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共赴一场“甜蜜乡韵”的夏日之约

2025-07-25 09:22: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共赴一场“甜蜜乡韵”的夏日之约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吉县2025年“爱临汾·赢未来”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开幕式暨宣传系统专场晚会侧记

县四套班子领导与演员合影留念

幸福童年快乐成长

凝聚力量砥砺奋进

吉祥吉县吉地吉品

黄河文化民族精神

美丽吉县幸福家园

苹果产业数智赋能

全程值守严谨细致

  盛夏之夜流光溢彩,壶口岸畔激情飞扬。

  七月的吉县,座座果园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是人们用勤劳的双手,谱写着丰收的序曲。当星光点亮夜空时,人们则欢聚在县城文化广场上,吉县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如期而至。

  以广场为舞台,以群众为主角。7月22日晚,县城文化广场中心舞台上灯火辉煌,音乐如溪流般漫过人群。8时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吉县2025年“爱临汾·赢未来”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开幕式暨宣传系统专场晚会拉开帷幕。

  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文化强县建设,把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打造成吉县文化惠民活动的品牌,更成为连接党群、干群的精神纽带。

  唱响咱的新生活

  7月22日晚,夜色轻启,黄河边特有的清凉气息沁人心脾。县城文化广场中心舞台上灯火辉煌,音乐如溪流般漫过人群。8时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吉县2025年“爱临汾·赢未来”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开幕式暨宣传系统专场晚会拉开帷幕。

  民乐组合《大河新潮》一登场,便让人眼前一亮。二胡、竹笛等传统乐器在年轻演奏者手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时而如黄河流水潺潺,时而如时代浪潮奔涌。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片段巧妙融入其中时,现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老乐器与新旋律的碰撞,奏响了属于吉县的“新潮”之声。

  刚刚大学毕业的郭薇作为本次活动主持人,她激动地分享:“离家多年,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吉县的新变化。今晚站在这里主持,听着台下熟悉的乡音,看着节目呈现的苹果丰收、黄河奔腾,特别自豪。”

  郭薇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许多人心中的“乡愁”。这位从外地归来的游子,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眷恋。她指着舞台背景屏上的吉县风光——壶口瀑布的磅礴、苹果园的青翠、县城街道的整洁,一一细数着:“这些年家乡不仅景更美了,文化味儿也越来越浓。以前总觉得乡愁是模糊的,现在才明白,它就是眼前这一张张笑脸,是节目里唱出的家乡事,是骨子里那份对这片土地的牵挂。”

  现场,本次晚会的总导演李瑛一边擦拭额角的汗珠一边告诉记者:“我们坚持一个原则:要让本地人看得懂、有共鸣,让外地人能感受到吉县的魂。”她指着舞台上滚动的背景画面说:“你看这些镜头,都是吉县的实景,壶口的浪花、果园的晨雾、整洁的村容村貌,就是要让观众在节目里看见自己的生活。”

  情景剧《遇见吉县·苹果红了》更是触动了许多人的记忆。节目展现了吉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科技赋能”,从传统种植到电商销售,从本地小有名气到走向全国市场。当舞台上出现果农们通过直播带货将苹果销往全国各地的场景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位从事苹果种植的农户激动地说:“这节目演的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以前种苹果靠经验,现在靠技术,县里请专家指导,还有电商帮忙卖,咱的苹果真的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了!”吉县苹果作为富民支柱产业,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家乡的一张闪亮名片。

  由吉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文化盛会,像一颗投入夏夜的石子,在吉县人的心头漾开了层层涟漪。

  千家万户沐新风

  这场晚会的精彩,在于它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既展现了吉县的特色文化,又勾勒出时代发展的新风貌。

  舞蹈《黄河之脊》则用肢体语言诠释了黄河的魂魄。演员们身着象征黄土与浪花的服饰,以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黄河的磅礴气势。当“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通过舞蹈呈现,台下观众仿佛置身壶口岸边,感受着源自黄河血脉的澎湃激情。今年76岁的老人葛夏莲看得格外入神,她告诉身边的年轻人:“咱吉县人是喝黄河水长大的,这舞蹈跳的就是咱的根啊!”

