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生命防线 建设健康洪洞
——洪洞实现山西首个县域“心电一张网”全覆盖建设纪实
专家查看区域远程心电信息智慧平台
数据员监测车辆运行
村医准备为村民做心电图
专家为患者做康复检查
325个行政村,村村铺设胸痛救治网点,实现人人免费检查,数据实时上传,专家在线诊断;120调度指挥中心,24小时专人值守,急救车辆随时出动,抢救大夫提前就位;每逢周末,5名国家一流心内科专家组成的“星期天医生”团队,从北京、上海等地飞往洪洞,医患者疾病,带跟班医生,救治水平全面提升……
从今年3月初县委、县政府的公开承诺,到如今在全省率先实现的县域心电一张网全覆盖,抢救了一个个患者的垂危生命,赢得了一声声群众的由衷赞叹。在“心电一张网”建设中,洪洞县投资400余万元,成立县域心电诊断中心,购买专业设备,培训专业队伍,打通县域急救“起跑第一公里”,树立了群众称赞的“健康洪洞”样板。
民生实事 织密“生命守护网”
8月13日,走进洪洞县人民医院120指挥中心,数据员闫跃华正手拿对讲机,在车辆运行监测平台前进行远程监测。监测平台的视频中,一辆120救护车正载着患者赶往医院,闫跃华根据随行护士和大夫提出的要求,对下一步入院工作进行安排,争分夺秒争取抢救时间。
“我们中心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数据员、120话务员等随时待命,提前做好预警、出诊、接诊等工作。”闫跃华表示,“把患者接上车后,紧盯车辆运行监测平台上的视频,并根据需求做好各类对接及应急等工作,确保‘心电一张网’的运行通畅。”
在闫跃华手机中,有一个由“星期天医生”、洪洞县人员医院专家、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各村村医等组成的“洪洞县心电一张网工作群”,各村及卫生院利用便携式12导联可穿戴心电记录仪对群众进行免费检查后,记录仪自动生成心电报告并上传群内,县级心电图诊断专家根据记录仪显示的报告内容进行在线诊断,并根据实际情况给患者合理建议,需要急救的患者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120救护车和大夫及护士进行急救。
今年3月,洪洞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再抓好10件民生实事,“在325个行政村铺设胸痛救治网点,打通县域急救‘起跑第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心电一张网全覆盖”即为其中之一。
从那时起,紧锣密鼓建设“心电一张网”的工作,在洪洞全面展开。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洪洞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健康洪洞”发展战略,组织专家考察学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并投入专项资金,为全县所有行政村卫生室配备了便携式12导联可穿戴心电记录仪,实现村级诊疗设备全覆盖。
在洪洞县人民医院县域心电诊断中心内,一张囊括洪洞县各村的“心电一张网”实时数据图映入眼球,左侧为数据统计量,实时上传量、8月心电上传趋势、基层诊所上传排名以及院内科室诊断心电排名全部清晰展示,右侧实时更新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心电图来源以及患者所做的心电图。与此同时,诊断中心内的值班医生正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分析着上传的心电图。
在“心电一张网”建设中,洪洞县人民医院还通过整合县域心电诊断中心、120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微创血管介入中心等资源,打造“实时上传—智能分析—专家会诊”全流程闭环。遇到紧急情况,联动急救系统启动“胸痛优先”通道,真正实现“患者未到院,医生已到位”的准备。
“心电一张网”是“健康洪洞”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在高效率落实这件民生实事工作中,构建了全国首批县域胸痛中心联盟,实现了全省首批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完成了全省唯一的县域“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串联,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快速救治”的闭环管理。
专家助力 筑牢“健康防护墙”
走进老家洪洞,“心电一张网”已经悄然铺开在每一个角落,守护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如今,这张看不见的网正以技术为纽带、民心为根基、生命为使命,全力构建县域急诊急救新生态。
“在我们开展的‘心电一张网’建设中,离不开‘星期天医生’在技术上的专业指导,在这些全国一流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救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洪洞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开元介绍,“‘心电一张网’自4月份运行以来,在争取到的黄金时间里,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患者的好评。”
心肌梗死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直接威胁生命的危重疾病,患者一旦错过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窗口,心肌坏死范围将迅速扩大,致死、致残风险显著增加。为了切实做好“心电一张网”建设,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名誉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方唯一教授倾力指导“心电一张网”全覆盖建设,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安贞医院首席专家吕树铮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副主任医师苑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梁斌、副主任医师曹慧丽等国家级、省级心内科领域的“星期天医生”在技术上给予强力支持。
