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超市 生意红火 记者 祁 欣 摄
“老社”新气象 焕发新生机
常态学习 素质提升
为民解忧 群众满意
实地调研 入企服务
社企共建 互助互赢 记者 祁 欣 摄
供销超市 便民惠民 记者 祁 欣 摄
志愿服务 助力“创文”
临汾新闻网讯 一项项“沉睡资产”变“新”变“活”,一处处分支机构由“废”到“兴”;一笔笔帮扶资金投向农资企业、注入基层农业组织,一个个项目快马加鞭,乘势而上……
近年来,在省、市供销社的悉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洪洞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洪洞县供销社)抢抓综改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内部改革,盘活社有资产,唤醒“沉睡资产”,创新发展新项目、新业态,延伸为农服务链,激发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综合改革,沉疴积弊“一扫空”
成立于1954年的洪洞县供销社,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但由于机制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其业务不断萎缩,发展举步维艰。
办公场所年久失修,冬季无暖、雨季漏水,工作人员基本处于“待业”状态,干起了看门、守摊、收租金的工作。
“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吃,要改革、要发展!”这是全社人的寄托与心愿。从2021年开始,洪洞县供销社新一届领导班子转变思路,立足实际,以内部改革作为提升职工内驱动力的突破口,以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引线,多维度提升工作环境,化解职工的实际烦恼,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让全社由内而外“大变样”。
近年来,该社坚持以人为本建制度,把优化人才管理制度、提升干部队伍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作为发挥供销社职能、推动新模式落地的核心工作来抓,全社实现“制度育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3年9月,一批年轻人才的招聘为社里注入“强劲动能”。该社原有8名工作人员,47岁以上的就有7名,年龄结构偏大,其中还有3名工作人员面临退休,届时将空缺10名岗位。经社领导班子研究,专业人员短缺和人员结构年龄偏大,会影响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抓紧吸纳人才是关键,根据2022年、2023年《洪洞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经过笔试、资格复审、面试、公示等环节,公开招聘了宋紫薇、刘楠、梁津瑞、高焱敏等8名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该社建立综合业务学习培训制度。每年结合实际业务发展情况组织系统内部职工参与业务培训,切实增强干部队伍业务素质。
2023年,由资产管理股干事高焱敏与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组队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党102周年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在洪洞县第八届好基地讲好故事活动中,由财统股史吉川撰写、合作指导股宋紫薇讲述的《从供销家属到领头人》的精彩故事,荣获洪洞县委宣传部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牌匾;人事教育股刘楠荣获中共临汾市委网信办颁发的“2023年度优秀网评员”荣誉证书;合作指导股宋紫薇荣获市社颁发的“2023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个人”;在《中华合作时报》、中国供销合作网、《山西日报》等刊发信息、报道100多篇,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让全社的干部职工在亲身实践中壮筋骨、长本领、强能力。
“我们供销社的‘大变样’,除了招聘年轻人才,还有蜕变后的‘新环境’。”该社党组成员、副主任祁芳平感慨地说,“现在的办公环境干净敞亮,硬件设备全面升级,跟原先相比,我们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变化,更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记者步入“蜕变”后的洪洞县供销社办公楼发现,曾经纵横交错的空中飞线全部“隐藏”,整齐入盒排列,曾经走风漏气的窗户全部更换,郁郁葱葱的绿植花卉令人赏心悦目,还有净水设备、运动设施……一个个硬件环境的变化,无不温暖到干部职工的心坎上。
办公楼二层接待室的墙面上,三面锦旗格外醒目,这正是基层社297名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的“最响亮的回馈”。
洪洞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武志刚说:“维稳工作是有效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基石,我们以提高职工内驱力为牵引,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满意度,为后期全社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人心是关键,好制度更是稳步发展的前提。该社为理顺社企关系,一方面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聘任了6名退休干部为特邀委员,充分发挥管理特长为今后社企合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深化供销社改革的文件精神,成立了“洪洞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推进优化社有资产管理搭建了服务平台,目前已接管刘家垣供销社、南王供销社、贸易货栈、宇洁公司、副食果品加工厂等企业资产,并同铁塔公司、宇洁公司木板厂、全屋定制加工厂、搅拌站等签订合同,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设立合作发展基金和组建社有资产投资运营平台,制定《洪洞县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成立洪洞县供销社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发展路径。
可以说,洪洞县供销社内部的改革转型,既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过程,也是对市场经济深入理解和积极应对的良性结果。
盘活资源,闲置土地再“生金”
12月19日下午4时,大槐树镇南王村的供销恒达仓储超市里热闹非凡。700余平方米的超市布局科学,日用商品区、零散食品区、鲜品蔬菜区等各个专区的物品摆放整齐,顾客们排起了长龙。
“之前,这里是南王村供销社所在地,房屋年久失修,屋檐破损塌陷,严重影响安全。”洪洞县南王村供销社主任卫喜喜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共同合作,对现存危房有的进行加固修缮、有的拆除升级改造,打造了一家集生产、经营、寄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超市,开拓了“县供销社+基层供销社+第三方”共建、共享、共管、共赢的合作发展新路子。
