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统筹协调 做好服务保障

2025-05-24 09:46: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统筹协调 做好服务保障

王林波霍俊波督导调研临汾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筹备工作

王林波霍俊波督导调研临汾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筹备工作。

  5月21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督导调研临汾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筹备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协调,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抓细抓实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临汾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汾西成功、精彩、安全、圆满举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宇芳,副县长郭英杰参加。

  调研中,王林波、霍俊波一行来到县奥体中心,实地察看场地布置、设备安装、安全保障等情况,并就具体流程安排、工作细节等与相关部门深入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王林波强调,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在即,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办好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发扬拼搏实干的工作作风,以更高标准、更细举措梳理筹备工作,紧盯细节,查漏补缺,确保万无一失。要强化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对比赛、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和应急预案,坚决筑牢安全防线。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扎实做好人员接待、交通疏导、秩序维护等全流程服务工作,持续抓好场地设施、安保、医疗、通信、供电等保障工作,确保服务保障工作精益求精。

  王林波要求,要加强开幕式流程把控,细化责任分工,对仪式环节、节目衔接、人员调度等进行反复推演,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确保开幕式流程紧凑、精彩有序,以一流的筹备工作成效,为全市师生呈现一场安全、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党婷雁)


绿衣使者 山货知音

——梁红丽团队利用邮政网络破解农产品出山难题

邮政汾西分公司速递物流中心一片繁忙

  初夏时节,在汾西县那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梁峁之间,一辆辆中国邮政的绿色车队满载着深山的美味,如同灵动的绿色音符,在蜿蜒的道路间穿梭,驶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梁红丽,这位邮政汾西分公司市场部主任,如同乡村发展的领航者,带领团队精心搭建起“电商+物流+社区团购”的助农网络,让玉露香梨、土蜂蜜等汾西的特色农产品,在她的助力下,成功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邮政汾西分公司速递物流中心,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为打包完毕的农产品贴上地址标签,小心翼翼地装车,他们深知,每一份订单都承载着客户的期待,每一个农产品都关乎着农户的收入。

  邮政汾西分公司速递物流中心揽投部经理说:“核对订单可不能有丝毫马虎,数量必须准确无误,包装更要仔仔细细检查,包装箱还得加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送到客户手里的东西新鲜又完好。”

  梁红丽也深有感触地说道:“产品出库前的检验是关键环节,要是出现缺失或损坏,那之前选品、推广的辛苦可就全都白费了。”

  为此,她带领团队不辞辛劳地走遍全县各个农产品的产地,深入了解它们的生产过程,掌握每一个细节,只为把农产品的特色精准地传递给每一位消费者。她深知,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的把控至关重要,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真正为农产品的销售保驾护航。

  梁红丽深知,要想让汾西的特色农产品真正打开市场,仅靠传统的销售模式远远不够。于是,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市场趋势,结合当代消费习惯,抢抓社区团购的机遇。

  凭借1.2万本地及11万全市邮政私域客群的优势,梁红丽积极联动中国邮政山西分公司抖音直播、集团邮乐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精心构建起一个融合各方资源的销售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营销策划、每一场的直播推广,都倾注了她和团队大量的心血。2024年9月19日的邮乐平台秒杀活动中,汾西对竹“六零”碾米大放异彩,10天就售出2691单。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团队日夜的筹备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除了线上的火热销售,线下渠道也稳步拓展。多部门协同发力,围绕选品、定价、宣传制定出系统化的策略。2024年农产品销售超万单,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团队努力与智慧的结晶,也为汾西的农产品销售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随着农产品销路的逐步打开,汾西当地的经济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过去,公司常常为产品的销路而发愁。自从与邮政合作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他们的产品不仅能够顺畅地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在去年中秋、春节期间,一度供不应求。

  端午节将至,走进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打包粽子。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刘慧燕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现在通过邮政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订单源源不断。”

  工装笔挺的梁红丽和她的团队,一直坚守诠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与客户沟通、接订单、核对信息、安排发货等这些细碎的日常,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满载希望的“邮路”,让“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实干与智慧。

