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塬汾西欢乐跑鸣枪开赛
鸣枪发令 付燕保 赵雪 摄
7月19日1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2025年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启动仪式暨绿塬汾西欢乐跑在汾西县师家沟景区正式开赛。来自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全国10个省份的1200名选手参赛。山西省体育局全民健身处三级调研员白晓强,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红云等领导嘉宾出席2025年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启动仪式,并为赛事鸣枪发令。
本次赛事以“乡野逐梦 山河晋揽”为主题,是2025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项目。赛事分为700人规模的欢乐跑和500人规模的健步走两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张金发以44分32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众男子组冠军,王巧霞以50分27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众女子组冠军,白玮琦以45分05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学生男子组冠军,程晓霞以56分13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学生女子组冠军。
本次赛道起点师家沟景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夏第一民宅”之称。参赛者从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拥有31个院落的古建筑群出发,向西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汾许线前行。随后进入马沟河产业路,至晨曦南路,经县城西大街,最终抵达凤凰公园。赛事路线设计独具匠心,跑者穿行于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景观之间,切身感受汾西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
据悉,在赛事保障方面,汾西县投入充足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赛道沿线设置了多个补给点和医疗站,百余名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公安、交警、医疗等部门通力合作,保障了赛事安全有序进行。同时在赛道沿线设置了农特产品展销区、非遗展示点和乡村旅游宣传点,巧妙地将体育竞技与乡村特色有机结合,参赛者和观众在感受运动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汾西独特的风土人情。
激情村跑燃动盛夏:奔跑在千年古邑的山水画卷中
——绿塬汾西欢乐跑侧记
准备启程
中途发力
激情冲刺
盛夏七月,一条串联古建筑与产业带的赛道上,1200名参赛者奔跑在汾西县的绿水青山间,用脚步丈量乡村蝶变之美。
7月19日1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2025年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启动仪式暨绿塬汾西欢乐跑在汾西县师家沟景区正式开赛。来自河北、河南、甘肃、宁夏等全国10个省份的1200名参赛选手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汾许线向西奔去。
一场村跑,点燃一座山乡小城的热情和活力。
这是一场逐梦乡野的酣畅之旅
本次赛事以“乡野逐梦 山河晋揽”为主题,是2025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项目。赛事分为700人规模的欢乐跑和500人规模的健步走两个项目。旨在以乡村体育活动为窗口,生动呈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火热图景,鲜活展现新时代农民的昂扬精神风貌,奏响“体育+农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参赛者出发不久,一场甘霖悄然而至,尽管雨天给活动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也让多日高温炙烤下的旱情终于得以缓解。
参赛者从有“华夏第一民宅”之称的师家沟景区出发,向西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汾许线前行,随后进入马沟河产业路,至晨曦南路,经县城西大街,最终抵达凤凰公园。赛事路线设计独具匠心,跑者穿行于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景观之间,更加能切身感受到汾西县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
42岁的郝艳兵是汾西跑团一员,开跑前,他兴奋地与来自不同地方的跑者合影留念,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这种大型比赛活动很激动。”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郝艳兵迫切地想要把家乡介绍给外地来的朋友。
57岁的冯文印以团长身份,带领31名永和跑团队员来汾西参加比赛,“对我们跑者来说,体验不同的赛道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当地还组织我们参观了师家沟景区,果真名不虚传,很有特色。”从2013年至今,冯文印在全国各地参加过百余次全马活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选手。
来自石家庄的程晓霞分别获得了大学生组女子第一名和大众组女子第三名的成绩,“今天的赛道很有挑战性,一路上坡,赛道很漂亮,沿途能看到跟我的家乡非常不一样的风景,期待有机会再来。”
经过激烈角逐,张金发以44分32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众男子组冠军,王巧霞以50分27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众女子组冠军,白玮琦以45分05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学生男子组冠军,程晓霞以56分13秒的成绩夺得欢乐跑大学生女子组冠军。
