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变化”驱动项目审批“效率革命”
——探索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临开经验”
大陆希望集团企业考察团参观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中联恒创(临汾)科技有限公司为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送上锦旗
临汾经济开发区对“全代办”人员进行培训
“全代办”团队在为企业服务
▲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12月竣工。
▲临汾经济开发区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加快推进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临汾经济开发区将“标准地”向标准化厂房建设延伸,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图为科创产业园北区的标准化厂房。
核心提示
优良的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吸引项目落地,凝聚企业创业,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临汾经济开发区不断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审批提速提效。该区引进的总投资47.03亿元的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办结“施工许可”仅用时不到40个工作日,跑出了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临汾加速度”。这一经验做法受到省市两级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学习。
近日,记者在临汾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临开经验”。
■“加速度”:变“按部就班”为“争分夺秒”
在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政务服务中心大院,都能看到这样一条巨大而醒目的标语——“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为招商引资”。对于这里的营商环境,中联恒创(临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栋有着深刻印象和切身感受:“我们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从拿土地指标到拿到四证,中间仅用了不到40个工作日,这在很多一线城市都是无法想象的,也完全超乎了我们的预期,这里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觉得来这儿真是来对了!”
总投资47.03亿元的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3D弹片式光学防抖马达、传感器位移光学防抖、云台式光学防抖项目,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快充材料项目等。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为了让这一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前景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项目手续审批伊始,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就明确了全力以赴抢时间、拼速度、抓项目的效率意识。他亲自牵头成立了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工作专班,将区招商引资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包联单位,通过列出项目推进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全面做好要素保障协调工作。
为了方便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全程跟踪服务,临汾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建起了包括全区班子领导、各审批职能部门以及项目方人员在内的微信工作群。“施工许可手续办理进展方面,已完成勘察设计自主发包备案,正在办理人防报建手续。”“请相关部门抓紧时间提交相关手续。”……在该项目手续办理期间,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每晚都会在微信群通报项目手续办理进展情况,开发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都会逐项跟踪督促,加快办理进度。
“要始终把企业家当作亲人,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跟踪到底、解决到位。”这是白建成经常向全区领导干部职工强调的一句话,并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只要企业提出来的问题和困难,一天内有关部门领导能解决的必须当天办结,解决不了的上报至分管领导,第二天及时答复解决。分管领导解决不了的,上报至“一把手”,确保三天内问题得到解决,绝对不能耽搁企业发展。
正是在“一把手”的高位推动下,全区领导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跑出了“临汾加速度”:立项备案、用地规划、不动产权、工程规划、人防报建、消防设计审查、水土保持、施工许可8大项手续,原来“按部就班”审批共需107个工作日才能办结,最终在争分夺秒的推进下,实际办理时间不到40个工作日,压缩了67个工作日,压减率达到62.6%。这一典型做法,受到了省委书记蓝佛安点名表扬,也为我市开创了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临开经验”。
■“承诺制”:变“一摞材料”为“一纸即办”
“项目审批速度决定项目开工时间,争分夺秒开展项目审批工作对于全区高质量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为了方便广大企业办事,我们在临汾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上以‘图片+视频+文字讲解’的方式,发布了‘办事指南-思维导图’‘秒懂审批办事指南’‘高频次办事指南’,尽最大努力将服务前置。”临汾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副部长卫雨晴说,“在第一次对接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时,我们将项目涉及的办事指南内容精准挑选出来,通过微信推送给办事人员,让企业清清楚楚办事。”
以“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为例,审批人员将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等内容,以及项目单位、审批人员、窗口人员、主管单位等方面的注意要点一次性告知,避免企业“多次跑腿”。
临汾经济开发区将该项目纳入“承诺制”管理,并简化承诺办理流程。在办理“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时,由企业作出“一纸”书面承诺,审批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减少技术评审等环节。最终,原本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两项业务,实现了当日受理、即时办结。区行政审批服务部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携手,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申报、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等方式,在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及批前公示修改完成的情况下,对“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事项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事项进行并联审批,同时受理加快办结速度。最终,两个事项的并联办理速度,较传统的串联审批快了32个工作日。
