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安全底线 抓实民生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林波、霍俊波深入一线督导调研重点工作
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督导调研当前重点工作时强调,要聚焦全县中心工作,直面问题、聚力攻坚,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抓重点、补短板、守底线,切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娟,副县长梁虎生陪同调研。
聚焦“国之大者”,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王林波、霍俊波一行深入僧念镇僧念村粮食储备库,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粮库储粮安全、库区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王林波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压实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定期对电力、消防等设施设备开展全面排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要强化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储备全流程管控,优化粮食与应急物资储备结构,推动储备管理向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水平。
紧盯民生工程,严把建设质量关。在西湖春天住宅小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王林波详细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管控等情况。他强调,小区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守安全红线,聚焦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高风险环节,全面排查隐患,严格按照建筑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让群众早日入住“安心房”。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在产业集聚区鑫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王林波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仔细查看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原材料存储管理等情况。他强调,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始终保持对风险隐患的高度警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安全设施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置演练,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行业监管部门要紧盯重点环节和领域,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全方位排查整治隐患,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最大限度防范遏制事故发生。在富海能源胜茂加油站,王林波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安全生产、消防设施配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后,他强调,加油站运营企业要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落实日常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强化员工安全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置培训,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定期检修设备,不断加强加油站经营、储存、运输等全链条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规范操作,设备安全运行。
护航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在汾西县第一中学校,王林波实地查看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操作流程后,他强调,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牵动千家万户。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持续抓好环境卫生、食品留样等各个关键环节,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坚决杜绝校园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传承弘扬国粹
文化浸润童心
汾西县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近日,汾西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在县第一小学举行。《山西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潘丽萍,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县中医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与师生共同开启中医药文化传承新篇章。
活动现场,县中医院专家带来生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讲座。同学们通过制作香囊、辨识药材等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学生王佳瑶说:“触摸药材,闻着草药香,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我将来也想当中医大夫。”
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中医药文化,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还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种子。(郭 静)
香菇种植奏响村庄“振兴曲”
村民正在管护菌棒
近日,汾西县勍香镇香菇种植基地迎来第二茬丰收。整齐排列的菌棒上,鲜嫩的香菇竞相“探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装,一派繁忙景象。“一季度能挣一万多,还能照顾家,特别知足!”村民王青燕边采菇边笑着说。
基地通过精细化管控温湿度、注水量等关键指标,实现单菌棒年产6茬至7茬、均产1斤的高效益。技术员方风侠介绍:“科学管理让香菇品质产量双提升。”
勍香镇香菇种植基地建设大棚现已完成14座,投入菌棒10万棒。目前,已产6万斤,整个采收季可产香菇15万斤,按现在市场行情,预计可收入80余万元。山西百菌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飞表示:“我们将加紧建设其余大棚。建设完成后,预计可投放88万棒菌棒,年产大约为150万斤,预计可带动当地150余人就业。”
产业兴,百姓富。勍香镇香菇种植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香菇产业正从“小规模”迈向“大集群”,未来不仅能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还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细上村的“棚”勃生机
——庭院经济结出致富“金果”的汾西实践
村民正在采摘西红柿
盛夏时节,汾西县僧念镇细上村的田野间,18座标准化春秋棚整齐排列,俨然成为一道亮眼的产业风景线。步入棚内,热浪裹挟着蔬果清香扑面而来——饱满红润的西红柿密密垂挂于藤蔓,金黄圆润的甜瓜在绿叶掩映下悄然释放甜蜜诱惑。农户们穿梭其间,摘果、分类、装筐,棚里棚外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图景。
小庭院做出大文章
细上村这抹动人的产业亮色,正是僧念镇近年来倾力打造“庭院经济”的生动实践。该村借助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独特优势,发展错峰果蔬种植,保证品质的同时大幅提高产量。村民牛建国看着采摘下的累累硕果,喜悦溢于言表:“咱这春秋棚,就赢在昼夜温差大!长出的西红柿糖分高、口感好,相比大田种植产量翻了几番!”
