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我们发挥气象工作优势,积极为群众的春耕备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庄稼丰产丰收。”市气象台台长戴有学说。
“你监测的土地墒情如何,把数字测量准,及时报回来。”“现在是东西两山果树开花的重要时节,要做好气象监测,确保群众提前了解‘倒春寒’情况,做好霜冻预防。”
每天一大早,山西省首席预报员、市气象台台长戴有学会提前来到办公室,参加全国、全省天气会商,然后对监测、统计回来的数据、图表等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关报告,为市领导及环保、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这次人工增雨效果不错,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地区出现的农业种植旱情。”戴有学手上拿着的是刚印出的《临汾市人工影响天气简报》第4期,介绍的是此次人工增雨情况。
戴有学介绍,在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密切监测云系演变、准确判断作业条件,组织队伍开展了大剂量、密集型、多轮次的地面联合增雨作业。
据了解,4月1日的人工增雨作业中,7部高山增雨烟炉共燃放碘化银烟条18根,涉及汾西、永和、侯马、霍州、安泽、大宁、洪洞等7个县(市、区)。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吉县、乡宁、大宁等县及尧都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了火箭联合增雨、火箭增雨、飞机增雨、地空一体立体化联合增雨等作业,增雨效果非常明显。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全市各县(市、区)普降甘霖,惠及17个县(市、区),其中降水量最大的为安泽县,降雨量达13.9毫米,9个县(市、区)达10毫米以上。此次增雨作业有效地增加了降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对抑制杨花柳絮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加了土壤墒情,对冬小麦起身拔节期生长极为有利,为春耕春播奠定了一定的底墒;同时,还缓解了森林防火压力,减少了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市春耕备耕工作,市气象局还根据气象监测情况,形成《土壤水分监测公报》《临汾市农业气象旬报》等,结合春耕备耕情况印发了《农业气象专题》《农用天气预报》等,及时发布气象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及苹果、梨等果木的相关分析报告,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我们利用好气象特点,全力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服务,为我市农、林、果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气象局局长延雪花介绍,“今年,将充分利用好行业优势,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继续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