今年2月21日上午11时左右,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审批一科在工改系统上受理了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的申请材料,为了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审批人员持续作战一直工作至当晚8时。2月22日一上班,第一时间办结“施工许可”审批,并快速为该项目发证。整个审批完成后,A4纸大小的双面审批资料装订了厚厚两大本,这些资料见证了临开人兢兢业业的付出。
“其实项目各项资料准备齐全、符合要求后,审批起来非常快,很多手续都能即时办结,我们大量工作都是在审批前开展的。”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审批一科科长白蓉表示,“我们打破节假日和上下班时间的界限,根据需要随时对项目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确保申报材料符合审批要求,推动审批提效提速。”
■“全代办”:变“企业跑腿办”为“政府买单办”
“感谢临汾经济开发区‘全代办’团队为我们公司提供免费服务,服务效率非常高,为他们点赞!”张茜是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及相关公司负责手续办理的工作人员,她亲身体验到“全代办”既贴心又省心的服务。仅在今年3月份,“全代办”团队通过全程网办,快速、高效、便捷地帮助中联恒创公司办理了股权变更、管理人员变更等,并第一时间主动上门送证,实现企业“零跑腿”。
为了不断提高项目审批落地效率,2022年,临汾经济开发区按照“政府出钱,市场主体受益”的原则,引进我市首个“全代办”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入驻区政务服务大厅。2022年10月,在临汾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下,“全代办”团队开始试运行,围绕“合法有效、自愿委托、无偿服务、全程跟踪”的基本原则,按照入区投资项目1351“全代办”服务机制,为企业免费提供从企业开办到项目竣工的“一条龙”代办服务,以及项目投产运营后所有合理化服务需求。
临汾姑娘张帅是这支“全代办”团队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我们为每个项目安排代办专员,给服务对象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通过向项目单位发出‘全代办’邀请,签订委托书,然后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为项目制定具体的‘全代办’方案,一次性告知项目申请人办事所需资料和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等内容。”在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代办员帮助项目单位梳理资料,指导或代为填写各类表单,审核无误后,代项目单位进行网上自主申报,再将资料提交工程建设项目窗口受理。
“我们全程跟进后续手续受理环节,每个阶段、各个环节办结后及时告知项目单位审批结果,所有手续办结后,及时移交项目单位所有证照,并建立‘一企一档’。”张帅介绍,“‘竭诚竭力为您服务,全程代办让您满意’是我们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个入区企业以最快速度办成事、办实事是我们的目标。”
政府投资“实打实”购买服务,专业团队“手把手”帮办代办,审批窗口“肩并肩”快收快办,“全代办”服务已全链条、全方位融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代办”团队累计提供市场准入帮办服务560件次,“全代办”项目29个,涉及事项71项,为项目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提供了全流程高质量服务。
■“标准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土地,是影响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资源。长期以来,企业经常会遇到拿地难的困境,“用地前”区域化评估评审耗时长、费用多,“用地中”项目办理手续多、环节多。这些成为影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老大难”问题。
为此,临汾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标准地”改革,围绕“拿地即开工”目标,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组织专业队伍积极推进“标准地”的前期区域评价和控制性指标制定工作,完成区域节能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物保护评估、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地震评价、洪水影响评价8项区域评价工作。
“以前企业进行项目建设要拿地,区域节能评价等都得自行办理,评估耗费的时间特别长,严重影响了项目开工速度,也很容易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错失先机。”临汾经济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局长张永革介绍,“‘标准地’改革后,我们围绕‘拿地即开工’目标,着力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早行动将8项区域评价纳入政府统一服务,区域评价成果供落户项目免费共享,真正实现变‘企业办’为‘政府办’、变‘企业出钱’为‘政府买单’、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切实减轻了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了项目手续办理速度和后续建设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中联恒创光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303.86亩建设用地都是“标准地”,地块权属清晰、无法律经济纠纷、规划条件明确。该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办结不动产证仅用17个工作日,这背后离不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干部职工夜以继日的付出:由于需要征收的“标准地”属于洪洞县甘亭镇境内,土地综合事务中心主任李凯、土地利用科贾奎从发布土地征收预公告到完成土地征收,全程奋战在一线,带领作业单位对征地单位现场指界放线,确保征地范围权属、界线清楚。在该项目办理各项土地手续期间,他们全程陪跑、全程帮办、跟踪服务,“手把手”提供指导和协助,为项目精心设计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的审批“绿色通道”。同时,该局还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已征收的土地上进行基础建设,使土地具备了项目开工所需的通路、通水、通电、通信、通气和土地平整等条件,为入驻项目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2022年,临汾经济开发区全面完成“标准地”区域评价,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出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在全省市管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目前,甘亭新型工业园区2023年度新储备“标准地”490.18亩,有力地保障了后续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推动项目实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高鹏飞 王德政)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