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鼓喧天庆丰年






精彩瞬间

现场观众热情似火

▼蒲剧表演▲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场源自泥土、情系乡愁的“村歌”比赛,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与奋进的豪情;
这是一场国家级艺术家与普通农民同台的文化盛宴,饱含时代气息、独具乡土韵味;
这更是一次“农民当主角,乡村做舞台”的欢庆,汇聚起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这就是“放歌乡村振兴 凝聚奋进力量”2025蒲县村歌大赛。大赛启动以来,全县八个乡镇广泛动员、踊跃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共有23支优秀代表队脱颖而出。9月22日,23支队伍用最质朴的乡音、最炽热的情感,共同烹制了一场饱含时代气息、独具乡土韵味的视听盛宴;9月23日,大赛优秀节目展演暨颁奖仪式再次点燃激情,为这场文化盛事画上圆满句号。
蒲县县委书记杨晓舟在致辞中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本次村歌大赛的选手来自乡村、素材源自‘三农’、作品聚焦振兴,巧妙融入了蒲县的农业非遗、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生动展现了蒲县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时代之变,全面唱响了农业丰收主题曲、农民幸福奋进曲、和美乡村协奏曲。”
一曲村歌记录山乡蝶变
秋夜的蒲县,天高气爽,繁星闪烁。9月22日晚,蒲伊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2025蒲县村歌大赛总决赛在此盛大举行。
没有炫目的阵容,没有浮华的包装,23支代表队带着田垄间的泥土芬芳,用原生态的乡音和炽热的情感,为家乡父老献上一场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盛宴。
气势恢宏的《锣鼓喧天庆丰年》拉开了总决赛的序幕,铿锵的鼓点瞬间点燃了全场热情。
山中乡推选的家庭组合唱《军民大生产》率先登场,演员们身着朴素的劳动服装,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和十足干劲。
“选手来自乡村、素材源自‘三农’、作品聚焦振兴”是本次大赛最鲜明的标签。舞台上,乔家湾镇带来的独唱《黄土高坡》苍劲有力,唱出了黄土地儿女的豪迈与坚韧;薛关镇带来的独唱《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悠扬婉转,道出了对家国山河的深情。
从家庭组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的温馨动人,到《庆丰收大串烧》的热烈欢腾,再到《红星闪闪》传递的红色力量,每一个节目都像一扇窗口,映射出蒲县乡村的万千气象。
太林乡带来的节目《小村微信群》尤为引人注目,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智能手机如何改变乡村生活,乡亲们在“云端”议事、分享、销售,小小的屏幕联通了内外,也联通了传统与现代。古县乡带来的家庭组合唱《蒲县,你好》则满含深情,将对家乡的眷恋融入旋律之中。这些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素材直接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切身感受,让表演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
大赛不仅是才艺的比拼,更是乡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升华。蒲城镇带来的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用熟悉的晋韵晋调描绘了表里山河的壮美;克城镇带来的节目《亲疙瘩下河洗衣裳》,则以地道的山西民歌韵味,唱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黑龙关镇的合唱《春满家园》描绘了绿水青山环绕的宜居画卷,古县乡的独唱《我是一条小河》轻柔婉转,则艺术化地呈现了当地生态发展的理念。
表演形式也极具创新性,从独唱到“演唱+情景表演”“演唱+舞蹈”“演唱+器乐演奏、朗诵”等融合形式不断涌现。观众看到了克城镇合唱《保卫黄河》时磅礴的气势与历史情景的交融,也看到了乔家湾镇合唱《中国梦 幸福梦》通过场景转换,生动讲述乡村变迁、凝聚家国梦想的叙事力量。薛关镇的合唱《山水共舞 蒲子丰登》,更是将本地特色与对丰收的礼赞、对振兴路径的思考紧密结合。
台上唱得投入,台下听得动容。现场观看比赛的居民乔俊说:“唱的就是身边的事,听着亲切,心里热乎。没想到农民的故事编成歌,也能这么感人。”
同台献艺唱响幸福生活
2025蒲县村歌大赛历经镇级海选、县级比赛、县级展演三个阶段,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影响深远。大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歌唱形式,将乡村振兴的战略成果、党的富民政策、乡村的美丽蝶变以及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巧妙地融入一个个具体的节目之中。
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大赛评委李元华深有感触地表示:“村歌大赛活动展示出了民风、民威,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9月23日晚,蒲县村歌大赛优秀节目展演暨颁奖仪式举行。晚会不仅有各村镇优秀选手的精彩展示,还邀请了十位特邀嘉宾助阵,专业艺术力量与基层草根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奉献了一场兼具时代气息与乡土韵味的视听盛宴。
