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雕琢焕新颜 净美家园入画来
——临汾经济开发区以环卫一体化赋能城市“双品质”建设

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基层调研

一线慰问

处理垃圾

岗位培训

环卫一体化项目部

自卸式垃圾压缩站

宜居家园

美丽花墙

垃圾分类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临汾经济开发区把实施环卫一体化项目作为推动城市“双品质”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常态化、精细化,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和人民生活品质,为建设美丽和谐临汾作出新贡献。
1、“一把扫帚扫到底”刷新城乡“颜值”
从纵横交错的社区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的烟火人家,从熙熙攘攘的社区公共区域到人烟稀少的废弃院落,一场全域覆盖的环卫一体化工作正在临汾经济开发区纵深推进。
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街道下辖11个社区、78717人,长期以来都是各社区出资组建清扫队,对有限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由于这些社区大多地处城乡接合部、地理位置特殊等原因,还经常面临“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社区环卫事业发展滞后,部分地方甚至出现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面子”,更是关乎民生幸福的“里子”。为了高质量推进城市“双品质”建设,2024年12月,临汾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实施滨河办事处环卫一体化项目,通过市场化运营和政府监管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彻底打破全区范围内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解决了“各扫门前雪”的问题,全面提升辖区整体环境卫生质量。
中科尚昇(山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是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市场化运营公司,负责11个社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无名小路、废弃院落、社区内居民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收运和垃圾中转站运营等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运营,该公司按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购置了纯电动垃圾清运车15辆、路面养护车2辆,并配套安装了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彻底替换了原有的燃油垃圾清运车。同时,组建了152人的保洁队伍,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次对辖区进行集中清扫。
“项目启动以来,我们通过‘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新模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环卫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庞亚明介绍,“不管是背街小巷、无名小路,还是废弃厂房、排水沟渠,只要社区范围内的垃圾和‘牛皮癣’,我们都会及时清理,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
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项目部遵循“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原则,实行“两班倒”工作制,每500米道路配置1名保洁员,并在商业街区、人流密集区增加20%人手;保洁队伍每天对背街小巷进行2次人工普扫,并动态补扫;对辖区分布的120余套四分类垃圾桶,每周进行2次高压冲洗和消毒除臭;对普通道路垃圾桶每周进行1次全面清洗;夏季每天还会对所有垃圾桶喷洒灭蝇药剂,防止滋生蚊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厨余垃圾每日中午、晚上单独收运2次;管理人员每日巡查不少于2次,并对重点区域实时监督,有效提升了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推动社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规范环卫一体化项目运行,滨河办事处制定了《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对道路清扫保洁、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评,采取明检、暗检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每日考核、每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以健全的制度落实确保工作推进到位。截至今年上半年,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全区已清运生活垃圾共1304车次、8554.1吨,处理餐厨垃圾411.26吨,处理大件垃圾20件,并对各社区墙体的“牛皮癣”小广告进行了彻底清理。
滨河办事处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景皓桐表示:“环卫一体化项目开展以来,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由突击清理向制度化治理转变,实现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作业精细化、机制长效化,彻底解决了全区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三个十小事’的积极性,形成高效协同、同频共振的格局,为城市‘双品质’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2、环卫设备“更新” 促人居环境“焕新”
粉刷一新的绿色外立面、整齐划一的车辆库房、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临汾经济开发区工业路西段,只见昔日的垃圾中转站如今已经成为环卫一体化项目部,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垃圾中转站的固有印象。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中的“环保枢纽”,承担着将垃圾从源头转运至终端处理设施的重要任务。2024年12月,临汾经济开发区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后,中科尚昇(山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对这座已经运行了10年之久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全面翻新升级。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以提升环保标准、改善作业环境、增强处理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现代化环卫设备,彻底解决原有垃圾中转站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异味大等问题,提升垃圾收转运处置效率,为营造更加洁净、优美、宜居的城乡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卫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庞亚明介绍。
