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经济开发区:打造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新高地

2025-08-15 09:59: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

打造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新高地

“光影临汾·中国精品微短剧之夜”在临汾举行,活动中央视频(临汾)精品微短剧共创点揭牌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百部微短剧计划”启动现场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审片中心

腾讯视频精品微短剧基地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荣获“首届微视听文艺盛典·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为四座特色拍摄基地授牌

临汾荣获“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年度微短剧上镜城市”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外景

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文创展览区

微短剧拍摄现场

临汾经济开发区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我市深度把握“促进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发展的重大契机,前瞻性布局微短剧领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建成运营,构筑起微短剧全产业链,全面加快“微短剧之城”建设步伐,打造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新高地,有力推动了临汾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零起步

  “临汾速度”助力微短剧“狂飙”

  微短剧作为新兴网络文化形态迅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2024年9月,在临汾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汾经济开发区仅用时90天就建成了核心功能区1.6万平方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并于12月正式投入运营。

  基地建成了,微短剧产业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呢?在临汾经济开发区招商小分队前往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实地考察后,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明确指出:“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微短剧之城’决策部署,吃透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拥抱新业态,快速构筑起一站式、全链条的微短剧产业生态体系,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吸引微短剧企业入驻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汾经济开发区区属国企山西昭新科技发展公司作为“基地管家”,全面肩负起基地日常管理运营的重任。“企业要落户,第一件事情就是注册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我们有专人负责领办或代办,只需要一个工作日就能办好工商注册、刻印公章、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业务,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无需企业东奔西走。”山西昭新公司总经理李臻表示,作为基地的“管家”,基地运营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微短剧剧本内容审查、开机仪式策划、群演招募、协调拍摄场景、对接吃住行和服化道的“一条龙”服务,营造开放、包容、创新、共赢的产业生态,让企业放心入驻、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不仅如此,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还会根据入驻企业意愿,提供装修好的办公场所,企业只需“拎包入住”即可快速展开日常工作。

  为了服务好落户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的企业,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领导几乎每天都会来基地上门服务,了解入驻企业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们依旧在基地与各企业负责人长谈,掌握微短剧拍摄进度,协调解决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场地、人员等问题,确保剧组第二天的拍摄顺利进行。像这样政企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夜沙龙”活动,常常要进行到凌晨一两点钟,临汾经济开发区“当日事当日毕”的工作作风大大提高了微短剧拍摄效率,令企业家们深受感动。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贴心务实的企业服务让入驻基地的影视企业发展异常顺利,截至今年8月上旬,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一共拍摄了103部微短剧,基地也持续完善了从创作、拍摄、制作、审批、发行、交易、投资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基地凭借优异的表现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上斩获“金鹏指数”微短剧新质榜荣誉,入选“2024年中国微短剧基地排行TOP10”,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地;在首届微视听文艺盛典上,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临汾也在“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上荣获“年度微短剧上镜城市”,得到业界高度认可。

  筑巢引凤 “造梦工厂”带动微短剧“井喷”

  “所有工作人员就位,这场戏群演先出场进行背景铺垫,之后男女主角再登场,要注意走位和眼神交流!”导演扯着嗓子在微短剧拍摄片场指挥,工作人员听令而动。这样的拍摄场面,经常会在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轮番上演。

  从“霸总”办公室到大平层,从派出所到法院,从医院到实验室……这些火爆网络的微短剧标志性场景,如今在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都能看到,剧组在这里拍戏时无需辗转奔波,在基地内即可快速切换多个场景,高效完成拍摄工作。

  微短剧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拍摄场地,目前随着入驻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的企业数量达到58家,各剧组对拍摄场地的需求更大了,经常面临多个剧组同时开机拍摄的情况,偶尔还会出现多个剧组抢一个拍摄场地的情况,原有的拍摄场地顿时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更好地满足剧组在临汾取景拍摄的需求,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系统性投资建设高频拍摄场景,通过对临汾市区金域王府售楼部、三星凤凰府售楼部、涝洰河国学馆等实施升级改造,将这些闲置场地或者低效利用空间改造成微短剧高频拍摄场景。创新商业合作模式,构建多元商业化运营体系,与酒店、样板间、商场等符合现代都市生活场景的各类场地达成战略合作,把这些场所变成微短剧的天然摄影棚。坚持“城市即片场”,推进场景深化融合,增加贡院街、财神楼、古城墙等临汾市区地标拍摄场景,深度挖掘并系统整合全市旅游景点、人文古迹、传统古村落等资源,精心打造覆盖全域的特色拍摄场景群。