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照靓组合带来的经典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唱出了黄河儿女的豪迈与坚韧,与蒲县这片黄土地的血脉紧密相连。特邀歌手李莎莎的《你看老妹美不美》,活泼俏皮,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自信与风采。蒲县蒲剧团的《群英荟萃》选段,则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舞台上绽放,引得台下阵阵喝彩。
当著名蒙古族歌手乌兰托娅献上深情款款的《感恩哈达》,当王晶、王理博用歌声串联起《万泉河水》与《我的祖国》,当歌手春雷以一曲《吉祥》为蒲县送上热烈祝福……现场气氛被一次次推向高潮。艺术家的倾情演出,不仅提升了晚会的艺术水准,更用他们的影响力,为蒲县的乡村振兴事业呐喊助威。
山西籍著名创作型民俗歌唱家、板胡演奏家张琳老师登台献艺。已是多次到访蒲县的他感慨道:“我来过蒲县很多次了,这次感觉变化很大。蒲县热情好客,民风朴实,农民朋友们在舞台上展现的风采,特别打动人。”
著名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于乃久是首次来到蒲县。他说:“这里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风土人情,比想象中更美好。蒲县的文化建设抓得非常好,每位选手在台上展现出的新农村风貌和那份真情实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当他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浑厚明亮的歌声仿佛为蒲县的绿水青山披上了一层浪漫的诗意。
李元华登场演绎了经典歌曲《北风吹 扎红头绳》和《南泥湾》,将经典艺术的魅力与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完美融合,引发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她动情地说:“又一次来到蒲县,感觉到处都是一片新面貌,整个城市很繁荣。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歌唱不仅仅是一个愉悦身心的活动,更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每一首歌都是一段历史,都是一段故事,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奋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豪情满怀开启振兴新程
歌声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力量的凝聚。乔家湾镇的情景合唱串烧《中国梦 幸福梦》,以其丰富的叙事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一举夺得大赛一等奖。节目通过场景转换,生动再现了从传统农耕的艰辛到产业兴旺的繁荣,从人居环境“脏乱差”到生态宜居“美如画”的沧桑巨变,将个人梦想融入家国情怀,描绘出百姓对幸福生活最真切的向往。
获得二等奖的薛关镇合唱《山水共舞 蒲子丰登》,节目聚焦蒲县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歌声里蕴含着“把‘收成’变‘收入’”的产业发展智慧,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这些歌写的、唱的,就是咱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台下,来自乔家湾镇的农民曹国胜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镇级海选,县级决赛,蒲县村歌大赛真正让村民站上了“C位”。它不仅仅是一次文艺竞赛,更是一场大规模、深层次的群众性文化实践活动,激活了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
从《黄土高坡》的苍凉宽广到《小村微信群》的时尚灵动,从《军民大生产》的奋斗记忆到《中国梦 幸福梦》的未来畅想,蒲县的村歌大赛用最质朴的方式,记录了乡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迁,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每一首村歌,都是一部微型的乡村志,记录着生活的变迁,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更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村歌”这一载体,蒲县将党的富民政策、乡村的美丽蝶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开来,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创造力,增强了乡村的内生凝聚力与奋进力。
大赛的奖项各有归属,但丰收的喜悦属于每一位参与者。当晚会最终在《蒲县,你好》和《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中落下帷幕时,歌声、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曲终人未散,情深入心间。著名艺术家李元华的祝福言犹在耳:“祝福蒲县的乡亲们幸福生活长长久久,好运连连。”张琳也送上诚挚的祝愿:“我真心祝福蒲县乡亲们生活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秋日的夜晚,蒲县以歌言志,以声传情,这回荡在夜色之间的嘹亮村歌,是丰收的礼赞,是奋进的号角,更是蒲县迈向美好未来的奋进序曲。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