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西县第八届农产品展销会开幕式现场

汾西村歌大赛现场

产品展示

嘉宾点赞

载歌载舞

民歌乡韵
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汾西县以“农”为媒、以“艺”为韵、以“歌”传情,接连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与村歌大赛系列活动,将田间硕果、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农业发展新成果、乡村振兴新风貌,更凝聚起全县上下共建和美乡村的磅礴力量。
农特产品展丰硕成果
9月19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和美乡村艺术赋能·写生中国万里行”汾西县第八届农产品展销会开幕式在僧念镇师家沟村举行,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宣布开幕。这场集农产品展示、文化展演、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活动,引得群众驻足围观。
开幕式上,情景剧《跟着悟空游汾西》以本地丰收故事为蓝本,用幽默质朴的表演引发观众共鸣。随后,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歌伴舞《桃花红杏花白》等节目轮番上演,将丰收节氛围烘托得更加热烈,台下观众或跟着节奏拍手,或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今年真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朋友们共享丰收喜悦,展望着更加甜蜜的新生活。
活动现场,来自汾西县7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及非遗项目集中亮相,30余种极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选购,各乡镇负责人轮番上台推介本地好物。从鲜香浓郁的香菇、软糯香甜的糯玉米,到汁水饱满的玉露香梨、醇厚纯正的农家蜂蜜,再到营养丰富的土鸡蛋、脆爽可口的西红柿等,各类农特优产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吸引大家驻足围观,纷纷前来购买。
各乡镇干部变身“品牌推荐官”,为大家卖力推荐当地优质农特产品。刘涛是佃坪乡郭家村的一名选调生,“来村里驻村,才知道这些‘土宝贝’有多实在。今天为大家带来佃品优农家蜂蜜、核桃、西瓜和红薯粉条等多种特色农产品,我们农家蜂蜜全部产自于佃坪乡的天然蜜粉源,品质纯正、醇香清甜、营养丰富。”团柏乡副乡长水宏伟细数玉露香、普罗旺斯水果番茄、黑糯玉米、榆黄菇等“王牌农产品”。僧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亚琪则动情表示:“我们镇这些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承载着浓厚的地方风味与人文记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这些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此次活动是集中展现汾西县农业新成果、乡村新风貌的重要契机。今天的丰收节上,我们精选36种优质农特产品精彩亮相,涵盖香菇、玉露香梨、木耳、蜂蜜、山核桃、段村羊汤等众多品类,每一样都独具特色、品质卓越。”汾西县副县长梁虎生说,“希望大家可以大力推介汾西农产品,助力这些‘土宝贝’拓展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汾西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产业振兴为核心,聚力发展玉露香梨、肉鸡、肉牛、香菇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出“秸秆青贮养牛-玉米配料喂鸡-剪枝制棒育菇-粪污废棒做肥”的绿色循环之路,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根基。
笔墨丹青绘乡村新韵
丰收节的热闹不仅仅有农特产品展示,更有艺术为其注入别样韵味。“和美乡村艺术赋能·写生中国万里行”走进山西·汾西古村落专题写生活动的优秀作品展也为此次丰收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来自辽宁省、河南省等全国10余个省份的70余名艺术家带着对乡土的崇敬,对艺术的热忱来到汾西,将汾西的景色都化作笔下流动的色彩与鲜活的线条。优秀作品沿展板徐徐铺陈,构成了一条流动的“汾西画廊”,生动展现了“千年古邑 绿塬汾西”的独特魅力。从师家沟清代民居的错落群落,到梨园虬枝、郭村堡古巷,再到姑射山云海与团柏乡野,画家们以多样的笔触,将汾西的古村风韵与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为丰收节现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写生中国常务副主席王根说:“全国画家来到汾西写生,感受到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一定会通过这个活动推广汾西,让汾西的农产品走到全国的家家户户,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创作,将汾西的美丽与深厚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汾西、向往汾西、来到汾西,助力汾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汾西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古建筑既有北方的雄浑,又有南方的秀美,是艺术创作的沃土。”来自河南省的特邀艺术家刘良敏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创作者的心声。