  文/图 郭静


学习贯彻新思想 探索治理新路径

汾西县干部大讲堂开讲

  近日,汾西县举办干部大讲堂——社区治理专题讲座,特邀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赵素燕围绕《新时代社区治理与社区参与》,从什么是新时代、社会问题视野下的社区治理、弱势群体与社会工作、新时代的社区、社区治理中的社区参与五个方面进行了授课。

  这次培训旨在让参训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切实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共同营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初夏时节,汾西县团柏乡各村庭院经济大棚种植的首批甘蓝喜获丰收,团柏乡党委、政府组织开展集中收购,保证种植户的利益。据悉,从2024年起,团柏乡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依托本地蔬菜大棚基地的技术与市场优势,为农户提供全链条保障,形成“统一供苗—全程指导—保底收购”的闭环服务,让农户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

  要秀萍 摄


“冰火奇缘”引爆校园 趣味科普点燃梦想

中国流动科技馆山西巡展走进汾西

  5月21日,由汾西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山西巡展2025年度汾西县站点特色科普服务活动在县第一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以“探索科学奥秘、点燃创新梦想”为主题,极具创新性与趣味性。其中,在“不需要轮子的小车”探究实验课上,通过情境导入、思考探讨,引导学生了解偏心轮工作原理;在“冰火奇缘”科学秀环节,干冰暴风雪营造出银装素裹的奇幻场景,瞬间将学生带入冰雪世界。此外,还进行了火焰掌、蘑菇云等实验,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秀”,激发了对化学与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科学知识。(宋锋)


强化责任担当 主动靠前服务

汾西部署推进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

  5月20日,汾西县召开不动产“登记难”工作推进会,汾西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汇报了不动产“登记难”推进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其他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要求,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靠前服务,定期及时汇报工作推进情况,确保按期完成登记任务。同时,要针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实,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汾西县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乐章

  今年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脱贫地区的发展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汾西县作为山西省巩固衔接改革试点县,勇担使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4年,该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成效显著,荣获省委、省政府奖励,乡村全面振兴呈现出蓬勃生机。

  筑牢防线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在汾西县僧念镇段村,64岁的赵文龙曾是脱贫不稳定户。因和妻子患病且均为弱劳动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僧念镇党委、政府及时伸出援手,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安装屋顶光伏等帮扶措施,让赵文龙一家过上了安稳日子,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汾西县原属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常住人口10.46万人,2020年底脱贫摘帽后,2022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巩固衔接改革试点县。为巩固脱贫成果,该县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信息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和巩固衔接信息共享工作闭环机制,确保监测排查全覆盖。

  在医疗保障方面,汾西县在全省率先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检验结果互认”等惠民政策,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特别是针对因病致贫这一巩固脱贫成果的难点问题,制定了对医疗救助对象的倾斜救助实施方案。对于在省域内就医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监测对象、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仍较重的,对其2024年全年在省域内定点医药机构累计发生的住院费用、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费用,给予倾斜救助,有效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让群众看病负担越来越低。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工程。汾西县精准落实教育保障政策,深化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全县适龄儿童、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学生全部入学,重度残疾学生全部落实送教上门政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该县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确保全县无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学生。同时,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高中教育方面,三年接续努力,二本B类以上达线率从18%上升到54.3%,达线人数从114人增加到421人。2024年,临汾市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现场会在汾西召开,充分肯定了汾西在教育提升方面取得的成绩。

  汾西县曾是全省最严重的缺水县之一,如今已形成以集中联片为主、单村供水为辅的供水格局。全县村级水管员均纳入光伏收益资金村级公益性岗位,保障了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全县自来水入户率和规模化供水率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饮水安全达标率达到100%,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题。

  “从‘兜住底’到‘兜准底’‘兜好底’,汾西县民生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群众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当地群众感慨道。

