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媒聚合力 以文培元促发展
“文明涵育·书香汾西”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王林波宣布活动启动 霍俊波致辞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临汾新闻网讯 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汾西县启动2025年“文明涵育·书香汾西”全民阅读活动。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宣传委员,社会各界阅读爱好者和部分老师、学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汾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宇芳主持启动仪式。
仪式上,王林波宣布2025年“文明涵育·书香汾西”全民阅读活动启动,霍俊波致辞。
霍俊波在致辞中表示,汾西正处于爬坡过坎吃劲期、积厚成势关键期、动能转换接续期,希望全县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切实提升综合素养,在学习充电中更好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希望青少年能够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通过读书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争当善读书的“践行者”,通过阅读激发精神动力、汇聚社会发展正能量。县委、县政府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精品阅读、数字阅读、便民阅读服务,切实营造“人人沐书香、处处扬正气”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活动中,全体人员共同诵读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节选、《资治通鉴》经典名句等内容。通过诵读,使大家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在文化素养上得到了提升,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与书为友、亲近阅读,在全县掀起读书热潮,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汾西实践新篇章。(党婷雁 赵 雪)
“三重保障”兜底线 “倾斜救助”暖民心
县医保局发放医疗救助金近200万元 单笔最高达5万元
今年以来,汾西县医保局创新实施医疗救助倾斜政策,通过“特、准、简、快”四维发力,累计为273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92.4万元,单笔最高救助达5万元,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在僧念镇涧子里村,村民郭芳丽2023年患病后,两年治疗费用累计达26万余元。“通过防贫保、倾斜救助、村委补助,我自己只花了四五万元。”郭芳丽感激地说,“国家政策确实是好。”
同样受益的还有团柏乡仁马庄村村民赵兰香,她坦言:“我这么大的年龄,不是国家的医保政策,我还看什么病呢?” 赵兰香的儿子郭付明说:“看病在医院直报加上医保报销,已经报销了不少,没想到去年年底,倾斜救助又报销了10000多元,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今年以来,县医保局持续打造医保好声音、医保经办汾西速度、巩固衔接汾西温度3个品牌工作,创新实施了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倾斜救助政策,重点保障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监测对象、因病致贫重病患者5类重点群体,对当年在省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及因慢特病发生的长期门诊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5000元部分按90%比例救助,年度最高救助5万元。
“我们简化了办事流程,倾斜救助工作,只需要群众提供银行卡号,其余工作全部由经办人员操作。”县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周海燕介绍。通过大数据比对,医保局动态更新救助对象名单,从政策研讨到资金拨付仅用7天。
县医保局副局长黄华丽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切实问题,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学思践悟砺初心 充电赋能再出发
县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4月22日,汾西县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开班。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陈文挺主持。
王林波指出,此次培训是汾西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加快“三区一中心”建设,奋力实现“三大目标”的关键时刻举办的一次重要培训,应时应势应需,意义重大深远。
王林波强调,全体学员要锤炼过硬的政治品格。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要把坚守初心的使命真正扎根于内心深处,在日常工作中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练就过硬的能力本领。要提高学习能力,持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学习作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终身课,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要提高担当能力,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培养斗争能力,砥砺敢于斗争精神,锤炼勇于斗争本领,练就善于斗争艺术,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砥砺过硬的工作作风。要设定高标准,把“争先进位”作为一种工作习惯,以最高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质效。要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提升执行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要养成过硬的纪律意识。要严守纪律底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始终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据悉,本次春季学期主体班为期一个月,设科级干部进修班、青年干部培训班2个班次,共有64名学员参训,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县域经济发展等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系统培训,助力干部能力提升。
摸清文旅“家底” 确保数据真实
汾西县旅游资源普查培训会召开
近日,汾西县组织召开旅游资源普查培训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联络员,县级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特邀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专家牛俊杰,围绕《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内容,重点对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文化遗存等8大主类的含义、性质特征和外业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普查工作中去。要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拧紧“安全阀” 守护“夕阳红”
