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李静) 11月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毛崇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县级干部舒婷,市文旅局副局长李刚分别介绍了疫情防控相关情况、“一退两抗”药品实名登记销售与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工作情况、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李华锋主持。
毛崇澜介绍,11月2日至4日,我市唯一一个中风险区——尧都区刘村镇北刘村,已经连续3日无新增阳性感染者,经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研判,决定于11月4日24时调整为低风险区,我市全域无中高风险区,全面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9月底以来,我市陆续发现79名阳性感染者(涉及7条传播链,前5条传播链涉17名阳性感染者,第6条传播链涉61名阳性感染者,第7条传播链涉1名阳性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4例(轻型)、无症状感染者65例;尧都55例、洪洞9例、永和7例、侯马4例、蒲县2例、汾西1例、襄汾1例。目前,已治愈出院47例(前5条传播链17例均已出院、第6条传播链出院30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观察)32例。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下,我市实现了“双清零”(社会面清零、风险区清零)目标,交上了一份彰显“临汾力量”、体现“临汾效率”、展现“临汾担当”的抗疫优异答卷。
毛崇澜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常态化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市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强化“第一落点”、居住点和居留点、社会面以及货车司机等重点人群管控;待全省实现社会面清零后,再逐步有序开放室内密闭性公共场所;根据区域人口密度、节假日以及特殊情况等,科学优化便民核酸采集点点位、人员、时间,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谎报轨迹、伪造行程卡、逃避查验等违法行为,维护疫情防控秩序。请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自觉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心协力守牢阵地、守好家园。
舒婷介绍,10月4日至今,依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暂停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我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对所有“一退两抗”药品进行封存管理,通过系统检索、实地核查、日常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持续不间断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待11月4日24时全市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后,药品零售企业将恢复“一退两抗”药品实名登记销售措施,广大群众如需购买此类药品须持24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购药后24小时内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强化对市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总仓的监管力度,督促总仓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等制度;持续排查辖区内肉类冷冻冷藏仓库、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农产品冷链企业和餐饮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存储、购买、销售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督促经营主体严把进货关,落实进货查验和销售登记制度,严格按照“三专、三证、四不”要求销售进口冷链食品,坚决杜绝采购、加工、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和未经总仓管理的进口冷冻冷藏肉品。
李刚介绍,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全市文旅行业将逐步复工复产。未开放的旅游景区,可在完成环境和场所消杀、人员培训、核酸检测、制定应急预案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备,经相关部门验收后开园营业。接下来,市文旅局将重点加强对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星级旅游饭店和等级旅游民宿,A级旅游景区,聚集性文旅活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管理,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暂停经营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和直辖市的区(县)以及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的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各类文旅经营场所要加强通风消毒,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扫场所码,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来临游客要及时通过“临汾市检疫信息登记系统”做好个人信息报备;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减少大型演出、展览、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严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按规定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进行报批,对参加活动人员做好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疫工作。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