“凤城九月,我们不仅以清凉宜人迎八方宾朋,以累累硕果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更以独特风姿为写生中国增添浓墨重彩。”汾西县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王瑞说,“此刻,让大家共赴这场土地与希望的丰收之约,一同赏美景、品美食、鉴名画,探寻机遇、洽谈合作、美美与共。”
村歌大赛奏振兴强音
若说农产品展销会是“舌尖上的丰收”,那村歌大赛便是“耳畔边的欢歌”。9月19日晚,汾西县奥体中心灯火璀璨、人头攒动,“烽火忆初心 乡音颂华章”2025临汾汾西村歌大赛在此激情开唱。全县7个乡镇的22支代表队,用质朴乡音与真挚情感,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对丰收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礼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汾西,不仅是承载红色记忆的热土,更是孕育乡音乡情的沃土。这里有绵延的黄土情深,有铿锵的锣鼓回响,更有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歌声。舞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各参赛队伍卖力演唱,无论是从节目编排,还是演员的精神面貌都让人眼前一亮。团柏乡代表队的《威风锣鼓》,以磅礴气势震撼全场,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新姿,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张“金色名片”。
永安镇情景歌舞《推开这扇门》,以“一镇百院”庭院经济为蓝本,展现肉鸡产业、光伏绿电等多元发展新景;佃坪乡《走西口》民歌对唱,传递出黄土儿女的坚韧深情;僧念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合唱,汇聚干群力量,满含对党的拥护与对家乡的赤诚。和平镇《打酸枣》歌伴舞更将酸枣、肉牛产业的蓬勃发展,演绎成动人的丰收乐章。勍香镇《共筑中国梦》《歌唱祖国》大合唱,把玉露香梨、蜂蜜、土鸡蛋等特色物产的丰收喜悦,转化为对祖国的深情致敬。
团柏乡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刚唱完,台下便传来阵阵喝彩,一位年长的观众感触颇深:“看了这次村歌大赛,心里真是暖暖的。那些歌一唱起来,我就想起了年轻时候下地干活的日子。”观众郭燕芳说:“我觉得这样的比赛要多办,让更多人听见我们农村的声音,也让外面的人看看,现在的农村日子越过越好,环境美,人心齐,歌声也甜。”
演职人员中,有扎根基层的选调生付百璋,也有本土音乐爱好者庞红娟,他们都希望通过歌声传递汾西的魅力,让更多人来到临汾,喜欢汾西,爱上汾西。学生卫雨洁说:“我觉得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它不仅让大家更了解乡村文化,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作为一名学生,将来我也想把家乡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演职人员乔江说:“我能来参加咱们汾西的村歌大赛,我感觉特别骄傲也特别自豪。咱汾西近几年发展特别快,希望今后的汾西越来越好,也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著名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于乃久作为此次大赛评委,他坦言:“刚来这里就被汾西的淳朴民风与乡村巨变打动。他们不是专业歌手,却用最真诚的声音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我相信汾西以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从农产品走出大山,到文化魅力传遍全国,汾西正以丰收节为起点,把农产品的“好资源”变成群众口袋里的“好收入”,把乡村里的“老传统”酿成振兴路上的“新动能”。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与乡土情怀的土地,正以丰收为笔、以奋斗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持续绘就产业旺、文化兴、百姓富的美好图景,让每一个丰收的季节,都成为奔向更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记者 尹 娜 郭海琪
汾西村歌大赛圆满落幕
烽火忆初心,乡音颂华章。9月20日晚,2025临汾汾西村歌大赛展演暨颁奖仪式在县奥体中心盛大举行。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晚会在气势如虹的非遗表演《威风锣鼓》中拉开帷幕,铿锵鼓点瞬间点燃现场氛围。7个乡镇代表队轮番登场,用独特艺术形式讲述乡村故事。
本次“烽火忆初心,乡音颂华章”2025临汾汾西村歌大赛,永安镇大合唱《复兴的力量》《向往》获得一等奖;和平镇《打酸枣》、僧念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得二等奖;团柏乡《威风锣鼓》、僧念镇《我爱你中国》、和平镇《挂红灯》获得三等奖;勍香镇歌舞《我和我的祖国》、对竹镇男女对唱《红旗飘飘》等16个节目获得优秀奖。
仪式现场,王林波、霍俊波等县领导为获奖队代表颁奖。晚会在大合唱《歌唱祖国》中圆满落幕。本次村歌大赛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初心”教育课,用歌声凝聚人心,用文化激发动力,成为汾西传承红色血脉、提振乡村精气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实践。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