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打造“温馨老家”创文品牌 建设安居乐业“幸福之城”

2024-08-23 10:21: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洪洞:打造“温馨老家”创文品牌 建设安居乐业“幸福之城”

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调研“创文”工作

洪洞县第九届好基地讲好故事决赛现场

洪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端午节活动

红领巾讲解员为游客介绍本地景点

千名大学生暑期文明实践活动

专家进社区 服务暖人心

大槐树镇倡导文明婚俗

洪洞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仪式现场

洪洞县第二十二届广场文化消夏月表演现场

大槐树德孝文化节体验活动

  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辖15个乡镇、18个社区、32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80万,是山西省人口第一大县,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国家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殊荣,入选了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及红色地名保护目录,被评为千年古县。

  近年来,该县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全县五大战略发展定位,融入全县“1255”战略部署重点安排,以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温馨老家”“创文”品牌,推动“创文”工作走在前列、见到实效、创出特色。

  提升创建“六度” 擦亮文明底色

  “大家好!欢迎来到根祖圣地、华人老家,我是洪洞大槐树景区的红领巾讲解员李浩玉……”7月23日,在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根字影壁前,8岁的李浩玉走上讲解员岗位开启了志愿讲解。

  据悉,当天上午有15名红领巾讲解员走进景区开展志愿讲解。讲解过程中,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建筑特点,还在讲解词中融入了生动、活泼的童言童语,讲解内容丰富、灵动且引人入胜。

  游客们对红领巾讲解员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这些小朋友讲解员不仅讲解得生动有趣,而且态度亲切、服务周到,让人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和根祖文化的魅力。

  洪洞县着眼提升政治高度、拓展工作深度、彰显城市温度、培育文化厚度、提高创建精度、延伸覆盖广度,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培养时代新人、服务城市中心工作、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加快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养,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红色是文明城市最深厚的底色,文明城市必须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城市。洪洞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创文”工作始终,通过组建县委宣讲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高标准建设了县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清廉洪洞”建设。升级打造了一座县党群服务中心、18个社区和54个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36个“户外劳动者驿站”,打造了28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10处党员教育基地、11处县级党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红领巾讲红色故事 用红色铸就信仰之城”“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文明创建”“中华魂读书”“好基地讲好故事”等主题宣讲活动。

  在工作中,该县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文”的核心主题,聚焦主责主业,成立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和县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德育示范学校22所,创成市级文明集体45家、省级17家、国家级6家。高标准打造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实践所、95个实践站,培育4个省级、8个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孝亲敬茶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该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导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设立18个工会“爱心驿站”,打造35处晨晚练活动点、16处公共场所母婴室,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扎实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常态化举办“聚势赋能、青创未来”夜沙龙和青年创业课堂,让文明城市创建更加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文明城市创建是以文化城、以文润城的过程。该县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控制与业态提升规划,把“见贤里·华人老家”城市会客厅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作为“一号项目”强力推进,促进文物景观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文明城市创建是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在“创文”中,该县打造了1个全国、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了“洪洞小吃”擂台赛、“我为老乡卖农特”展销会等活动。洪洞汾河湿地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国家重要湿地。霍泉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全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兴唐寺被评为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洪洞县坚持文明城市创建的群众性,探索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充分调动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任总指挥的指挥部,设立一办十一组十四片区,31名县级领导任组长和片区长,强力推行“打造1张城市名片,推进3个重点工程,开展10个专项行动,推出10项便民工程”的“1+3+10+10”工作思路,常态化举行动员会、推进会、分析研判会、现场办公会,全县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每周两小时 全民齐行动 共创文明城”志愿服务。打造了工会“爱心驿站”、妇联“撑起半边天”、团委“手拉手”、全国最美家庭郭世玉老人“妈妈爱心团”等品牌。推行“局长开门办难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提出契合洪洞实际的“创文”“金点子”百余个。

  聚焦重点领域 “创文”提质增效

  “小肚子软绵绵,宝宝叫得甜又甜……”洪洞县2024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的育婴员赛区内,7号选手一边口诵自编儿歌一边用手指轻轻按摩,表现了对婴儿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展现出娴熟、扎实的专业技能,获得观赛人员和裁判的啧啧称赞。

  该选手毕业于运城幼师,今年参加了洪洞县人社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常给邻居、亲戚家婴儿按摩,深受宝妈们欢迎。