  产业赋能

  特色链群拓宽致富路

  在汾西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56岁的农民关记平从事肉鸡养殖大棚管理,每月收入8000元。汾西县从2009年开始发展肉鸡产业,经过十余年不断扩能增量、建链延链,初步形成集饲料加工、肉鸡养殖、屠宰分割、鸡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2021年,汾西县洪昌养殖公司与新希望六和集团深化合作,成立汾西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业务不断拓展。2023年,该县投资3600万元实施肉鸡全产业链扩能提升项目,推动公司五大板块升级改造,成功打造市级肉鸡专业镇,获批成立国家级肉鸡科技小院。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10亿元,直接用工1000余人,间接带富农户5000余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汾西县不断探索“多元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新路径,重点发展肉鸡全产业链、玉露香梨种植、肉牛养殖、设施蔬菜、食用菌种植等五大乡村特色产业,全方位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玉露香梨产业方面,杨菊珍作为汾西县有名的“乡土专家”,不仅负责两个梨园的技术指导,还兼职县职业技能培训班授课老师,手把手带出400多名徒弟。目前,汾西县玉露香梨挂果面积7000余亩,年产量800万斤,带动3000人致富增收。年产300吨规模的玉露香梨酒厂主体也已建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肉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成3座千头规模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全县肉牛存栏2万头,去年净增5224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建设标准化智能化蔬菜大棚62座,带动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村均增收10万元。

  发展庭院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汾西县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作用,推进“一队一精品庭院”打造工作,把农民房前屋后的“方寸闲地”变为“增收宝地”,目前驻村工作队共打造精品庭院69个,带动发展庭院经济户4969户,中药材、香菇等种植养殖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汾西县委不拘一格选才聚才,实施乡土人才“头雁”培育项目,开展各类培训130余期3800余人次。出台《汾西县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方案》,筛选入库乡土人才665人。连续两年表彰奖励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一线施展才华。今年,汾西还将探索推行“党建+产业联盟”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助推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党建引领

  服务升级绘就新图景

  汾西县金凤社区是一个移民搬迁小区,占地125亩,有39栋住宅楼,安置了4个乡镇54个自然村1957户6057人,是全市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汾西县共建设集中安置点9个,搬迁群众2772户8288人。围绕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该县有序推进“五好社区”创建。

  金凤社区党支部把产业就业作为保障搬迁群众生计的首要任务。投资2500余万元,实施屋顶光伏项目,年收益200万元,通过收益分红带动群众增收;配套建设帮扶车间3个,吸纳各安置点群众150人就业。同时,不断提升生活类服务供给水平,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商超、公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乡村要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关键。汾西县委加强和改进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全县86个村“两委”班子624人中,致富能手占90人,返乡人员25人,回乡大学生34人,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百姓致富的领路人。

  汾西县以创新举措推进组织化劳务输出,拓宽群众外出就业增收渠道。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带队赴北京海底捞总部对接,召开专场招聘会,每年春节前后安排专车接送员工,持续发力打造“海底捞”劳务品牌。目前该县在“海底捞”务工人员达1000余人,在2024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汾西“海底捞”劳务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成果,荣获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二等奖。此外,招引毛绒玩具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投产,吸纳群众就近就业600余人。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一环。汾西县各级党委政府在全省率先探索厕所革命新路径,遵循“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原则,实施水冲式厕所管护、通风改良卫生厕所、水冲式卫生厕所+分散式污水处理三大模式,完成户厕改造3057户。“小厕所”改出大民生,全县乡村面貌蝶变增颜、焕然一新。2024年6月,全省农村改厕现场培训会在汾西县召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上,汾西县正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让广大农民的生活更加红火。(侯建兵)


政企携手解难题 惠商政策显实效

6000余个体工商户获“惠商保”赔付

  5月21日,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人保财险汾西支公司在县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惠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理赔款发放仪式,现场为符合理赔条件的工商户发放理赔款。

  仪式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获得理赔的个体工商户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人保财险汾西支公司详细介绍了“惠商保”政策的实施情况、理赔流程及取得的成效,并就理赔场景、理赔金额等商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专业解读。

  据悉,“惠商保”是省委省政府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支持工商户健康发展推出的一项重要惠企政策。今年以来,汾西县已为6000余户工商户投保“惠商保”,累计赔付金额达215640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工商户深入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通过正规渠道申报理赔,政企同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闫鑫表示。

  此次理赔款发放仪式,是汾西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惠企政策的具体实践,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有力举措。

  文图除署名外由汾西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