  与此同时,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先后为春秋晋国影视城、王府井、嗨嘟、乾镜、半岛四季、陶唐会馆、广誉远博物馆、霍州署、冯南垣等九大特色拍摄基地授牌,打造标志性影视拍摄名片。其中春秋晋国城影视基地占地800亩,拥有古装、年代、现当代等各类影视拍摄场景;霍州署衙作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为拍摄古装剧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陶唐会馆与广誉远博物馆依托中式古建筑与中医药文化底蕴,成为古装及文化传承类微短剧的天然影棚。目前,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域、资源共享的400余个场景资源库,可以全方位满足各类微短剧剧组的拍摄需求。

  微短剧拍摄周期短,拍一部剧仅需7天左右,拍摄期间演员、群演乃至吃住行等一系列费用都是按天计算,对于分秒必争的剧组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临汾经济开发区四月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曹禄洋直言:“在临汾拍剧,大部分拍摄场地都是基地免费提供或协调的,仅此一项就给我们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微短剧拍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凭借专业高效的运营模式,截至8月上旬,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累计完成微短剧拍摄103部,直接投资超亿元,创造利税超千万元,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三产”消费超千万元,剧本创作、市场推广、设备租赁、后期编辑制作等关联产业实现产值超亿元。

  临汾出品 “头部企业”赋予微短剧“晋韵”

  截至8月上旬,已经有58家微短剧及相关企业选择入驻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这些企业中有哪些佼佼者?记者来到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一探究竟。

  重庆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国内微短剧行业当之无愧的“内容巨擘”,2024年由其主导的四月联盟以总票房14亿元的亮眼成绩,位列全国微短剧制作商第一名。

  四月联盟的曹禄洋是地地道道的临汾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带领招商小分队,主动开展多轮对接,积极协调场地、配套与政策支持。在真情招商、亲情招商攻势下,很快与四月联盟成功签约,并于今年2月8日成立临汾经济开发区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落户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

  企业落地后,临开四月文化展现出极强的执行效率与专业能力,在半年时间里就高效地拍出63部微短剧,其中不乏《云渺3:镇魔世家》《掌中万物》等爆款作品,在全网的总播放量、总话题量也屡创新高。临开四月文化总经理曹禄洋坦言:“临汾用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贴心务实的企业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将持续深耕临汾,以每月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速度持续发力,用新潮的短剧表现形式把家乡的好故事、好风光、好人文推荐出去。”

  浙江亮光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影视作品创作与发行的影视公司,其打造的品牌定制微短剧《以爱为刃》,由香港知名演员李彩桦、翁虹联袂演出,开拍当日即冲上微博热搜双榜第一,播出后更是为品牌带来了非常亮眼的销售数据。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群体的微短剧《记忆消失前》,成功入围新加坡狮城国际电影节两项提名。

  2024年7月29日,浙江亮光文化在临汾经济开发区投资成立了临汾亮光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扎根临汾发展后,临汾亮光文化聚焦于临汾各地的独特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把乡村振兴与短剧剧情有机结合起来,量身定制专属短剧作品。该公司精心打造的精品微短剧《云丘密友机械心》,将当地特色的山水、人文与民俗文化融入剧本故事里,不仅提高可看性,也让观众透过作品领略到晋南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该公司拍摄的临汾首部文旅精品微短剧《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融入了临汾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文旅特色,观众能够跟随主角视角,走遍丁村遗址、尧庙、壶口瀑布、曲沃晋国博物馆等景点。

  随着越来越多像重庆四月文化、浙江亮光文化这样的大公司选择扎根临汾,一部部刻有“临汾烙印”和满含“山西韵味”的微短剧也走上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截至8月上旬,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共有56部作品上线播出,全网播放热度已突破30亿次,展现出强劲的内容生产力与平台影响力,也让“临汾出品”在全国短剧圈打开了知名度。(高鹏飞 王德政

统筹策划 王德政

  图片 闫锐鹏 王德政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