  小品《寿宴风波》则贴近生活,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悟文明新风。节目讲述了一个关于寿宴操办的故事:老人想大办寿宴,儿女却坚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用简单而温馨的方式庆祝,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风波”。最终,老人在村干部的劝说下理解了移风易俗的意义,明白了“孝不在排场,在于真心”。这个紧扣当下热点的小品,生动反映了吉县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深化移风易俗后,文明乡风带来的新气象。台下笑声阵阵,掌声不断,有观众说:“这演的就是咱村里的事,现在谁家办事都简单多了,省钱又省心,风气确实变好了!”

  表演唱《吉县美滴很》则是一场“沉浸式”的家乡之旅。演员们用朗朗上口的歌词、活泼欢快的曲调,将吉县的美景与风情一一呈现:“壶口瀑布挂前川,苹果红透半边天,窑洞门前晒秋忙,黄河岸边歌声甜……”舞台背景伴随着歌词切换出壶口瀑布、人祖山、苹果园、古村落等画面,观众仿佛跟着旋律游览了吉县的山山水水。

  此外,情景歌舞《枕着光的她》讲述了基层工作者奉献的故事,温柔而有力量;少儿舞蹈《茉莉花开》展现了吉县少年儿童的朝气与活力,舞姿轻盈如茉莉绽放;板胡独奏《吉州新歌》则用悠扬的旋律描绘了吉县的新变化,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每个节目结束,台下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昂扬向上新风貌

  舞蹈《送你一朵小红花》点燃了现场的热情。身着亮色舞衣的小演员们如夏夜绽放的花朵,用灵动的舞姿传递着温暖与喜悦。

  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持续升温,而在聚光灯照不到的角落,还有一群人为这场盛宴默默守护。从灯光的明暗调控到音响的高低起伏,每一个细节的流畅呈现,都离不开稳定电力的支撑。

  “为了这台晚会的电力保障,我们提前一周就开始‘备战’了。”国网吉县供电公司保电负责人王磊说。晚会现场,舞台侧方的应急电源车随时待命,6名保电人员正穿梭在设备间,用红外测温仪监测线路温度。“晚会当天,1台应急电源车接入主会场配电系统,专门保障舞台灯光、音响等核心设备;1台抢修车满载工具待命,确保突发状况能在5分钟内响应。”王磊指着后台的供电设备说,“从彩排到演出,我们全程值守,就是要让每一盏灯都亮得安稳,每一段音乐都播得顺畅。”

  此外,国网吉县供电公司聚焦文化广场周边的920新城线,组织巡检人员开展全链条排查,对线路杆塔、导线接头、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实施“拉网式”检查,逐点监测设备温度、绝缘状态,最终精准消除了2处隐患。正是这份细致,让舞台上的光影流转、旋律起伏始终稳定如常。

  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们同样早早投入保障工作。晚会前三天,他们就对会场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气线路开展全面检查,指导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演出期间,3名指战员携带灭火装备在会场内外定点值守,随时监控现场安全状况,确保一旦出现火情或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同时,身着统一马甲的志愿者们则分布在入口引导、秩序维护、物资分发等岗位,他们耐心解答疑问,协助观众找到座位,用热情服务让这场盛会更显温馨。

  “这场晚会我们筹备了三个多月,光节目就改了十几版。”李瑛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已二十余年。从最初在乡镇文化站组织秧歌队,到如今策划全县性的大型晚会,她见证了吉县群众文化活动从“零散化”到“品牌化”的蜕变。

  夜色渐深,晚会在大合唱《奋进新时代》的激昂旋律中落下帷幕。但观众们却迟迟不愿离去,大家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才的节目,孩子们还在舞台旁模仿着演员的动作……

  晚风拂过广场,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人们心中的温暖与激情。吉县群众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不仅仅是一场场晚会,更是吉县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让人们看到,吉县不仅有黄河的豪迈、苹果的香甜,更有日益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武秀娟介绍:“这次活动我们特别注重‘群众参与’和‘本土特色’。无论是原创的表演唱、情景剧,还是民乐、舞蹈,都融入了黄河文化、苹果元素、乡村新风等吉县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群众不仅是观众,更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她还透露,接下来一个月里,消夏月活动还将推出职工歌唱比赛、“好基地讲好故事”分享会以及各乡镇专场等12场文艺活动,“每场都有新亮点,就是要让群众整个夏天都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记者 郭媛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