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抢”字当头 守住粮食安全
王林波深入佃坪乡督导防汛减灾与农业生产等工作

王林波深入佃坪乡督导防汛减灾与农业生产等工作。付燕保 摄
近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深入佃坪乡督导地质灾害防治、玉米抢收、道路交通安全和巩固衔接等工作。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在郝家沟村,王林波现场察看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农村住房安全状况,认真听取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防范措施汇报。他强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省、市关于防汛减灾的各项部署,紧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应急值守,深化风险排查整治,及时研判风险变化,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切实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科学选定临时安置点,提前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要高度关注道路交通和过水路面等关键部位,加强主干道路况监测,及时修复受损路段,规范设置警示隔离设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期。在佃坪乡白衣村,王林波走进田间地头察看玉米成熟与土壤墒情,仔细询问秋粮抢收、农田排涝、烘干收储、秋种准备等情况。王林波指出,近期全县出现大面积连续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考验,对秋收工作造成影响。当前,秋粮抢收是最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抢”字当头,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好“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加强对抢收快收、粮食烘干、排涝散墒、适期适墒播种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督导期间,王林波还听取了佃坪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他强调,要持续抓实巩固衔接各项任务,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加大入户走访力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与幸福感。
靠前指挥防汛 聚力秋粮归仓
霍俊波深入对竹镇督导防汛减灾与农业生产等工作

霍俊波深入对竹镇督导防汛减灾与农业生产等工作。付燕保 摄
近日,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深入对竹镇就玉米抢收、防汛工作进行督导。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农业抢收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抓住晴好天气,做好秋粮抢收抢烘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困难,扎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对竹镇谷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霍俊波实地查看烘干设备,详细了解企业运行、仓储容量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就经营现状深入交流。他强调,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烘干服务的显著优势,提升粮食品级,增加农户收益。相关部门要形成扶持合力,把政策红利送到企业手中,加快老旧设备升级改造,推动烘干设施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烘干效率与品质。企业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粮食产后服务水平,推动烘干、储存、销售等环节有效衔接,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在对竹镇界头村玉米种植区,霍俊波走进田间地头,详细询问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他强调,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节,秋粮抢收刻不容缓。要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加强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统筹调配各类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推动机械进场作业,引导农户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晒,全力保障玉米抢收工作高效推进,最大限度减少涝渍灾害对产量的影响。
霍俊波还来到对竹桥实地查看持续降雨后的排水及水流等情况。他强调,要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紧盯对竹桥及周边河道、低洼地段的排水情况,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清理河道杂物、疏通排水管网,确保排水畅通、水流平稳。要提前排查桥梁结构安全隐患,严防坍塌、漫水等险情发生,全力保障过往群众和车辆通行安全,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汾西县委组织部发出倡议
投身秋收一线 保障粮食安全
当前,汾西县秋收秋种进入关键阶段,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农田积水和土壤过湿,给秋粮收获及播种带来严峻挑战。为此,汾西县委组织部近日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倡议,号召迅速投入助农抢收抢种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秋汛影响。
倡议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县委有关部署。乡镇党委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统筹农机、劳力和晾晒资源;村级党组织要当好“主心骨”,组织人员下沉田间;县直包联单位需主动对接帮扶村,集中力量助农抢收。
各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灵活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方式推进抢收,并积极协调烘干设备与晾晒场所,拓宽粮食晾晒空间,同时帮助对接售粮网点,减少产后损失。
涉农部门和乡镇党委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因地因时开展技术指导,传授晚播、抢收及灾后管理等实用技术。广大党员应带头宣传政策、传递气象信息,增强群众防灾减损意识,提升自救能力。
倡议呼吁,全县党员应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为民情怀投身秋收一线,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因地施策排积水 互助抢收减损失
汾西县农业农村局下沉田间保障秋收
连日来,汾西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田间地头,通过机械调度、技术指导等多项措施,全力推进秋收秋种。
在永安、团柏、和平、佃坪等乡镇的玉米抢收现场,针对部分玉米地块因地形或湿度原因,大型农业机械难以进入的实际情况,该局帮助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调配抽水泵等农业机械,对低洼地块的积水进行快速抽排,指导农户通过“小地块合收”“邻里互助收”的方式,做好秋粮收割、储存等工作。
雨后抢收不等闲 农机助农保归仓

面对近期连续降雨天气,永安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农技人员组建“抢收突击队”,统筹调配收割机、运输车等农机设备,分赴各村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抢收,全力守护农户“粮袋子”。在桑原村,“抢收突击队”走进泥泞的玉米地,与农户分工协作,协助农机手清理秸秆、疏通作业通道、帮助装车转运,确保“收割、运输、晾晒”无缝衔接。
郭燕红 摄
干群合力战阴雨 突击抢收解民忧
对竹镇组织农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连日来,对竹镇抢抓天气有利时机,快速启动秋收应急预案,发挥农机助收的最大优势,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对竹镇界头村玉米示范田里,一场与农时赛跑的机械化抢收行动全面铺开,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田间,一棵棵玉米植株被精准“吞”入机身,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工序衔接流畅、一气呵成。
“现在正是抢收的关键期,机械化收割一天能抵过去几十人工作量,既降损耗又保品质,让我们心里特别有底。”汾西县晖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春晖说。
据悉,近期的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地块水分饱和,成熟玉米滞留田间,对竹镇快速启动秋收秋种应急预案,组织帮扶小分队,深入各村逐个地块摸清土壤墒情、田间积水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玉米抢收方案,组织农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发动农机服务组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全力以赴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顺利推进。
玉米抢时烘干 守护秋粮安全

