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微”文章 成就“大”产业
——曲沃县高质量发展微短剧产业纪实




《晋公的君团》创作团队

服装资源库




这是从0到1的破局之路:当第一条明清街区全面落成、第一个专业剧组入驻取景、第一部微短剧正式开机……曲沃县在微短剧的蓝海里划下了属于自己的航迹;
这是从1到N的裂变之路:从单独的春秋晋国城景区到遍布全县的拍摄场景清单,从单一影视拍摄到服化道全链条服务,从本土创作到与头部平台战略合作,曲沃县构建起微短剧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这是从量到质的飞跃之路:从一部部微短剧到打造《晋公的君团》等精品力作,从提供场地服务到探索AIGC前沿应用,从文化传承到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曲沃县正以创新驱动实现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曲沃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微短剧之城”的战略部署,高位谋划,决策果断,将微短剧产业纳入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以发展微短剧产业作为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经济转型、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精品微短剧制作、微短剧基地建设、微短剧生态链构建,全县微短剧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高位谋划 破局起航
作为晋文化发源地,曲沃县承载着2600年的厚重历史。《诗经·唐风》的诞生地、比秦始皇兵马俑早600余年的车马坑、360条之多的成语故事,还有元代御医许国祯、清代台湾知府卫台揆等丰富的创作素材,每一个都是可影视化的精彩故事,能够实现“一地拍千年、一景融古今”。
曲沃县明确将微短剧产业纳入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重点,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措施,积极酝酿《曲沃县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建立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具体跟进落实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产业推进中的各项问题。
曲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并与创作团队、实施部门、协调单位进行座谈,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市场活力。
曲沃县委书记吴滨强调,要紧跟市委、市政府发展布局,围绕微短剧开辟新赛道,进一步挖掘晋文化内涵,创新表现形式,对微短剧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场地协调、后勤服务等全方位保障,推动影视作品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曲沃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曲沃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惠生表示,微短剧对打造曲沃形象、提升曲沃知名度、拓展文化产业具有正向作用和深远意义,要结合曲沃实际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曲沃IP形象辨识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禀赋上立足优势,在政策上精准发力,在服务上全程护航……曲沃县聚焦企业孵化、项目投资、精品奖励、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迅速激活市场一池春水,吸引了众多影视文化企业的目光,为曲沃微短剧产业的快速起跑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曲沃县已建成300亩春秋晋国城实景拍摄基地,正在加快建设集创作、拍摄、制作为一体的“曲沃微短剧产业基地”,同步搭建“拍摄场景数据库”和“服化道资源对接平台”,微短剧产业全链条生态正在逐步完善,《晋公的君团》《蚀影密符》等一批精品力作也即将惊艳亮相。
生态构建 聚链成势
漫步于曲沃县春秋晋国城景区,浍河水库的波光潋滟与古晋建筑的雄浑厚重相映成趣,一条条古韵十足的街道两侧,戏院、酒楼、医馆、镖局、客栈等仿古建筑依次排开,无论是青砖灰瓦的建筑主体、飞檐翘角的屋脊,还是实木打造的门窗桌椅、青石铺就的地面,古香古色的历史韵味扑面而至。这里不仅是游客体验晋文化的绝佳场所,更是影视创作的天然宝库。
“我们的明清街道由专业团队设计,建造工艺遵循古制,特别是很多古建筑构件都是真正的‘老物件儿’,斗拱、青砖、瓦当、砖雕等都蕴含历史气息。”山西春秋晋国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罗介绍,明清风格街道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包括35座独立建筑,投入使用以来,电影《海边的归途》《国士无双》,微电影《祁溪举贤》《大荣风云之英雄少年》,栏目剧《你好探险家》《华夏少年梦》,成语典故《大公无私》《一食三叹》,微短剧《燃宫》《皇子入赘到我家》《锦衣卫》等20余部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拍摄,基地在影视圈的口碑和热度越来越好,被山西省广播电视局评定为“山西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示范基地”。
为了让剧组更好地了解曲沃,曲沃县融媒体中心深度挖掘本地资源,系统梳理了县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特色建筑、自然风光、现代城市景观等,形成了详尽的“可拍摄场景清单”,正在创新开发“曲沃微短剧拍摄场景数据库”小程序,上线后,各剧组只需动动手指,便能实现线上选景、预约,极大提升前期筹备效率。
