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整治环境卫生 建设和美永固

2025-06-30 09:56: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15名垃圾清运员上岗

清理田间地头垃圾

上门回收垃圾

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临汾新闻网讯 人在村中走,如在画里行。

  夏日时节,走进襄汾县永固乡,交通要道两边的黄金槐生长正旺,排成行的白皮松茁壮挺拔,球状月季花夹杂其中,成为树与树间最美的点缀。行走在各乡村,街巷干净整洁,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在整洁靓丽的环境里,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在永固乡徐徐展开。

  如今,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永固乡各村各类陈年垃圾山、垃圾瀑、垃圾沟全部搬光清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今年6月推行的垃圾清运公司化运营模式,让“垃圾不落地”制度在这里深入人心,倍受群众好评。

  统一清运

  《好运来》响彻大街小巷

  每天一大早,《好运来》的歌声开始在永固乡各乡村的大街小巷响起。清运工人身着统一服装,驾驶着崭新的电动三轮车,到村民家门口,收走垃圾,拉到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

  垃圾转走,好运带来。在《好运来》的歌声里,这句宣传语同样被广为传播。每当歌声随着垃圾清运三轮车在街巷里响起时,村民会习惯性将装在垃圾袋或垃圾桶里的垃圾送至门口,放进垃圾车里。

  在南五村见到垃圾清运员高宗衍时,他正驾驶着三轮车从垃圾清运站回来。他头上戴着头盔,身上穿着橙黄色反光马甲。提到这一身装束,高宗衍戏称自己从“单兵作战”变成了有公司统一管理的“正规军”。

  2024年元月,高宗衍被聘为村里的垃圾清运员,每天驾驶着自己购买的三轮车清运垃圾。清运范围主要为村里的7条主街道,无法驶入的街巷则靠村民自觉送往垃圾站。

  “垃圾不扔到该扔的地方,今天捡了,明天还会再扔,很生气,又没有办法。”高宗衍介绍,“今年6月1日起,我成了公司的一名垃圾清运工,车不用自己买,不用掏钱加油,公司还发服装,缴纳意外保险,而且垃圾清运得越多,我的收入就越高,所以干活的劲头也更足了。”

  高宗衍所说的公司是襄汾县永固乡南董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每天早上6时,他驾驶着公司的三轮车,开始收垃圾。收垃圾的范围从原来村里的大街巷,扩展到小胡同,收运垃圾的范围更广了,清运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如今,永固乡11个村共有15名跟高宗衍一样由公司化管理的垃圾清运员,每天一大早都会投入到垃圾清运当中。在永固乡的广泛宣传教育中,乱扔垃圾的行为逐步杜绝,群众自觉性也越来越高。一个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集中整治

  “垃圾山”搬离大村小村

  “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人居环境事关群众生活,‘垃圾山’必须彻底清除……”

  今年年初,永固乡党委、乡政府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会议,各村存在多年的“垃圾山”“垃圾沟”“垃圾瀑”“垃圾堆”再次被提及,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永固乡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以“零容忍”的态度,清除垃圾顽疾。

  “垃圾山上垃圾堆,东也飞来西也飞”“风一吹来呼呼呼,原来是个垃圾瀑”“一沟一山一条瀑,常年飘着塑料布”…… 曾经,经年累月的垃圾堆成了山,日复一日地乱扔填满了沟。夏天蚊虫飞舞,冬天垃圾乱飘。时间久了,不少村里流传出这样的顺口溜,众多村民一边无奈地叹息,一边又在叹息中将垃圾扔向垃圾堆。

  经过广泛动员,各村“两委”干部积极行动,用5天时间,动用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清理了19座(条)成年“垃圾山”“垃圾沟”,赢得了群众的拍手称赞。

  “好多都是陈年的垃圾堆,气味特别难闻,而且还有细菌,有工人不注意用手去扒拉,结果手上起皮、发痒,甚至皮肤出现溃烂……”

  结合垃圾清运工作中的情况,永固乡党委、乡政府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安全宣传,并采取防护措施,积极清理陈年垃圾。同时,向村民广泛宣传,垃圾肆意堆放对群众生活、地下水等危害不小,所以要人人爱护环境。

  “为了强化监督,营造人人讲卫生的良好氛围,我们村在垃圾取缔点、垃圾收集点、村里的主要街巷等地安装了25处监控,可随时查找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并对其进行教育。”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平生表示,“通过安装监控、开展宣传教育等各项措施的有力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

