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温馨老家”服务品牌

2024-09-21 09:26: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双四”发力 四方合力 四措聚力

洪洞: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温馨老家”服务品牌

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深入基层调研营商环境工作并开展入企服务

法官工作站主动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陪同群众办理业务

指导房地产公司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一面印有“服务热情周到 工作快捷高效”的锦旗,送到洪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住建交通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手中

业务办理方便快捷

  近日,洪洞县育才路“周周修脚”店铺的经营者周润平拿着一面印有“服务热情周到 工作快捷高效”的锦旗,送到洪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住建交通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手中,感激工作人员在为其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时热情、贴心的帮办服务。

  当日,周润平来到住建交通综合窗口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因年纪较大,许多材料看不懂、不会填。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服务,从材料填写、绘制排水管网平面示意图等环节进行全程帮办。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周润平当天就拿到了证照。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区域整体形象好、影响力强、美誉度高的标识与象征。洪洞县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洪洞形象”理念,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强力打造“你永远可以相信洪洞”的良好口碑。

  “双四”发力 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首先必须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

  洪洞县探索实施“四全”工作法,主动靠前、优化举措,推行“保姆式”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6月3日,华特(洪洞)新能源光伏产业有限公司办事人员对投资项目窗口工作人员说:“现在的服务真周到,项目备案那么多表格你们全帮着填了,那么多资料你们都帮着打印了,来了就能办,现在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企业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正是该局当好“店小二”,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局已开展帮办、代办服务3000余件。

  在聚焦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该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完善“乡镇(部门)负责人开门办难事”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机制,今年以来,“乡镇(部门)负责人开门办难事”办理141件,“一件事一次办”办理417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6件。“双聚焦”为政务服务提标构筑了“全周期发力”的“硬支撑”。

  为进一步夯实“全要素保障”,该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强力推进,吹响政务服务提质“集结号”。对15个重点事项的依据、材料、时限等基本要素进行集成整合,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做好“免、减、换”“全流程提速”三篇文章,为政务服务提效按下“快进键”。

  零材料办理,“无感”审批获得“可感”服务。制定58项“免证办”事项清单,群众、企业只需“亮”出身份证便可直接办理清单内事项,实现办事“零证明”。

  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加快审批“进度条”。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实现132项常办事项达到全国最短时限。

  换位思考,“换”出共情力。今年以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和“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116人次,对行政审批、政策落实、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及窗口服务等情况进行亲历式体验,找出28个问题并完成整改提升,切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为“全方位推动”政务服务提档打通“新经脉”。

  按照“六有”标准,在新政务大厅一楼建成了县级政务服务超市,在15个乡镇建成了“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让更多政务服务实现“随时办、就近办、自主办”。

  同时,持续优化改进政务服务超市功能,率先采取“1增2设+1教3宣”工作举措:“1增2设”即新增常办审批事项18项上传设备,新设“系统推送”和“短信提醒”两个联接方式实现自助机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融合衔接。“1教3宣”即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县乡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在各乡镇服务超市悬挂版面,详细告知办事人可查阅和办理的具体事项和操作流程,在人员密集场所发放《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打造“温馨老家”服务品牌》宣传册,在村(社区)网格群层层转发,让企业、群众家喻户晓,努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在“四全”工作法的基础上,洪洞县继续探索实行“码上约”“码上查”“码上办”“码上评”的“四码”工作法。

  8月6日,洪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业务大厅内,山西泓盛达木业有限公司人员正在“一码通办”展板上扫码,扫完后高兴地跟大厅帮办人员说:“原本复杂的政策规定和文本资料经梳理后,一看就懂,一目了然,还能进行线上评价,数字办公真是既便民又高效。”

  “一码通办”展板上共有93个高频事项“二维码”,每个二维码集成了预约办理、政策查询、要件材料、服务评价等要素。

  8月份以来,洪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共受理“码上约”40件,“码上查”“码上办”600余次,企业群众进行“码上评”36次,好评率达100%。

  四方合力 硬举措优化“软环境”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洪洞县的知名民营企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诸多法律问题。不能等企业遇到难事了,我们再亡羊补牢,而是要未雨绸缪,精准掌握企业法治诉求,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货真价实的帮助。”洪洞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离不开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洪洞县人民法院驻华翔集团“法官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打造“法官工作站+企业”模式,主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多元化、嵌入式的司法服务,据了解,该工作站已为华翔集团提供法律咨询20多次,接待职工咨询40余人次。

  去年以来,洪洞县人民法院在15个乡镇成立“法官工作站”,创建县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和霍泉水资源司法保护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影响生产经营的社会矛盾。