这是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欢迎四方宾客的诚意之举
“刚跑到终点,立即有志愿者给我递来了暖暖的红糖水,还贴心地帮我更换湿衣服,赛道沿线有很多人给我们加油鼓劲,下雨也挡不住汾西人的热情。”赛后,61岁的尧都区跑者冯秀菊止不住向记者夸赞。
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汾西县投入了充足的资源。赛道沿线设置了多个补给点和医疗站,百余名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公安、交警、医疗等部门通力合作,保障了赛事安全有序进行。
“您的水杯已加满,祝您跑出好成绩。”在师家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门口,16岁的高一学生王帅程守着补给台,为过往参赛者提供水补给。“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我很自豪,这种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父母特别支持我。”
同时,在赛道沿线还设置了农特产品展销区、非遗展示点和乡村旅游宣传点,巧妙地将体育竞技与乡村特色有机结合,参赛者和观众在感受运动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汾西独特的风土人情。
对竹镇的展区设在县城西大街政府路,展台上最吸引人的当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花馍面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贾润英制作的600个造型别致的花馍,这些花馍是为赛事准备的特色补给,带着当地乡土风味和汾西人民的满满心意,让参赛选手在运动中感受汾西的传统美食文化。
“这个哪吒造型我以为是个玩偶,还有那么多颜色鲜艳的寿桃、元宝、小动物,原来都是可以食用的,没有添加剂上色,口感也很筋道,真是心灵手巧呀。”54岁的跑者李素琴品尝后由衷地称赞。
和平镇的拉拉队队员青春靓丽,富有朝气,她们活力四射的表演与赛道上选手们拼搏向前的坚韧意志相得益彰。
汾西县教育体育局则在终点站的小舞台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助力村跑圆满举行。
……
赛事期间,汾西县同步举办了摇滚音乐节、乡村音乐会、民俗展演等文化活动,展现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一场体育赛事成为展示汾西乡村振兴成果的魅力窗口。
这是一次以赛事为媒,探索体育+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之路
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部,吕梁山南麓,因地处汾河以西,故名汾西。汾西北齐置县,距今1400年历史,有“千年古邑”之美称。这里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地灯、秧歌等民间艺术和剪纸、面塑等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威风锣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
师家沟清代民居作为赛事起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给参赛者留下深刻印象,活动期间当地通过为参赛者提供免门票等优惠活动,景区讲解员义务上岗,为参赛者提供舒适的旅游观光服务,借此机会把“华夏第一民宅”推介出去。
“师家沟景区不仅有错落有致的庭院,还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非常值得一看,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感觉当地把景区保护得很好,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非常值得再来。”跑者赵金平感慨。
本次赛事路线途经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汾西至霍州市许村段,是汾西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公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串联文化脉络,打造“主体、慢行、景观、服务、信息”五大系统。在汾西境内沿线打造马沟生态区、井沟城市休闲观光区,同时串联起段村红色教育基地和师家沟清代民居。这条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汾西县内的历史文化景点与霍州市许村古建筑连成一片,精心打造了独具黄土高原生态特色的路景相融、路业相通的一站式旅游环线。它不仅缩短了汾西县城到108国道的距离,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更成为一条带动沿线村庄发展的“希望路、致富路、幸福路”。
近年来,汾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千年古邑 绿塬汾西”品牌,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师家沟清代民居窑洞文化,积极招引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业态,建立与周边景区联动机制,增强景区圈粉能力,擦亮“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汾许线、北掌水库—赵村梨园线,串联17处文保单位和景点,推出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打造风情小镇、特色村落、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文旅商创新融合发展。同时全力推进特色农业,建设马沟河流域香菇种植等8个香菇基地项目,高标准建设300万棒香菇制棒基地。提质改造玉露香梨园区配套设施,目前全县种植玉露香梨树面积1.7万余亩,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和展示“绿塬汾西”的靓丽名片。还积极打造了段村、人和巷、太阳山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之路。
记者 李卫红/文 尹娜 郭海琪/图
文图除署名外由汾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