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路 教学相长
教研聚力 集智共进
巧手匠心 毽羽飞扬
书香沁心 阅读成风
劳动育人 躬行致远
“绳”彩飞扬 活力无限
设施革新 赋能成长
学林新苑 气象万千
临汾新闻网讯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翼城县委书记高雅铭带领县委、县政府一行人,先后到翼城县中卫乡中卫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卫小学)和翼城八中看望慰问乡村一线教师,叮嘱学校和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关心一线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
近两年,翼城县公开招聘教师192人,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研究与集体备课常态化;连续8年共14名学子考取清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9月23日下午,秋雨绵绵,正是课间休息时间,中卫小学的操场上跃动着孩子们的身影,零星小雨浇不灭蓬勃朝气:羽毛球划破湿润的空气;跳绳翻飞成幕,脚步起落轻盈……“今年的全市运动会上,我们学校的孩子拿了跳绳冠军。”中卫小学校长张金明言语中透着欣慰与骄傲。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办好更高质量的教育,把翼城教育打造成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是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
去年以来,翼城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锚定建设“全市领跑、全省一流”教育强县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深化“五育并举”、多元育人成才,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日前,记者深入翼城县,走进翼城的校园,感受琅琅读书声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见证创新实践中闪烁着的智慧光芒。
政勤策暖 沃土深耕强基
教育投入保障是县域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过去一学年,翼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翼城中学改扩建、西关小学改扩建、北关幼儿园新建、14所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造、18所县域幼儿园设施提升等重点项目……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月21日,翼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海林到翼城中学检查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并就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现场办公,安排解决。
4月22日,翼城县2025年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县奥体中心开幕。高雅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杨海林致辞,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共同参加开幕式。
5月29日,县四套班子领导前往北关小学,参加翼城县2025年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年行 致未来》系列活动。
6月,翼城县委书记高雅铭、副县长王嘉多次到翼城中学、翼城三中调研中高考备考工作情况。
8月29日,翼城县举行2025年“金秋助学”大会,对今年考入本科院校的家庭特困学生进行资助。会上,高雅铭说:“今年,我们选出了24名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就是要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让更多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他们点亮人生的明灯;就是要将”金秋助学“这项凝聚人心、播种希望的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大学。”
9月8日,全县教育工作暨第4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召开,对全县14个红旗单位、16个先进单位、10名教书育人楷模、127名优秀班主任、196名模范教师、15名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
教师节前夕,县中医医院专家团队走进翼城中学,开展了“为教育赋能 为健康护航”专题讲座,为老师们送上了实用且暖心的“健康礼”;
…………
“翼城县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教育工作,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高考备考、项目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引领和有力支撑。”翼城县教体局局长翟力龙说。
翼城县人大、政协主动履职,积极发挥监督指导作用,为教育工作献智献策;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任务分解-跟踪督办-成效评估”全流程工作体系,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导等方式动态跟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主动担当、协同联动,在招生考试组织、校园安全保障、儿童权益维护等工作中同向发力,凝聚起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去年10月,杨县长在我们学校调研时,看到理化实验室设备陈旧,立即表示要支持我们更新设备。”翼城中学校长尹海军说,“这不,今年4月,学校6个理化实验室开始动工建设,9月开学后,焕然一新的理化实验室便投入使用。”
“去年12月的一天,高书记来学校调研,我反映了备课电脑陈旧落后的问题,高书记当即拍板着力解决。不久后,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就配备到位。老师们备课事半功倍,干劲更足了。”翼城中学副校长李秀娥说。
办学条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翼城县聚焦师生需求,补短板、优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持续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
为18所幼儿园配备幼儿桌椅、玩教具、户外活动器材等设施设备,学前教育硬件条件显著改善;完成翼城中学理化实验室更新改造和装备配套,为35所学校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719台,为12所学校配备智慧黑板89套,全县教育教学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翼城县西关小学改扩建项目全面完工,新增学位1620个;翼城县第三幼儿园、北关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50个;翼城中学改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后续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
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理化实验室升级改造、教育教学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一件件事关教育的民生问题,记在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心中,也一项项列入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一次次成为工作的关注点、发力点,一点点影响着莘莘学子和无数家庭。
师德铸魂 匠心静待花开
重教必先重师,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
“翼城县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力打造‘校长’‘名师’‘班主任’三支队伍,构建‘青蓝工程’‘领航工程’‘名师工程’三大体系,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翼城县教体局副局长孙海奎对记者说。