  8月16日,洪洞县2024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开幕。此次大赛以“凤栖洪‘桐’·赋能未来”为主题,分特色产业展示、职业技能大赛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大板块,120余名选手参赛,为洪洞县历年来竞赛项目最全、参与人数最多、赛事规模最大的一次技能大赛,是洪洞县“方便就业”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创文”工作中,洪洞县注重常态实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广泛开展“净化网络环境 共建网络文明”、“最初中国·文明临汾”十大专项行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引导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十小事”,争做文明行为的引领者。打造各类道德模范“群芳谱”,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1家、中国好人1人、全国自强模范1人,推动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厚植道德基础、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文明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市民文明素质和行为习惯与城市文明建设同步提升。

  聚焦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实现了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全覆盖。美化背街小巷25条,亮化翻新道路标牌124块,改造升级公厕39个,新增无障碍坡道180处。

  聚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品质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提升,启动河西新区规划,乾峰大桥、乾峰大街东段通车。新增5处便民经营点、开放摊位500余个,城市“烟火气”点亮夜经济,改造升级老旧小区21个,整治“空中飞线”28公里,建设了3个主题的“街心公园”,精心打造12处小微绿地,实施了便民停车、便民就餐、便民如厕等惠民举措。

  聚焦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凝心聚力办好方便就业、满意教育、健康洪洞、幸福养老、如家社区、智慧城市“六大民生工程”。建成高标准公益性零工市场,“洪洞三保”(保安、保姆、保洁)成功入选省级劳务品牌,延伸打造金牌保姆、金牌月嫂、金牌护工等高端“三保”品牌。投资4200万元的托育示范服务中心扎实推进,成立树源教育发展基金会。积极创建全国“健康示范县”,新中医院投入运营;设立健康小屋51个,成立19个“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有效解决20余种转诊率高的7500余例疑难杂症。升级改造县敬老院、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清零”活动,建立领导包片、单位包区、支部联网、党员联户责任制度,党员干部入社区、进家门讲政策、解民忧,惠及群众3万余户。建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数据中心和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了智慧政务、智慧城管等12个智能应用,努力打造“一云承载、一图呈现、一网统管、一端服务”智慧城市新格局。

  聚焦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立了“平台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系统。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完成综治平台建设工程,实现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网系统全联通、全覆盖,探索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数治支撑“五治共建”治理模式。

  下足“绣花”功夫 树立良好形象

  2023年12月18日,为深度挖掘洪洞县区域公用品牌力量,由洪洞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走遍天涯 洪洞是家——‘老家洪洞’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太原市举行。

  此次发布会由“1场发布会+1场直播展销会+1场特色风味及文创品鉴会+1场访谈”组成,通过聚家人、品家味、观家景、听家戏、聊家事等方式,让大家深入了解洪洞区域公用品牌。

  发布会上,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老家洪洞”区域公用品牌,标志着“老家洪洞”正式成为洪洞县优质产品的“形象代言”,进一步提升了县域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洪洞县聚焦城市形象狠下扮靓的功夫,聚焦基层治理狠下优化的功夫,聚焦文化事业狠下惠民的功夫,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创出了城市“新颜值”、治理“新气象”、幸福“新生活”。

  聚焦扮靓城市形象,提炼了“自强敢拼、奉献争先”的城市精神,成功举办了城市形象LOGO和吉祥物“洪洪”“槐槐”发布会、文旅创意IP设计大赛;在人民日报社一号演播厅举行了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发布会。

  同时,加强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了“内心的旅程·发现中国人的灵魂之根——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文化展”中英文网络展厅,在亚洲网发布《走遍天涯 洪洞是家》英文稿件,海外获得广泛转载,树立了文明进步、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

  聚焦基层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47个物业企业和220个物管会设置“红管家”“红楼长”,利用5300个微网格搭建“联手说事”载体,组建“金牌调解室”和“政法五老”等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优化提升、入户敲门、党员联户、红色物业、暖心周末“五大行动”,累计共开展户情摸排5001户、暖心慰问1482户、爱心服务1279次、调查问卷3777份,参与卫生清洁达7600余人次,实现了党建引领“融”进去、基层治理“活”起来。

  聚焦文化惠民,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常态化开展“三下乡”活动,多年坚持举办“广场文化消夏月”系列主题活动,创新举办“荷香溢满莲花城”摄影展、“我的家乡·我的年”楹联征集等文艺活动。建设了5个社区科普协会,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和两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布了7处县级红色文化遗址。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开放。国家一级馆县文化馆、图书馆分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山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称号,建成了总分馆文化惠民体系,积极营造“文化生活人人参与,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取得了扎实成果。

  文图:李安安 马飞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