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短剧为笔 霍州书写转型新篇
授牌仪式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又添新成员
霍州署
冯南垣
授牌仪式现场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产业加速转型的当下,微短剧凭借“小体量、快节奏、强互动”的独特优势,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激活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4月30日,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霍州署、冯南垣)正式揭牌,标志着霍州这座处于产业转型之中的城市又迈出关键一步,正以微短剧为笔,奋力书写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转型新路子
文旅优势激活发展动能
霍州,一座在全国能源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城市,一度因煤炭资源日益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而陷入“煤竭而衰”的发展困境。
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在临汾市全力实施“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打造微短剧之城”的战略部署下,霍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特别是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亿安天下新时代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园落户霍州,积极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在转型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微短剧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形式,霍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霍州素有镇山之首、州署之冠、霍姓之源、锣鼓之乡诸多美誉。审视市域之内,这里有尧王避暑在霍山、大禹治水始霍山、天下霍姓出霍州、中华门神源霍州等历史渊源,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曾发生奠定李唐王朝基业的“霍邑之战”,这些无一不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多样的场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此次揭牌的两处基地为例,霍州署作为全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与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共同构成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古代官文化系列。其大堂作为元代建筑艺术精品,被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赞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明代理学家、霍州学正曹端著名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便出自于此。漫步其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冯南垣村同样承载着非凡意义,这里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典范,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如今的冯南垣,青瓦白墙诉说着悠悠乡愁,古槐新绿见证着时代变迁,一砖一瓦饱含家国情怀,一景一物皆可入镜成画。此外,七里峪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景色各异,雄伟壮丽的霍山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相互交融,使霍州成为微短剧的天然取景地和最佳拍摄地。
难怪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企业代表——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禄洋在考察后感慨:“霍州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而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完善,为影视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一些场地布局,无论是古韵风情,还是现代气息,都极具视觉冲击力,非常适合多类型题材的微短剧拍摄。我们坚信,霍州这片充满活力与潜力的热土,将会成为微短剧创作的新沃土。”
产业新里程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微短剧是视听领域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全新业态之一。而霍州微短剧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临汾市打造“微短剧之城”的战略部署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核心,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率先开通省内首个地市级微短剧审批绿色通道,成立内容审查临汾区域工作站,大幅提升了微短剧备案审批效率。同时,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全链条跟踪服务,帮助剧组在短期内完成场景选址,有效解决拍摄期间吃住行、服化道等配套问题,保障了拍摄工作高效推进;设立专业化的基金评审专家库,制定合理基金投融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的支持,成功打造了省内微短剧产业生态服务标杆。
据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运营负责人宋军介绍,基地目前已有48家企业入驻,33部微短剧完成拍摄,10部作品成功上线,其中,《夏日千歌》《追你跟熬鹰似的》《逆命为光 白月光觉醒计划》3部作品强势登录短剧热力榜,全网播放量超6亿。其中,聚焦霍州非遗花馍的《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全网综合曝光超1.5亿,霸榜优酷短剧榜第二,带动剧中主角“马卡馍”火爆出圈,充分展现了“微短剧+非遗”融合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霍州有“戏”,临汾微短剧产业再添新翼!此次霍州署、冯南垣拍摄基地的正式揭牌,被视为临汾微短剧产业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的里程碑。这不仅是对“微短剧+文旅”融合模式的深度探索,更是影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激活文化基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实践。
发展新期待
影视艺术赋能文化“破圈”
霍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域风情,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而微短剧的传播优势,也将为霍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霍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极具开发价值的古装剧外景拍摄场地,更完整保存着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存,为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怀旧题材影视作品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创作空间。”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在揭牌仪式致辞时表示,希望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影视企业始终以“内容为王”为导向,按照“微短剧+文旅/非遗/经典/品牌”的创作计划,与霍州携手共同打造一批精品力作,也期待广大影视创作者深度挖掘霍州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微短剧的有机融合,真正助力霍州文旅持续破圈出彩,走在全国前列,走向世界,为临汾市打造“微短剧之城”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霍州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发展要素强势集聚,微短剧拍摄基地的落户必将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硬支撑”、注入新动能。展望未来,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表示,下一步该市将联合临汾经济开发区,抢抓微短剧发展机遇,以霍山、霍国、霍姓、霍窑等历史文化为支撑,整合冯南垣、七里峪、霍州署、霍州窑、朱家大院等资源,为微短剧在霍州落地生根提供最优服务和保障。
“希望广大创作者树牢精品意识,创作一批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微短剧,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生活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微短剧作品,讲好‘霍州故事’、传播‘霍州声音’,为临汾打造‘微短剧之城’贡献霍州力量。”李青雁如是说。
从曾经的“靠煤吃饭”到如今发展微短剧产业,迈出关键一步,霍州市有望在数字经济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转型新篇”。
记者 孙宗林 王帅 黄艺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