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今年8月,翼城县对县直学校进行了小范围合理调整交流,选拔调整校长(园长)、副校长17人,优化了年龄梯次结构,进一步激发了校长队伍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与互动性。
“‘名师成就名生,强师支撑强校’。在我看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的核心使命。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搭建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等平台,采取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等方式,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尹海军表示。
翼城汇丰学校副校长、全县5个“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语文教师、班主任,在校身兼数职的常芳堪称翼城教育战线爱岗敬业的楷模。
“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教学评一体”、情境教学……潜心教育的常芳始终站在教改前沿,不仅坚持自我“充电”,深耕最新教育理念,更主动将所学转化为实践,通过翼城县汇丰学校初中部的“教师成长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两个孵化教学骨干的“摇篮”,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教研攻关。一批批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中快速成长,形成了携手共进、教学相长的蓬勃气象。
在教师培养上,翼城县通过“青蓝工程”“领航工程”“名师工程”三大体系,构建了从新教师到“名师”的梯队化培养路径。
——青蓝工程,聚焦新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的“1+N”模式,以听课、备课、上试水课等方式,手把手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基本功、解决入职难题,实现“入门”与“规范”。
——领航工程,聚焦骨干培养,建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进阶式培养通道,通过系统研修与项目实践,层层选拔并培养中坚力量。
——名师工程,聚焦辐射引领,依托“名师工作室”,通过双向教研、资源共享、全县推广等方式,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与辐射作用,带动全县教师共同成长。
截至目前,翼城县先后培养了省级学科带头人15名,省级教学能手3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6名,市级教学能手57名。
校长、名师、班主任“三支队伍”协同发力,“青蓝、领航、名师”三大工程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翼城县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这支充满活力、梯队合理、素养优良的教师队伍,不仅日益成为翼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坚实基础,更储备着决定翼城未来教育高度的核心人才。
“五育”赋能 桃李自成风景
9月22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翼城县汇丰学校蔬菜种植园。深秋时节的葫芦架,别有一番风韵。9月末的阳光,斜长而金黄,光线穿过略显稀疏的藤蔓,打在青色的葫芦上,泛起柔和的光泽。
“我们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占地9亩,分别开辟了蔬菜种植园、菌菇大棚、农作物种植区三个园区。”翼城县汇丰学校校长侯权对记者介绍,学校将这三个园区作为“五育”中“劳育”的重要实践平台,一、二年级学生以参观为主,从三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会分到一块“责任田”,由学生全程参与规划、种植和管理。
除了田间地头的劳动实践,学校还在每天清晨组织学生采摘他们亲手培育的农产品,并轮流在校门口的义卖站售卖,让学生体验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社会价值。
“从育苗、移植、培育到收获,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体会到‘付出才有收获’,他们在小小菜园里的体验和收获已经超越了劳动本身。”侯权说。
“在我看来,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共同推动着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此,中卫小学提出了‘无跳绳不中卫,无活动不中卫’的理念。”张金明认为,体育锻炼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培养孩子们尊重规则、重视团队协作的意识,运动场上或者各种活动的赛事,也更有助于锤炼出孩子们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品格,以及面对失败能够迅速调整的心态,这些都会悄然迁移到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以更强大的毅力和更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学业上或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2024年,中卫小学成为“翼城县体育教育试点改革学校”。各班坚持每天一节写字课,每周一节专项阅读课,每周一节花样跳绳课,每月组织一次学生书法展示活动……不仅如此,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合唱等各类社团活动也在校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翼城县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活动开展,已形成以每年举办的全县中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与“秋季球类运动会”为品牌的常态化赛事体系。两项赛事规模盛大、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展现了全县素质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
翼城县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育人核心,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
——德育:依托红色资源,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与“场馆里的思政课”,结合重要节庆开展学雷锋、感恩教育等活动,并选树“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标兵”,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智育:构建“竞赛引领、科创并举”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省市级学科竞赛,在挑战中锻炼思维、展现才华。
——体育:严格落实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长不少于两小时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美育:立足学生兴趣,组建丰富多彩的美育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推动翼城花鼓、浑身板等非遗进校园,激发艺术潜能,拓宽成才路径。
——劳育:注重实践体验,各校开发特色劳动课程,通过田间劳作、校园实践和社区服务,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与技能。
教育,是托举梦想的基石,也是通往未来的桥梁。教育的发展,正如一场温暖的守望,一程不辍的耕耘。政策的阳光、师者的匠心、“五育”的融合……在唐尧故地翼城,教育被视作最美最厚实的民生底色,一幅“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育人画卷正徐徐铺展。
记者 段碧蓉 刘 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