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一个品牌 守牢两条底线 抓好三大工程 实现四个目标
蒲县以“1234”工作法多维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蒲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创新推出“1234”工作法,全方位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该县叫响一个品牌、守牢两条底线、抓好三大工程、全力实现四大目标,以扎实举措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叫响一个品牌,即“道德银行”品牌。该县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进一步完善机构建设、健全配套制度、优化运行流程、加强分析调度。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指导做好积分发放、日常运行、“星级文明户”培养表彰,持续开展好“道德银行+”工作,打造至少两个“道德银行”示范点,真正为全市提供“蒲县经验”“蒲县智慧”和“蒲县方案”。同时,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硬件”方面,确保66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公共浴室、理发室、农家书屋等规范化建设、正常化运行,确保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重点抓好蒲城镇红道村、韩店村,黑龙关镇蒲沙凹村、刘家庄村,克城镇东辛庄村、下柳村,薛关镇略东村,乔家湾镇前进村、南峪村,太林乡蒲伊村10个农村阵地建设示范村打造工作。“软件”方面,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对村“两委”主干开展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持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6月10日,蒲县“基层党建提升年”现场观摩会在乔家湾镇举行,引导各级各部门通过现场观摩悟透基层党建大道理,解决好“为什么抓”的认识问题;从点上开花中找准突破口,解决好“抓什么”的重点问题;从典型引路中压实责任链,解决好“谁来抓”的落实问题。
守牢两条底线,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粮食安全方面,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22.3万亩;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5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68亿斤以上。防止返贫方面,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落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持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健全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落实好务工就业和一次性交通补贴等政策,下大力气提高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项收入”。
抓好三大工程。一是抓好“提质工程”,壮大农业产业。强龙头。在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县级龙头企业5个的基础上,坚持“外引内培”双向发力,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蒲县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补链条。紧扣“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逐步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短板,努力做大产业集群,推动卖“原字号”向卖“预制品”“制成品”转变。抓项目。紧盯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投向,做好项目包装储备,最大限度分好国家投融资政策的“蛋糕”;用好项目全链条贯通机制,重点推进大禹生猪一体化智慧养殖、有机果业智慧化及全产业链、高密度养鱼、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兴业态。依托蒲县特有的生态康养优势,充分挖掘蒲县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创新开发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民俗演艺、采摘垂钓等互动性强、体验感好、融合度高的乡村旅游 IP,推动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吸引更多游客来蒲县体验乡村之乐、感受乡愁乡情。大力培育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树品牌。在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认证有机食品1个、圳品3个,拥有“厚德蒲邑”区域公用品牌、“核桃”“马铃薯”地理标志基础上,持续开展优质品牌创建,扎实推进“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打造一批具有蒲县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抓好“塑形工程”,建设和美乡村。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坚持在“提标”上下功夫,推进水、电、路、气、网等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快村庄建设现代化;坚持在“均等”上下功夫,增强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衡性,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坚持在“托底”上下功夫,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抓好医保报销、慢病签约、民政兜底等政策落实,确保义务教育“有学上”、群众患病“有医靠”、农民百姓“有安居”。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巩固拓展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从主干线延伸到背街小巷、田间地头、河道沟渠、农户庭院这4个区域。三是抓好“破冰工程”,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土地二轮延包,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抓好生产托管推广工作,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扎实做好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严格管控土地用途,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盘活利用;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鼓励通过土地股份合作、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社联合、产业联盟等模式,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实现四个目标。实现“全年一产增加值增长6.5%以上,一产固投增长10%以上”目标;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四个高于’”目标,即高于全县GDP增速、高于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80%”目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省优秀等次”目标。(张 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蒲县第十九届广场文化消夏月启幕
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现场
沉浸其中
气氛热烈
舞蹈《盛世秧歌》
舞剧《一把酸枣》
乐曲《华夏风情》
歌曲《我们的新时代》
7月10日晚,蒲县蒲伊广场灯光璀璨、掌声雷动,蒲县第十九届广场文化消夏月开幕式暨党群系统党委专场演出精彩上演。
演出在灵动优美的开场舞《蒲韵飞扬》中拉开帷幕,随后《华夏风情》《团扇舞》等节目轮番登场,或展现地域特色,或传递古典韵味;男声独唱《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女声独唱《山西姑娘》则唱出了晋地女儿的飒爽与柔情;男子群舞《拳掌形意间》刚劲有力,尽显武术魅力,魔术《幻影白鸽》奇幻莫测,引得现场阵阵惊呼;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选段韵味醇厚,舞蹈《水袖与髯口》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舞美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此外,《我们的新时代》《追寻》等歌曲传递奋进力量,《盛世秧歌》《民族欢歌》等舞蹈则以热烈的氛围点燃全场,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据了解,本次广场文化消夏月将持续一个月,除文艺表演外,还将推出戏曲展演、电影展播、光影水秀等系列活动。从璀璨的舞台演出到经典的戏曲唱段,从光影流转的银幕记忆到全民参与的互动体验,无数个精彩夜晚将为盛夏注入清爽活力,让艺术的甘霖滋润百姓心灵,为广大群众带来持续的精神享受和难忘的文化记忆。(文斌 旭东/文姚云 旭东/图)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