日前,在汾西县谷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烘干塔正全天候运转,日处理潮粮能力达200吨。满载玉米前来烘干的农户申富平说:“下雨天玉米没法晒,烘干后直接销售,心里就踏实了。”受近期阴雨天气影响,新收玉米含水量超标成了农户心头急事,若不及时处理易发生霉变、发芽。为帮助农户守住秋粮收成,汾西县粮企迅速行动,开足马力开展玉米“抢烘”作业,为秋粮入仓筑起“安全屏障”。
党婷雁 摄
一针一线“缝”出人生新轨迹
在汾西县辰润玩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有位劳动者的故事格外动人。曾经,她的世界是家庭灶台的烟火气;如今,她的舞台是缝纫机前的生产线。从生疏的家庭主妇,到厂里公认的“质量标杆”,高富平正用一针一线“缝”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新轨迹。
2025年初,41岁的高富平第一次走进玩具厂。面对陌生的现代化设备和紧张的生产节奏,她内心充满忐忑:“刚来的时候对机子比较生疏,干一天下来,胳膊困腿酸,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
但高富平没有退缩。她利用工余时间主动熟悉设备,反复练习缝纫技艺。令人惊讶的是,她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的转变。如今,她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产品合格率从最初的80%提升到现在的100%。
“一块块布料经过我手做成玩偶,心里特别有成就感。”高富平笑着说,“如今月月能拿工资,给孩子买点学习用品,给老人买点营养品,心里特别踏实。”
在高富平身上,家庭主妇的特质转化为了产业工人的优势。她把“做饭把控火候”的细致,变成了“缝纫时校准针脚”的严谨;把“照顾家人”的责任心,延伸为“对待每一件产品”的坚守。
同事张丽凤对高富平称赞不已:“富平就是我们组里的‘活标杆’,她平时做出来的玩偶,数量也多,特别漂亮,缝位走线各方面特别完美。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短评:从家庭灶台到生产一线,高富平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普通人最动人的成长。她把“做饭把控火候”的细致,变成了“缝纫时校准针脚”的严谨;把“照顾家人”的责任心,延伸为“对待每一件产品”的坚守。她的蜕变是汾西产业发展中“劳动者价值”的生动注脚。
筑牢组工队伍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汾西县委组织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近日,汾西县委组织部在该县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严守纪律规矩 锻造清廉组工”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活动中,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集体参观汾西廉政文化厅,并观看《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廉政教育片,通过沉浸式学习强化廉洁意识。
据了解,该廉政文化厅设鉴史问廉、激浊扬清、时代新风、清廉汾西四个板块,系统展示传统廉洁文化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果。旨在通过“以史为鉴、以文化人”的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辨是非界限、常怀敬畏之心,在思想深处自觉筑牢防线,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汾西县情景剧《鼓声传薪火》载誉归来
荣获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优秀设计创新奖”
在日前举行的“文明实践 花开平阳”临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展示活动中,由汾西县委宣传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团柏乡共同打造的情景剧《鼓声传薪火》,从全市17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设计创新奖”。
该剧创新地将原生态汾西锣鼓与现代舞台剧艺术相融合,通过演员张力十足的表演与激昂铿锵的鼓点,生动演绎了气势磅礴的薪火传承故事,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的艺术形式赢得了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评价。
此次获奖是汾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探索出了一条以文艺形式激活本土文化、服务群众的新路径,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汾西样本”。
一笔一画书写规范 一言一语心系国防
汾西县第一小学在汉字听写与国防演讲市级比赛中双双折桂
近日,临汾市首届中小学规范汉字听写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汾西县第一小学表现优异,一举斩获低、高年级组团体双奖及多个个人奖项。与此同时,该校学生张梦桐在市级“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展现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成果。
荣誉的背后是日常的深耕。作为“临汾市校本课程实验基地校”,汾西县第一小学将书法教育深度融入教学体系,通过“每日一字”“每周一练”“作品展示墙”等形式,让墨香浸润校园。
“每天的练习让我不仅字写得更规范,也更热爱汉字文化了。”学生齐艺尧说。教师郭雲淏表示,写字课旨在让孩子们在笔墨间静心感悟汉字之美,培育认真的学习态度。
红色基因的传承同样在校园生根发芽。国防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梦桐同学表示,通过准备比赛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刻理解了国防的重要性,会将这份感悟与同学们分享。

汾西县第一小学每周二的写字课上,老师不仅细致讲解每一个汉字的结构、组成,更从坐姿、握笔等细节抓起,真正让汉字文化、书法之美滋养每一名学生。
党婷雁 摄
文图除署名外由汾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