  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洪洞县以法治环境为切入点、以信用环境为着力点、以人文环境为撬动点、以要素保障环境为突破点,深化改革,精准服务,提升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洪洞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依法治县委员会作用,加快法治洪洞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强化“法律七进”服务,全面实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推进法治惠民利企,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成立了白色家电专业镇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派出所联合企业成立“警企工作服务站”,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摸排化解合同、劳资、土地、用工等各类矛盾纠纷。组建政法征迁工作专班,及时协调、依法解决城市建设“拆迁老大难”问题,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保障。该县以查、管、惩为着力点,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2024年以来,持续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完成部门双随机抽查50次,部门联合抽查32次。采取首次不罚更具弹性的包容审慎制度,移出经营异常名录36户,报送“双公示”信息6万余条,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

  信誉是说服力,口碑是吸引力。高品质的人文环境,既是地方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内在精神、文化品位、价值理念的外在彰显。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洪洞县强化党建引领,优化基层治理,把创建成效真正体现到营商环境的改善上。全县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每周两小时 全民齐行动 共创文明城”志愿服务,在47个物业企业和220个物管会设置“红管家”“红楼长”,利用5300个微网格搭建“联手说事”载体,组建“金牌调解室”和“政法新五老”等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优化提升、入户敲门、党员联户、红色物业、暖心周末“五大行动”,以文明之风涵养营商环境的人文环境。

  紧扣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环节,该县推出针对性措施,精准施策,着力打造全方位要素保障环境。

  聚焦金融要素,优化金融生态,畅通金融血脉,制定了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引领辖内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项目支持力度,为全县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聚焦土地要素,推动“标准地”改革落实落细,储备“标准地”400余亩,实现“拿地即开工”。聚焦人才要素,以人才“引育留用”服务为突破口,制定《“引才兴槐”人才新政》《“槐乡菁英”一体化服务细则》等系列引才聚智实措。深化“县级领导访名校”招才引智活动,开展“凤栖洪洞 赋能未来”主题系列活动,新入选市级博士工作站1个、市级人才工作基地2个。

  四措聚力 厚植优化环境良壤

  “特别是在项目的筹备阶段,从立项到环评、能评,再到厂房租用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大家的辛勤付出与高效协作,铸就了令人瞩目的‘洪洞速度’,仅用时两月余,便实现了项目的顺利推进。”7月30日,在洪洞甘亭园区飞虹科技产业园的“新型超级电容器隔膜特种电器储能材料”项目开工仪式上,瑞和德(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青明动情地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级电容器是中国工程院新质生产力16大重点新材料细分领域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2023年11月,获悉瑞和德(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有意在临汾地区投资超级电容器隔膜项目,洪洞县商务局立即取得联系,邀请对方来洪考察。当月,洪洞县委主要领导专程赴北京商洽,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随即,该县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由专人负责,从注册成立到办完项目所有前期手续,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在商务局引进该项目后,洪洞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也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助力企业追加了投资7亿元的二期项目。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彰显了洪洞速度、老家温度。

  近年来,洪洞县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好招商引资“主动牌”,使出项目建设“组合拳”,下好提升纳税服务便利“先手棋”,用好开发区提质增效“连环招”,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为洪洞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创新招商考核机制,举办了“聚乡贤、话发展、赢未来”新春恳谈会、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招商引资推介会,先后赴北京、上海、杭州、山东、河北等地招商9次,对接山东太阳纸业、康培集团等70余家企业,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76.8亿元,市下达五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任务。

  “招进来”是硬道理,“落下去”是真本事。为了“保落地”,该县不断强化重点项目统筹调度,落实“四套班子”包联机制,将全年项目按领域分解到四套班子领导名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服务项目、服务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包联领导、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落地机制;推进谋划、洽谈、签约、拟建、开工、投产、升规“全链条七库”管理机制,全流程跟踪服务项目、全周期保障推进项目,14项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达序时进度。

  提升税费服务质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之策。聚焦小微企业所需,依托税费服务管理智控处理中心,针对企业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线上推送+线下走访”的方式,将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到企业。同时,升级10个“税e帮”工作站,构建“十五分钟税费服务共治圈”,满足企业就近办税需求,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着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厚植发展沃土。坚持把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成功创建山西省中小企业园、山西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华翔(洪洞)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二期、三期部分投产试运营,安顺达机械设备智能化再制造产业园完工。做优省市县赋权承接,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承诺代办事项17件。化工园区(山焦组团)认定通过市政府初审,新建标准化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使用率100%,园区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李安安 马飞虎

  图片由李安安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