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二〇二四年项目观摩活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侧记

2024-09-14 09:46: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百舸争流千帆竞 奋勇争先正当时

——襄汾县二〇二四年项目观摩活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侧记

大邓乡上西梁村观摩美丽乡村建设

陶寺乡观摩键翔机械设备制造项目

古城镇观摩鑫昌源再生能源废机油再生利用项目

丁村旅游公路通车

新宇村机器人电焊高效生产

福寿村高效农业有序推进

城市路网建设正在进行

莘园(丁陶体育公园)投入使用

南高村“笃敬故里”展新颜

滨河路绿化、点亮工程扮靓前进之夜

  这是一次项目建设的集中展示,从产业升级到城市更新,再从生态治理到乡村振兴,一个个项目无不呈现出快马加鞭、戮力前行的奋进之姿;

  这是一次互学互鉴的“公开课堂”,大家在观摩中拓宽视野、借鉴经验,为项目建设“加速度”汇聚起强劲动能;

  这是一次成效成果的“集中检阅”,观摩人员进园区、入车间、问进度,全面感受到襄汾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

  9月7日,襄汾县举办项目观摩活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刘春林,县委副书记、县长杜斌带领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先后走进24个建设项目进行集中观摩,并于当晚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天时间,24个观摩点。在这次行程紧凑的观摩中,大家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达到了相互学习、拓展思路、加压鼓劲、推动工作的效果,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

  今年以来,襄汾县各级各部门锚定“三地、三区、三标”建设目标,坚持上项目、谋招引、增后劲,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从“点上出彩”到“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城市更新 生活更美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丁陶大地展现出一幅城市蝶变的大美画卷。

  丁村旅游公路项目是此行第一站。一进丁村,一条景观大道宽阔平坦,格外醒目,两侧绿植错落。这条路全长3.264公里,于今年8月16日正式通车。

  “这条路极大提升了丁村文化旅游的交通便利性,也为沿途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马瑞刚介绍,在丁村旅游公路的修建中,他们充分考虑丁村的旅游特色,在路面铺装时采用新材料、新设计,实现了路面兼具醒目和防滑的特性,不仅保证了群众的安全通行,还会给游客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走进丁陶体育公园,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在这里挥洒汗水,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丁陶体育公园又名莘园,建有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和健身活动等场地,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填补了县域内无开放式、标准化、综合性体育运动公园的空白。

  “我们设计建设莘园的初衷,就是让所有喜欢运动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理想的场地。”县住建局局长杜振锁说,该项目从细处入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从去年10月开工,建设者们把工地当阵地、把现场当考场、把进度当态度,咬紧牙、流着汗强力推进施工速度,今年5月莘园顺利交付,并向群众开放。

  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城区交通便利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今年以来,襄汾县启动实施了横二十五街、纵二十六路城市路网建设项目,各施工方围绕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地下管线施工阶段。

  每天暮色降临时,位于滨河东路主干道的太阳能LED路灯有序点亮。据了解,襄汾县完成了滨河东路、丁村旅游公路的路灯改造,即将启动陶寺旅游路、霍侯路、高速连接线的路灯改造工程。

  看变化、学经验、促发展。在接下来的观摩中,一行人又前往新城镇府西社区数字智慧社区建设、滨河路绿化项目进行实地查看。观摩人员纷纷表示,城市更新是幸福提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落实,有力推动了一座高品质高颜值的现代化新城建设。

  产业升级 以“智”提效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走进陶寺乡新宇村键翔机械设备制造项目现场的数字化车间,技术员只需输入焊接指令,焊接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保持不间断作业,完成煤矿铺运装备的焊接,生产效率比人工焊接提高约40%。

  这家以煤矿铺运装备的科研开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生产线全部实行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为全县打造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车保养后的黑如墨色的废机油去了哪儿?”位于古城镇五里墩村的鑫昌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废机油等废矿物油为原料,采用国内最先进加工工艺,将废矿物油再生为基础油等中间油产品循环利用,真正实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这瓶黑色的油是回收的废矿物油,通过处理后,会变成清澈透明的基础油可用于调配车用和机械用的润滑油。”古城镇党委书记张炜表示,该项目年处置3万吨废机油,不仅大大提高当地及周边地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危废排放,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延长产业链的发展。

  项目拔节生长的背后,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此次观摩中,多个项目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含“绿”量、含“新”量十足。襄陵镇胡村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项目就是这个“绿、新”项目,占地40余亩,该项目融合了光伏发电、电能储存、车辆充电等功能,实现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襄陵镇镇长殷磊表示,“我们围绕全县发展总思路,利用辖区交通区位优势和闲置土地,成功引进4家新能源汽车充电项目。这种‘光储充’模式的发展,有力发挥了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电动汽车的充电和储能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充电站主要服务对象为市区滴滴出租、电动出租车、新能源货车及本地新能源汽车等,这里以“快充、价低、便捷”互惠原则,且免收服务费,让新能源车主真正实现“充电自由”,幸福感“实时满格”。

  从热气腾腾的项目工地,到一片繁忙的生产车间,观摩一行看项目谋划、听产业布局、议未来发展……在感受项目建设强劲动能的同时,不断思索、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全力“促提升”赋能增势。