汾西县安排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近日,汾西县召开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会上,县民政局、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分别就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推动养老机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聚焦工作重点,排查风险隐患,对各养老机构设施设备运行、安全制度落实等工作进行严格检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强化整治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立即责令停业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切实构建全方位养老机构安全保障体系,为推动全县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线上线下双排查 筑牢外卖安全网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检查网络供餐食品安全
连日来,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外卖单位食品安全,开展网络供餐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检查中,执法人员分赴各外卖经营单位,通过线上监测与线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仔细审查入网餐饮单位在平台上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信息,确保线上展示内容与线下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坚决杜绝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餐饮单位存在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环境卫生不达标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近日,汾西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县第二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护航助成长”主题普法宣讲暨赠书活动,赠送了《法律进校园》《中小学生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等各类书籍共计500余本,播放了普法短剧,结合真实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同学们听得懂的“安全警示音”,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郭子薇 摄
三十年如一日 守得山林满目青
——永安镇护林员的绿色人生
永安镇护林员曹武生和刘宝平日常巡山
春日的清晨,在永安镇洪原村,62岁的护林员曹武生背着望远镜和搭档刘宝平骑着摩托车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作为扎根基层的“守绿人”,他们30年如一日守护着400多亩林区的安宁。
每天清晨,曹武生和刘宝平都会准时出发,巡查树木病虫害、排查火灾隐患,并向村民宣传防火知识。他们管护的林区里,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逐渐增多,植被覆盖率逐年提升。今年,永安镇设立了7个森林防火卡口,为护林员配备了铁锹、望远镜、干粉灭火器、风力灭火器等专业设备,还启用了无人机巡山,为全镇65000亩林区织起了严密的“防护网”。
“刚干护林员时,每天上山巡查就是步行,后来骑摩托车去巡山。现在条件好了,车也能开上去了,这份工作一点不能放松,巡山的责任一点没轻。”曹武生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
在搭档刘宝平眼中,曹武生就是“活地图”,他已经记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跟着曹武生一起巡山,巡了多长时间。刘宝平说:“老曹,经验丰富,哪里有隐患、哪片林子需要重点管护,他心里特别清楚。我跟着他,心里踏实。”
曹武生、刘宝平是全县基层护林员的缩影,用青春丈量岁月,用坚守诠释担当。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正是这样的“守绿人”,为乡村振兴铺就了最亮丽的生态底色。(郭燕红)
4月21日,2025年邮储助力汾西农产品销售首发仪式在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举行。2935份对竹小米、僧念红枣等特色农产品将通过“邮路”送到消费者手中。
2024年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汾西县帮扶工作中,围绕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紧扣农产品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和农产品销售难、物流难、融资难“三大难题”,从田间地头的产业金融扶持到产后的仓储寄递,从线上渠道品牌推广到线下网点精准对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构建了全链条助农工作格局。据统计,2024年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助力汾西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达1157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产业增效的多方共赢。
党婷雁 摄
日前,在佃坪村蔬菜大棚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院经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华源期货(北京)有限公司特邀农业技术专家,将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一场“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培训。
培训现场,技术专家围绕大棚选址建造、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讲解,并手把手示范整地作畦、移栽定植等技术要领。针对农户提出的个性化种植难题,专家逐一分析解答。据悉,今年以来佃坪乡党委政府聚焦庭院经济提质增效目标,以庭院蔬菜棚建设为突破口,引导扶持60余户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起“致富棚”,激发了“庭院经济”增收潜力。
刘 婷 摄
番茄红了 村民笑了
团柏乡“普罗旺斯”西红柿点燃春日经济
村民正在团柏乡蔬菜大棚采摘西红柿
近日,团柏乡蔬菜大棚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务工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箱,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种西红柿,软糯香甜、沙瓤、糖度高、口感好,深得消费者喜爱。每天我们出货量非常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当天采收当天晚上就发车。”山西晋海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温博介绍。今年,团柏乡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推行分片、分区域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块土地。同时,为提高务工村民的种植技能,采用集中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技术培训,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近年来,团柏乡立足资源优势,紧握“农”脉,深耕“蔬”田,通过扩大特色果蔬种植规模,延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线上、线下多路径推广宣传,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进一步蓄势赋能。截至目前,团柏乡蔬菜大棚共有52座,现在种植有辣椒、黄瓜、西红柿、豆角、西瓜。今年新引进的品种是“普罗旺斯”,主要销往上海、太原和西安。 (要秀萍 赵 雪)
统筹策划 王 伟
文图除署名外由汾西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