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
临汾新闻网讯 遇到陌生人要求带路,你会去吗?自称妈妈的“朋友”来接你回家,你会相信吗?路上遇到危险,你知道如何自救吗?……走,跟着小记者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在“12·4”第七个国家宪法日这天,临汾日报60名小记者走进市人民检察院,接受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提起检察院,大家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反应便是庄严、公正,可对于检察院里的工作流程和检察官的日常工作,小记者们内心充满了疑惑。“检察院有履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职能,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以及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案件,注重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矫正,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司法保护……”工作人员开门见山,为小记者们介绍了检察院的工作职能和与未成年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
“那检察官一定很厉害吧!”“他们是不是经常审讯犯人呢?”惊叹之余,小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进入了模拟法庭。第一次亲临“庭审”现场,他们的目光立即被眼前的审判长、审判员、辩护人等牌子所吸引,纷纷坐上审判席,敲响法槌,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小检察官”的滋味。工作人员抓住时机,随即为小记者们介绍了庭审相关知识、各个职务负责的工作和当下有关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并勉励小记者们要好好学习法律知识,长大以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公平正义。
“咦,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小玩具呢?”未成年人检察处——“青青我心”工作室温馨的环境宛如一个童话乐园,让小记者们耳目一新,纷纷被眼前的沙盘和小玩具所吸引。此时,工作人员解释道,“通过沙盘游戏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时,主要就未成年人犯罪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事宜,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指导方针。”
“哇,太厉害了!”听说“神奇”的沙盘游戏具有治愈心灵的“魔力”,小记者们纷纷跃跃欲试。在青少年社工老师的组织下,他们拿起自己喜欢的沙具摆放在沙盘上。此时,老师问,“可以抢占别人的位置吗?”“能随心所欲扔掉他人的沙具吗?”一问一答中,小记者们体会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和自由的有限性。老师同时说,“这是一个集体游戏,代表着整个社会,只有人人遵守准则,守好各自的边界,大家才能友好相处。如果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我们一定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路参观、体验下来,小记者们收获颇丰,对老师随机抛出的一系列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为进一步帮助小记者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检察官特意准备了一堂自护常识课,通过设置情景模拟,让他们体验常见的假冒熟人、物质利诱、伺机抢盗、利用善心四种骗术,并指导小记者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而认识到身边的“大灰狼”。面对“诱惑”,小记者顽强抵抗;面对“危险”,小记者勇敢保护自我。他们精彩表现令现场工作人员刮目相看。
“陌生人问路可以告诉他,但不能单独领着他去。”“被陌生人拽住时,要大声呼喊引起他人注意。”……通过玩乐增长了法律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小记者李鸿煊感慨道,“原来坏人并不会在自己的脸上贴标签,他们也有可能是自己身边的熟人,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做自己的守护天使。”
享受完这道“法治大餐”,小记者们在心中埋下了法律的种子,切实体会到了法律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大家一起朗诵了《未成年人法治三字经》,将法律知识一点一点牢记于心。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学会辨别善恶美丑,学会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做一名知法守法的阳光少年!”
小记者播报
尧都区尧庙镇郭村学校 四(2)班 刘悦轩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临汾日报小记者来到了临汾市人民检察院,请检察官给我们讲法律法规知识。
首先,我们来到了模拟法庭,这里有9个座位,分别是:1名审判长、2名审判员、2名辩护人、1名书记员、2名公诉人、1名被告人,小记者们来到了相应的座位体验检察官工作流程。
随后我们来到沙盘,那里放着多人和单人的沙盘,还有很多玩具,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学专家会根据摆放的位置判断孩子的心理,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努力让每一名犯错误的孩子都有重新改过的机会。我们还看见了一张放着精美食品的照片,老师告诉我们说:有一个犯错的孩子,通过检察官的教育引导,随后把孩子送到了厨师学校,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那个孩子的作品。
最后,我们来到了会议室,通过讲解知道了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要对校园暴力说“不”,控制情绪,寻求帮助。面对疑似坏人的人我们要学会拒绝,赶紧离开,告诉自己信任的人。
知法是金山,守法是银山,公平公正是靠山,我们要合理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记者 闫璟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