化
那块被割走的还在大洋彼岸眺望着家
国保《赵城金藏》在大槐树子民的守护下传世至今
苏三起解和老鹳窝的戏词里唱出多少人的愁肠百转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武年间大槐树下走出去的乡亲们
我们在等您回来
一起把寻根的文化大计共同谋划
康养兴唐 避暑胜地
深挖传统镇山文化内涵,设计了“霍山精灵岳岳”IP形象。
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发展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环境,图为“爱临汾·赢未来”主题文化墙。
大力实施“后备厢计划”,开发了40余种原生态特优产品,让来此旅游的人有获得感。
依托兴唐寺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图为天然山泉水厂。
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带动了多业态经济发展。图为省级黄河人家农家乐。
千级栈道,昂首拾阶,可抒青云之志。图为石壶峡栈道入口处。
中镇兴唐文化园吸引了远近游客。图为骑行“驴友”在瀑布前留影。
中镇兴唐文化园安装了免费wifi,方便游客“打卡”。图为一游客正在景区栈道直播。
中镇兴唐文化园位于洪洞县兴唐寺乡,为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和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总投资7.8亿元,以“康养兴唐”为定位,以“兴唐文化”和“避暑胜地”为承载,打造包含“一街一道两核六区”的中镇人文区和中镇胜景区。同时,该园挖掘利用深厚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历史文化等,以“霍山精灵岳岳”为IP形象打造“幸福老家 康养兴唐”文旅康养示范区,建成运营后可拓宽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康养和绿色经济发展路径。
翟涛 马飞虎 燕伟 摄影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由李安安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