  关注环境不松懈,垃圾整治不间断。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取缔整治陈年垃圾山、垃圾点32处,清理卫生死角260余处,清运积存垃圾1000余吨,向垃圾转运站转运垃圾600余车390余吨,村内大街小巷、村庄主干道、河道沿线基本实现无暴露垃圾。同时,该乡不断完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加大监控范围,确保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开展。

  规范管理

  新模式助推环境提升

  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

  6月12日,永固乡举行“垃圾不落地”公司化运行暨新车交付仪式。15辆新能源保洁车同时投入使用,立体式、无死角、全天候、保姆式卫生保洁体系正式运行。

  交付仪式上,各村“两委”主干代表与襄汾县永固乡南董村劳务服务公司签订环卫保洁合作协议,劳务公司与15名专业清运员签订用工协议,构建起权责明晰的垃圾收运网格体系。

  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永固乡向各村村民发出《垃圾不落地告知书》,并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活动,通过“垃圾咋扔?记住两点:别乱扔,别混着扔!”“啥时候扔?有人专门来拉!”“有问题找谁反映?”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村民垃圾处理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让爱护环境的系列行动入脑入心。

  此次购买的新能源保洁车,具有密闭性强、操控灵活、低碳环保等特点,凭借小巧灵活的车身设计,能够自如穿梭于狭窄巷道,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垃圾清运车辆难以深入老旧街巷、垃圾收运存在盲区的问题。同时,车辆配备智能定位与调度系统,可实现垃圾点位实时监控与高效调配,大大缩短垃圾滞留时间,从源头上解决因清运不及时导致随地丢弃垃圾的现象,显著增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的承载力和覆盖率。

  公司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与硬件赋能,全乡形成了“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了农村垃圾治理难题。在运行过程中,永固乡持续深化环境治理,完善长效机制,以精细化管理提升乡村风貌与居民生活品质,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襄汾县永固乡南董村劳务服务公司负责人石根弟表示,公司化运行过程中,他们以专业保洁为标尺,结合实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后勤保障,加大监督力度,利用科技支撑,通过安装摄像头、无人机巡查等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实现“乱倒即报警”,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确保垃圾清运高效运转。

  美化环境

  好生态打造永固新貌

  树木高低参差,绿篱映带左右。走进永固乡,主干道上的各类树木生长茂盛,绿篱红花溢满花香。这些变化得益于2024年9月开展的“秋冬季绿化造林植绿护绿专项行动”。

  永固乡地处襄汾县西南部,东隔汾河与曲沃相望,南与侯马市、新绛县接壤,汾永线、襄侯线穿境而过。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路域生态环境,永固乡结合辖内实际,对汾永线、襄侯线道路两侧进行植绿护绿。

  “原来汾永线、襄侯线道路两侧部分树木因生长环境不佳或病虫害侵袭等原因,出现死亡、缺失等现象,严重影响乡镇形象。”永固乡乡长崔毅华介绍,“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决定对原来树木进行砍伐,在解决春天柳絮纷飞问题的同时,结合高、中、低方位要求,制定了美观大方、绿化美化效果好的栽植方案。”

  经过沿线六村村“两委”的积极调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使植绿护绿工作在和谐有序中顺利开展。砍伐过程中,永固乡聘用专业队伍按照预定砍伐顺序和方式进行操作。砍伐结束后,各村村“两委”组织人员对林带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现场无残留树枝、树叶等杂物,为后期平整、绿化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近几年道路翻修造成的林带过低等问题,永固乡聘请专人对涉及路段进行实地勘测,确定覆土垫高等措施。在全路段施工过程中,永固乡沿线6个村出动土方拉运车25辆、铲车8辆、挖掘机5辆,共拉运土方5300余车,土方量达5.5万余方。同时,出动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垫层进行压实和整平,做到地面平整、美观。

  三分栽植,七分管护。为了做好植绿护绿工作,树木栽植后,永固乡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除虫等工作,确保苗木健康生长,为村民提供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全乡开展的植绿护绿活动中,其他乡村结合实际,也开展了树木修剪、栽植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随着集中清除“垃圾山”“垃圾堆”等环境整治工作及垃圾清运公司化运营的开展,农村环境更美了,村民心里也更敞亮了。

  永固乡党委书记王茂发表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努力奋斗的目标。下一步,他们将不断完善各项举措,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垃圾清运公司化运营模式,以坚定决心、有力举措、务实作风打造幸福场景,挖掘乡村特色,保护乡土文化,绘就和美画卷,让乡村成安居乐业家园。

  记者 张春茂

  图片由襄汾县永固乡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