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前段时间,古县永乐乡松树坡村的“创业达人”王瑞瑞和丈夫公培有还在四季棚里种黄瓜;这个月初,他们将最后一波儿黄瓜装车、入商超,又继续在大棚开启了新一轮“折腾”——培育羊肚菌。
说干就干,这对90后夫妻做事干脆利落、井井有条。从9月1日开始,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户先清理大棚里的黄瓜苗,到9月9日,大棚就换了模样,在王瑞瑞和公培有的带领下,贫困户撸起袖子加油干,填土、施肥、闷棚为培育羊肚菌做好前期准备。
胆大心细,不盲干。快节奏变换棚里的种植项目还有颇丰的收益,王瑞瑞气定神闲,打开话匣子谈起了自己的“生意经”。
事实上,王瑞瑞和丈夫公培有原先都在县城上班。王瑞瑞还是超市资深店长,夫妻二人的收入也非常稳定,原先也没想过要回村发展。可眼瞅着父母年岁大了,干农活儿也不胜从前。于是,夫妻俩一直在谋划,回乡创业是个办法,可干啥两人心里也没有底。直到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羊肚菌,便对其产生了兴趣。工作之余谈论最多的便是如何培育、销售羊肚菌等。
想法有了,将想法变为现实还需更大的勇气。去年冬天,村集体建设的草莓棚开园了,恰巧村里承办了古县二十四节小寒草莓采摘节,一时间让松树坡村在全县名声大噪。这下,王瑞瑞和公培有回乡创业的心思更坚定了。在他们看来,“只要谋对路,在广阔的农村也大有可为。”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年初,村“两委”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商议,决定通过承包的方式,带技术出租村集体大棚。
承包的消息一出,王瑞瑞夫妻立马决定回乡创业承包大棚,并以合作社的方式运营大棚。万事开头难,本以为承包后的大棚先凭借草莓采摘收获第一桶金,没承想,受疫情影响草莓销售遭遇瓶颈。
此时,村“两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张淑丽迎难而上,大家齐力帮忙克服困难。原本夫妻二人准备直接上手培育羊肚菌,考虑到时机、技术等现实问题,大家建议先暂时推迟培育羊肚菌计划,他们仔细想想决定换思路,改种黄瓜、香菜等先行尝试。
这回,爱学习又勤劳的小夫妻,在摸索中种植蔬菜,他们边干边学,不仅收获技术还赚了第一桶金,他们种的蔬菜赢得了食客的赞誉。白天王瑞瑞和丈夫在地头勤劳干活儿,闲暇时间,他们不忘抽出时间,要么外出实地考察、要么线上充电学习培育羊肚菌技术。在王瑞瑞看来,干啥事都得做到心中有数,再下手干也不迟。
眼下,王瑞瑞夫妻俩正式启动4个大棚培育羊肚菌。他们依托兄弟县成熟的培育技术为后盾,边学边干边进步。如今,夫妻俩分工明确,公培有主要负责攻克技术,王瑞瑞负责对接外销,无论外销哪种农产品都会下足功夫,挖掘特性、优势以及抓准卖点。
现在,培育羊肚菌让王瑞瑞夫妻二人有了更大的责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王瑞瑞表示,从接管大棚以来,农忙时都会优先让贫困户入园务工,目前,合作社已累计发放工资两万多元。下一步, 无论是制种、培育、栽植、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农村闲散劳动力也能充分调动起来。今年咱先培植羊肚菌,有了高收益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回乡创业发展还不止于此,王瑞瑞看着蕴藏巨大潜能的农村又一次打开话匣,农村是个大舞台,处处都有生财之道。现下,他们准备依托当地杂粮种植优势,注册商标发展小杂粮产品。在王瑞瑞看来,建立起销售平台是基础,让山里的“土疙瘩”变为城里的“香饽饽”是他们回乡创业的初衷和落脚点。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