依托春秋晋国城影视基地,曲沃县打造“服化道”全链条服务生态,以培育本地化供应链为主,鼓励本地服装、道具制作、美术设计、化妆造型等团队或工作室入驻基地或与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服化道共享资源库”,为剧组提供便捷高效的采购租赁服务,同时探索建立线上“曲沃服化道资源对接平台”,更好地服务微短剧创作,实现资源高效流通和复用。
在“可拍摄场景清单”“服化道共享资源库”基础上,曲沃县建立拍摄协调保障机制,明确流程、责任到人,进一步优化拍摄期间的协调、服务和保障工作,致力于提升每一个剧组的满意度。同时,深化与腾讯视频、央视频、芒果TV等平台合作,拓展海外发行,拓宽播出渠道和收益来源。目前,每周都有剧组在曲沃取景。
“我们希望剧组来到曲沃,不仅能找到合适的景,还能完成从创意到成品的全部流程,实现‘带着剧本来,拿着成片走’。”曲沃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晁锐介绍,要将曲沃从“取景地”升级为“出品地”,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内容为王 创新致远
在微短剧竞争日益激烈的红海中,如何脱颖而出?曲沃县坚持“内容为王”,深挖本土文化富矿,打造具有鲜明曲沃标识的IP作品。
曲沃是“晋”的源头,“君无戏言”“秦晋之好”等360多条成语典故见证了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成就霸业的辉煌历史。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是曲沃微短剧创作最深厚的底气。
“我们创作的根基,必须扎在曲沃肥沃的文化土壤里。”《晋公的君团》制片人马海晖表示,“这部剧的诞生,源于我们对山西深厚文化底蕴的热爱与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一部剧,更是我们试图用现代视听语言,唤醒一段沉睡历史。”
《晋公的君团》由曲沃县沃祺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出品,是我省第一部以晋文化为主题的微短剧。该剧以晋文公重耳从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的成长之路为主题,展现其与智囊团成员介子推、赵衰等人历经磨难、终成霸业的史诗故事,这部剧分别在曲沃、横店两地拍摄,是一部兼具视觉冲击和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
“在取景地的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曲沃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样的地貌,也是晋文公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等综合因素,将曲沃作为该剧的主要取景地。通过拍摄,不仅可以真实还原历史,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晋公的君团》导演陈云佼说,“《晋公的君团》不仅是一次影视创作,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与展示。我们期待它能成为一张闪亮的晋都曲沃新名片。”
《蚀影密符》则是一部通过AIGC技术,将核心文化符号转化为“数字人+沉浸剧情”的新形态微短剧。该剧以曲沃非遗为背景,讲述考古学家苏黎与神秘学者江枫在追寻晋国天机图的过程中,与黑恶势力“黑曜石”集团展开博弈的故事,全剧融合悬疑、动作与文化传承。《蚀影密符》出品人、导演许琦介绍:“我们想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传递‘历史不是器物,而是民心’的深刻主题,让年轻人在追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此外,由春秋晋国影视城全额投资的电影《利刃之刀锋战士》已取得上映资质,展示了曲沃在影视投资与制作方面的尝试与实力。
9月26日,曲沃县举行微短剧发展大会,集中展示微短剧产业发展成果,进行了一系列合作签约:大脑天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曲沃县沃祺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山西一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与晋国博物馆……多家业内知名企业与曲沃本地机构牵手合作,预示着更多资源、人才和项目将向曲沃集聚。
会上,曲沃县微短剧产业发展基地正式授牌成立,这是曲沃县着力构建覆盖微短剧创作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的重要举措,基地将整合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发行等全链条资源,成为曲沃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心脏”和“引擎”,标志着曲沃微短剧产业进入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曲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康杰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精品内容创作扶持力度,深化与各类平台和机构的合作,全力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曲沃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微短剧产业新高地。”
从千年古都的历史深处走来,曲沃县正以微短剧这个“小切口”,撬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大格局”。这条融合厚重文化与前沿科技的发展路径,让古老的晋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如今,随着产业生态持续完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创新动能日益强劲,曲沃已不再仅仅是微短剧的“取景地”,更成为内容创作的“策源地”和产业发展的“集聚地”。站在新的起点,曲沃将在微短剧的蓝海中乘风破浪,让千年文脉通过新时代的视听语言,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 柴云祥
图片:柴云祥 曲沃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