该超市负责人卫新龙介绍:“我们从今年6月份开始修建这个超市项目,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得到了洪洞县供销社的倾力支持,无论是协调建筑设备进场、还是货品种类的布局,都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指导。”
“这里货品齐全、价格实惠,家里有啥缺的,在这儿一次性就能买全,曾经熟悉的供销社又回来了!”周边居民张海凤高兴地表达对“新供销社”的认可。
隶属于洪洞县供销社的棉麻公司西张棉站也曾长期处于闲置状态。2022年,该社通过招商引进山西浩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定制装甲门系统窗加工业项目,将这片闲置地变废为“宝”。
该项目占地11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设国标门、非标门生产线各一条。目前已完成投资700余万元,建成装甲门和系统窗两个车间4000平方米厂房、500平方米办公楼、200平方米宿舍楼。项目投产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年创税500万元左右,真正让西张棉站彻底盘活实现增收,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该社还联合洪洞县文物旅游管理服务中心,申请资金保护修缮社属资产县保单位益元堂药铺。修缮后的益元堂药铺将同苏三监狱、苏三还愿处(关帝楼)、苏三卸枷处(大槐树)组成苏三故事旅游环线。
盘活存量社有资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近年来,洪洞县供销社运用“加减乘除法”助推改革成效进一步走深走实,通过“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方法,采取引进项目、改造提升、助力教育、服务公益等方式,唤醒了一项项沉睡资产,谱写出“资产盘活和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奋进篇章”。
为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实现资产效益的保值增值,该社还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聘请法律顾问严格审核,制定了《洪洞县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社属资产租赁事宜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目前,洪洞县供销社已成功出租大部分商业资产,有效盘活资产使用效率,提升资产出租效益,为服务“三农”积蓄力量、储备能量、扩充容量。从2021年以来,该社荣获省级供销社系统奖励3项,荣获市级供销社系统奖励7项,武志刚、祁芳平、任俞锦等荣获省、市级先进个人。
蓝图已绘就,实干正当时。驻足眼下,洪洞县供销社不忘“为农”初心,牢记“服务”宗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创新的举措,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洪洞县乡村振兴“4315”产业振兴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等关键领域,结合供销服务“三农”新模式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梦贡献供销力量。
深耕主业,倾情服务惠“三农”
即将进入腊月,位于县城繁华地段的华人老家特产馆已进入“冬忙”阶段。总经理潘园与员工们一道忙着配货,一箱箱“大槐树”醋糕、洪洞蒸饭、赵城头肉、万安老咸菜等土特产分别装入十余辆小型货车准备发货。
“作为洪洞县供销社的战略合作单位,我们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得到了该社的精准帮扶,他们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专项的硬件配套保障,还帮助企业对接农业生产户。”潘园说,目前,我们使用的配送车辆、后台所用的电脑以及一些电子屏幕都是由该社提供,当初不仅解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还为后续发展添足了动力。
为了推动农产品卖得更好、卖到更远的地方,洪洞县供销社还持续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助力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仲冬时节,位于明姜镇晋家庄村的洪洞县源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繁忙景象,一批批烘干后药材生地装袋上车,运往省城太原。
6年前,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申文斌,带动20多户农户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在600亩的土地上种植药材,并投资建设了烘干车间,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县供销社是我们专业合作社的‘娘家人’”。申文斌告诉记者,合作社能够顺利发展,得益于洪洞县供销合作社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正是他们的牵线搭桥,合作社与山西省中药材集团公司达成了深度合作,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助力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洪洞县供销社率先牵头,发挥联合合作优势,通过开放办社、村社共建、项目扶持、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织密县域“中药材”全链条发展的这张网。
该社还在全县多个乡镇的药材种植基地开展惠农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围绕中药材的种植、销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服务,不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丰富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用实际行动成为农民的“贴心管家”,真正打通助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洪洞县供销社积极响应洪洞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召开动员会,开展包联小区义务清洁,清理车棚“僵尸”车辆,油漆大门,修补路面,平整墙面200余平方米,粉刷墙面500余平方米。
如今,洪洞县供销社正蹄疾步稳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供销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我们要围绕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谈及未来发展,武志刚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为全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祁 欣
图片除署名外由洪洞县供销社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