  乡村振兴 百花齐放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舒适雅致、一个个富民产业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在襄汾广袤的乡村田野,不仅有仓廪殷实的“丰”景,还有乡村蝶变的新景;不仅有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还有联农富农机制的创新。

  诸如,大邓乡的上西梁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打造“党建示范一条街”,以“网格化治理”为特色,蹚出了一条乡村美、治理好、产业优的新路子;位于邓庄镇的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仅改善了原来的生长条件,还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培育健康田野,能够进一步改善传统农业“望天收”局面,实现节水、省地、提质增效……还有西贾乡的西毛村设施蔬菜产量多、收益稳;赵康镇太平绣球文创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汾城镇良陌村晋丰农牧做强“牛产业”;邓庄镇邓庄村以闲置土地变身“食用菌”培植基地;永固乡南董村实现了“村融、心融、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进乡村,看项目,谋发展。这次观摩的乡村振兴项目共有11个,无论是产业发展类,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类,均聚焦农民致富、拓展收入来源。

  位于南贾镇大柴村的“襄汾酵馍”面食加工合作社,紧盯市场需求,已开发出日常馒头、中秋月饼馍、春节年馍等5个系列的20种面食产品,从项目投产至今,每年就地实现小麦转化17万余公斤,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还能安置就业30余人。

  泽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景毛乡董村,是一家集中药材及农产品种植、收购、代加工、仓储、销售的综合型合作社。该社利用资源优势,将“邻居”昌祥高钙公司的余热作为生产的主热源,建设现代化中药材烘干生产线,充分发挥了节能环保、成本低廉、品质上乘的优势。景毛乡乡长庞淑琴介绍,该合作社是打造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旨在深加工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全乡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襄汾县正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突出产业支撑,支持各村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如今,南辛店乡的救心草高效农业、南高村乡村旅游项目等已成规模,“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事做”勾勒出城乡融合、乡村共富、群众幸福的美丽画卷。

  生态治理 景观宜人

  小小一滴水,汇聚大民生。襄汾县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县城建成区内10余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目前实施污水处理厂工艺完善项目,采用“粉末活性炭+人工湿地”工艺,能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在参观过程中,该厂相关负责人详细为观摩人员介绍,污水处理厂升级后的总体布局、工艺流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并带领观摩人员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反硝化滤池、初期雨水调节池等相关处理设施建设进度。

  在场观摩人员为污水处理厂高效环保的处理工艺点赞,他们对污水处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一处河流一处景,碧水清风满眼新——汾河干流生态项目(碧波广场)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步入碧波广场,这里充分利用汾河自然水体植被,依托地域文化,与城区滨河公园自然衔接,一幅动静相连的宜人景观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还设置了休闲沙滩、儿童娱乐区等,为周边居民及少儿、老年人提供晨跑、赏花、观赏互动的滨水休闲空间。两岸种植湿生植物,为生态水系的建设起到丰富驳岸、净化水质的作用。

  目前,该项目防洪部分建设任务已全部完工,正在实施生态部分建设任务。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全县群众日常娱乐休闲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还有豁都峪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该项目已历时一年有余,治理总长度3.223千米,项目通过河道疏浚、新建堤防和临河道路、生态绿化、蓄水工程建设,促进了生态良性发展,沿线已初步形成“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生态画卷。

  一路走来,观摩人员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建设的成果,更是真切地触摸到了吹在襄汾大地上的绿色生态发展劲风。而这每一缕可以期待的劲风里,都满含着绿色的希望。

  互学互鉴 共赢未来

  层出不穷的新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犹如一颗颗破土而出、拔节生长的种子,为襄汾县孕育高质量发展的希望。“项目进展如何?”“市场前景怎样?”“推进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困难?”9月7日晚上8时,襄汾县2024年项目观摩活动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来自各乡镇负责人围绕项目主题和各自实际与大家现场交流,令人切身感受到产业集聚带来的澎湃动能。

  大家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从源头抓招商,从过程优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建设、早竣工、早达产,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此次观摩,既是学习,更是深度沟通合作。刘春林强调,接下来要紧紧锚定“三地、三区、三标”建设目标,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推动第一二三产业。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从行动要“快”,方向要“准”, 用力要“狠”,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宽眼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襄汾发展注入更多动能。接下来,各级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发挥好人的积极因素,做到满眼都是“活儿”,手上全是“招儿”。做一名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更要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的干部。同时,要以此次观摩契机,消化吸收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把观摩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举措,切实凝聚起“舍我其谁、不负襄汾”的磅礴力量,真正地赢得未来、取得胜利,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杜斌表示,这次观摩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达到了相互学习、拓展思路、加压鼓劲、推动工作的效果。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全县的决策部署,铆足干劲抓项目,快马加鞭赶进度,带动全县各项工作呈现新态势、取得新突破。下半年要继续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襄汾“重塑大县荣光,再铸强县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蓄势待发到“落地开花”,如今,一项项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热潮澎湃,有效促进了襄汾县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这场秋季的观摩会,一定会收获美好愿景。”大家坚信,襄汾一定交出了一份有分量、有质量、有活力的答卷。

  记者 祁欣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