在洪洞县人民医院二楼,有一块硕大的“星期天医生”版面,60余名医生简介、特长等信息一目了然。每逢周末到来之前,医院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坐诊专家的相关情况及信息,方便群众有针对性前来就诊。提到“星期天医生”,不少群众会由衷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2023年以来,在洪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医疗集团通过柔性引才激活医疗资源,打破传统引才限制,创新开设“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通过多渠道联络洪洞籍在外医学专家,利用周末、节假日返乡坐诊、指导,从个别专家到多科协作,从零星帮扶到61名国家级、省级专家长期入驻,并开展新技术推广和新项目建设,填补多项县域技术空白。在“星期天医生”的“传帮带”作用下,洪洞县人民医院一批医生迅速成长,成为救死扶伤前线的业务骨干。洪洞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燕宾就是其中一位。
杨燕宾是一位长治医学院毕业的80后,2015年赴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进修(冠状动脉造影术),2015年开展全省首家县级医院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018年—2019年参加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心血管介入培训,在北京安贞医院经过一年的培训,经考试合格,获得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冠心病介入资质。洪洞县开设“星期天医生”专家工作室后,他跟随吕树铮、苑飞、梁斌等专家积极学习,获得个人冠心病介入治疗资质,每年独立完成近50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百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我得到了众多‘星期天医生’的指导,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疑难问题也能通过跟班学习、远程请教等及时解决,为我在‘心电一张网’工作中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杨燕宾表示,“作为‘心电一张网’中的一份子,我深知身上责任的重大,随时待命,随叫随到,努力挽救大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为‘健康洪洞’贡献力量。”
上下联动 架起“生命救援桥”
乡村卫生室是“心电一张网”最远的一端。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和诊治水平,保障上下高效联动,洪洞县医疗集团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医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心电一张网”高效运行。
走进洪洞县大槐树镇城东村冯贤亮卫生室,门口张贴着“胸痛患者优先”的醒目标识,卫生室内还有胸痛专用床、急救一包药、心电图机等设备和物品,墙上粘贴着胸痛救治单元远程会诊流程、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等标识图,桌子上的工作门诊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他参加的心电图培训相关记录。
“这个仪器就叫便携式12导联可穿戴心电记录仪,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几分钟内就可以得到患者的心电图,而且为广大村民开展免费检查。”村医冯贤亮介绍,“免费检查打消了部分患者因为害怕花钱,轻微胸痛就忍着、严重才就医的不良习惯,为患者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在洪洞县,全县20个乡镇卫生院、325个行政村卫生室都像冯贤亮卫生室一样配备好便携式12导联可穿戴心电记录仪,广大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心电图检查。众多患者,因为“心电一张网”的便捷,让生命得到及时救治。
今年4月18日中午,洪洞县苏堡镇原上村村卫生室内,50余岁的董先生因胸憋、胸闷到村卫生室求医,村医当即使用便携式12导联可穿戴心电记录仪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14时37分,心电图检查完成,图像被立即传送到县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诊断中心。3分钟后由洪洞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一张网”应急响应迅速启动,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迅速建立远程连线,指导村医展开现场急救。村医依循指令,快速为董先生实施负荷量双抗治疗。同时,县人民医院立即启动120急救绿色通道。患者抵达医院后,直接进入导管室,闭塞的血管在20分钟内成功开通,董先生转危为安。
“心电一张网”模式在洪洞县落地以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快速转运”的协同救治体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级的诊疗服务。
“以前村医遇到胸痛患者,只能凭经验判断,风险极高。”刘开元介绍,“现在,我们联合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远程传输心电图,需要10分钟内在PC端或APP端出具心电诊断报告。医师会根据院内心电诊断标准对心电图评级(普通、预警、危急),遇到诊断为预警的心电图发送到院内心电一张网群内,并告知心内科医生(患者姓名)为预警患者,并请心内科医师后台查看该患者心电图报告,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下一步诊断流程。遇到诊断为危急的心电图会立即电话联系村医或患者告知病情,并且在院内‘心电一张网’群内同步告知心内科医生,请心内科医生重点关注并通过内线电话通知心内科值班医生。”
自今年四月实施“心电一张网”以来,洪洞县已免费为基层居民完成心电诊断2.6万余例。其中,及时发现预警患者415人,均及时转运至县级医院进行治疗。特别是发现的78例危急患者,第一时间转运至洪洞县人民医院,通过双绕行(绕行急诊、绕行CCU)进行急性PCI术,成功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生命。
洪洞县人民医院院长杨云峰表示,“‘心电一张网’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它让偏远地区的村民不再因‘距离’失去救治机会,让基层医生不再因能力不足而束手无策。下一步,将继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心电一张网’建设成效,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通过构建‘基层检查—云端诊断—院前急救—院内治疗’闭环式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县域胸痛救治体系‘洪洞样板’。”
记者 张春茂 实习生 刘怡彤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