垃圾中转站原有的垂直式垃圾压缩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出现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而且设备型号老旧,已经无法兼容现在的纯电动垃圾清运车。改造升级后,原有的垂直式垃圾压缩设备升级替换为翻转式垃圾压缩设备。
“翻转式垃圾压缩设备运用先进的技术,能大大压缩垃圾体积,显著提高垃圾处理效率,而且操作起来更简便,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说。
在翻新后的自卸式垃圾压缩站,记者看到一辆18吨的垃圾压缩车驶来,将封闭式车厢内收集来的生活垃圾一股脑倒入垃圾压缩站。作业过程中,智能喷雾系统定时释放除臭剂,负压除臭装置通过风机和过滤系统吸附异味气体,将臭气分子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之后排放,降低臭味扩散,解决扬尘、废气弥漫问题。工作人员还会每日定时使用环保消毒剂和除臭剂进行定时喷洒消杀,配合高频次清洁工作,使得垃圾中转站周边空气不再“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此外,垃圾清运车每日作业后,司机师傅都要及时对车身、轮胎及垃圾箱进行冲洗,清除残留污渍,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公司还建立养护台账,记录冲洗、检修及更换配件情况,保障转运效率与环境卫生。
“以前路过这里,那味儿臭得让人受不了,我都得捏着鼻子跑过去。今年再路过时,忽然发现闻不到臭味了,而且垃圾中转站也变得‘高大上’了。”附近居民陈女士谈起这里的变化连连点赞。
在环卫一体化项目部,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纯电动垃圾清运车,有的正在充电,有的正在进行清洗。重达31吨的车厢可拆卸式勾壁车,它负责每天将垃圾中转站压缩好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厂;有各种吨位的垃圾压缩车、自装卸式垃圾车,负责桶装、袋装和散装生活垃圾的收运;12吨的餐厨垃圾车用于收集运输厨余垃圾;道路养护车用于清洗城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城市“牛皮癣”等多种作业场景;这些“各具神通”的现代化新能源环卫车,都是由临汾经济开发区区内企业中科尚昇新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制造生产,许多环卫车远销伊拉克等中西亚国家。
庞亚明表示:“这些新能源环卫车性能卓越、节能高效、可靠耐用,它们在动力性能、经济成本、减污降碳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有力推动了环卫装备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为城市垃圾转运效能提升注入绿色动能。”
3、净化环境激活社区“烟火气”
仲秋时节,当第一缕晨光洒落平阳大地,保洁员穿梭于临汾经济开发区的背街小巷打扫卫生。
南孝社区保洁组组长王亲介绍:“每天早上六点开完晨会后,我们所有保洁员就开始统一行动,利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对社区69条巷子进行清扫,基本上整个白天都有人在不间断打扫,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有个好的环境、好的空气、好的心情。”临汾经济开发区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后,11个社区的448条背街小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这些无人问津的角落,如今每天都会有专人定时清扫。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着主次干道和居民小区,直接关系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高河店社区有巷道73条,是临汾经济开发区巷子最多的社区,对于巷子里环境卫生的新变化,家住高河店团结路3巷的宋女士深有感触:“以前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只扫大街,我们这种巷子根本不在清扫范围内,到处可见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有一包包装满塑料袋的垃圾堆放在巷子口,有时候好些天也没人收走,堆得像小山一样。如今,每条巷子有人打扫,垃圾也会及时运走,角角落落都变得干净了!”
临汾经济开发区共有448条背街小巷,由于这些巷道不属于市区主次干道,而且道路狭窄无法使用机械化作业,需要大量人员费时费力清扫,一直未被纳入环卫清扫范围。自从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后,临汾经济开发区科学布局,在巷子密集的区域都建设了标准化垃圾分类投放亭,放置了四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们日常投放垃圾。同时,每天都会有中科尚昇(山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保洁员来定时清扫所有背街小巷,彻底改变了垃圾围巷的局面。
“原本巷子的墙壁上被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广告,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经过整治后,这些烦人‘牛皮癣’不见了,巷子看起来清爽多了,我们居民的心情也舒畅多了。” 近日,家住北孝社区北区八巷的居民李春香高兴地说起了社区环境的新变化。
为了提升辖区整体环境卫生面貌,中科尚昇(山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发动所有环卫保洁力量,调动各种保洁车辆,对辖区的“牛皮癣”广告来了一次“大扫除”。他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448条背街小巷以及11个社区公共区域的墙体“牛皮癣”进行集中清理,通过采取撕、铲、喷、刷等方式将区域内悬挂、张贴、喷涂、刻画的各种“牛皮癣”小广告全面清除,恢复了建筑外立面整洁美观的原貌。
在城乡接合部的一些空地上,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长时间无人清理,久而久之形成了“垃圾山”,一到夏天臭味熏天、蚊虫肆虐,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为了根除这些顽疾,中科尚昇(山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调动环卫保洁力量和大型垃圾清运车辆,对辖区的“垃圾山”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同时,彻底清理南孝社区、郭家庄社区、党家楼社区等地的露天垃圾存放点,摆放四色分类垃圾桶存放垃圾;清理下樊社区被淤泥垃圾堵塞的排水沟渠,将其打造成畅通无阻的“安全渠”;北环社区玻璃厂废弃多年,时有人丢弃和堆放垃圾至此,如今这些堆积成山的陈年垃圾被清运一空;集中清扫“三不管”交界地带的垃圾堆14处,推动社区环境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
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持续开展日常环卫作业,对背街小巷、社区公共区域等进行精细化治理,全面消除卫生死角、清理各类“牛皮癣”、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大大改善了社区整体环境,提升了社区文明形象,刷新了社区的“颜值”。
在南焦堡社区北环东路,印有“中科尚昇”字样的大型洗扫车每天对道路进行作业,喷、扫、洗、冲一套标准化流程下来,蒙尘的路面很快露出干净底色。“环境卫生好了,大家更愿意出来了,社区热闹多了。”南焦堡社区居民乔新亮说,现在社区里多了份烟火气,居民们一有空就出来跳舞、锻炼、下棋或是带孩子遛弯,在这干净整洁的环境里生活舒心多了。
如今,行走在临汾经济开发区各个社区,干净整洁的街巷路面、清爽利落的立面墙壁、生动有趣的文明标语,连不起眼的角落也都干干净净,整体面貌都得到了提升,居民生活更加舒心,一幅城乡交融、美美与共的画卷正在临开大地徐徐铺展。
记者 王德政
统筹策划:王德政
图片:梁 青 史晓岩 王德政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