双轮驱动破解销路难题
细上村党支部书记牛茂民说:“过去,我们细上村的农产品销售都面临着渠道单一的问题,主要依赖零散商贩,所以价格与销量皆受掣肘,现在市商务局驻村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我们与市区各大超市及市名厨协会达成深度合作,构建起高效的‘基地直采+订单农业’新模式,帮助我们突破了优质果蔬‘酒香巷子深’的困境。”
同时,工作队还协调汾西县乡村e镇,为细上村培养本土带货主播,在线上开辟新销路,让优质果蔬乘着数字翅膀飞出田间。市商务局驻村工作队队员王乐介绍:“细上村清晨采摘的西红柿、甜瓜,依托快速通道48小时内直达超市货架。”线下直供稳根基,云端带货扩声量——双轨并进,彻底打通了西红柿从枝头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融合拓宽致富路
望着满载果蔬驶离村庄的货车,牛茂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笃定。“产业振兴,步子得踩得更实。”他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庭院经济向精细化、科学化全面升级,“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从智慧种植到多元销售,每个环节都要更加具体化、科学化,让‘庭院方寸地’真正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采写手记】
在细上村采访期间,记者深切感受到产业振兴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从传统种植到设施农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融合,细上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一深刻道理。相信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会有更多像细上村这样的村庄走上致富路。
记者 任怡星 刘临琦
青春在牛舍闪光
——新农人郭雷从城市金融白领到乡村“牛司令”
盛夏时节,汾西县团柏乡河坪村艺华农牧专业合作社的牛舍里,32岁的郭雷正在细致巡查饲料成色和肉牛生长情况。这个年轻身影,正是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反哺家乡的生动缩影。
2014年,郭雷父亲郭云亮创办合作社时仅养30头本地黄牛,刚大学毕业的郭雷选择留在城市,辗转金融、餐饮行业,“收入不错就是总感觉缺少一种归属感。”郭雷回忆过往记忆犹新。
2021年春节,回乡探亲的郭雷发现,村里柏油路直通县城,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光伏路灯照亮了家家户户的小院,在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父亲的养殖场也初具规模。在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过程中,郭雷参加了汾西返乡创业座谈会。“汾西需要你们这样的力量,需要你们这种年轻的力量。”领导的一句勉励,更加坚定了郭雷返乡创业的决心。
带着这样的念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郭雷毅然返乡,注册成立昕昕牧场。他一头扎进牧场,从饲料配比到牛舍管理全面规范,把存栏量稳稳锁定在300头,不仅解决了村里闲散劳动力务工需求,也让传统养殖场有了新模样。
郭雷还延伸产业链条,回收周边农户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既解决了养殖原料问题,又为村民增加了“额外收入”。
河坪村党支部书记郭杰说:“艺华农牧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带动了我们10户困难户增收,同时秸秆回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问及未来发展,郭雷信心满满地说:“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要把家乡的资源变成发展的优势。看着企业能带动周边的农民,我心里也是非常欣慰。”
明确攻坚重点 高效推进落实
汾西县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8日,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主持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听取部分单位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及健康跑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聚焦当前工作重点,深入梳理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下一步方向和攻坚重点,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攻坚突破,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落地见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审计反馈问题抓紧抓实。要聚焦整改清单,针对未完成整改问题,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限期清零;对需要长期推进的整改任务,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跟踪推进,确保整改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要紧盯省纪委督导组反馈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民生实事存在的短板问题,以超常规举措,倒排计划,逐一对标整改销号,以更大力度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变化。
会议强调,健康跑活动是展示城市形象、激发群众活力的重要载体。各相关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紧盯关键环节,细化落实举措,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圆满成功。要营造浓厚氛围,将文旅活动与健康跑有机融合,精心设计体验项目,展现地方文化魅力,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感受城市风采。要做好服务保障,坚持“细致入微、全程覆盖”,科学设置补给点、医疗服务站等,备足各类物资。要合理规划交通管制区域和时段,通过提前公告、现场引导等方式保障通行顺畅,同时做好活动沿线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整洁舒适的赛事环境。各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医疗救护等各项工作,确保健康跑活动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城市活力与文明形象。
讲好汾西故事 提升城市形象
多家自媒体共商健康跑赛事宣传工作
7月7日,汾西县委宣传部在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召开自媒体座谈会,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与全县自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暨绿塬汾西健步走赛事宣传工作。
据悉,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暨绿塬汾西健步走赛事将于7月19日在汾西县举行。与会自媒体代表围绕创作赛事活动流量热度视频纷纷畅所欲言,表示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优质视频,从而让更多“粉丝”了解汾西、爱上汾西。
会议要求,即将举办的健康跑赛事是展示汾西形象的重要窗口。各自媒体要充分发挥传播优势,从赛道风光、人文景观、选手风采、筹备故事等多角度切入,以新颖形式和独特视角创作优质内容,全方位提升赛事传播热度,让更多人了解汾西、爱上汾西。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内容创作中注重展现汾西特色,讲好汾西故事,共同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自媒体品牌,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贡献力量。
村口门前就业促增收 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机
辰润玩具分厂落户枣坪村
日前,汾西县辰润玩具有限公司一分厂在团柏乡枣坪村揭牌运营。该厂占地1000平方米,由村内闲置资产改造而成,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目前已吸纳36名妇女实现就近就业,预计每年可为务工家庭增收2万元。
据悉,汾西县辰润玩具有限公司一分厂,从2025年5月开始筹建,工厂推行灵活用工模式,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双兼顾。同时,该分厂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又开辟了村民增收新路径,成了汾西县产业振兴与乡村就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前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既能顾家又有稳定收入。”村民黄莉莉欣喜地说。
枣坪村党支部书记朱欢欢表示,玩具厂的成立为村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村“两委”将持续做好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马沟河大变样啦
连日来,汾西县人武部、永安镇、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开展永安镇马沟河流域环境整治工作。民兵、消防员和村民们围绕永安镇马沟河流域,分工协作,清理垃圾杂物、整理绿化带、修复排水渠。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各类垃圾30余吨,完成环境整治面积8000余平方米。
郭燕红 摄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