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王勇:农民电工的匠心路

2020-09-17 08:49: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穿、拉、拽、撤、连接……5个动作一气呵成,一处电路不通的问题便立刻搞定。9月13日晚8时,电工王勇正在一小区业主家排查电网线路不通的问题。此时,有着一米八身高的他身体时而蜷缩成团、时而伸手举高延展成柱,只为尽早找到原因通电亮灯。

  今年32岁的王勇,是尧都区刘村镇沙桥村人。从23岁开始学习家装水电改造,奋斗了9年多的他已经带出了不少徒弟。他说,家装水电改造是个良心活儿,关系到业主未来生活的便捷,必须稳扎稳打,容不得一丝马虎。

  王勇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每一次接单到现场量尺寸,再到布局。他都会不断思考如何让线路布局完美,方便业主使用。

  “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位业主满意”“所有问题处理到极致”是王勇干水电改造的起点和落脚点。这也让他收获了不少“新客户”。

  干活认真有事实为依据。4个月前,王勇在市区解放东路接到一个水电改造的单子。经过1天的设计外加3天紧密施工,经物业测试,所有线路均符合规定,业主也非常满意。这活干得好,业主也满意当是好事一桩。没承想业主的家装在接近尾声时出了问题。客厅内的一处筒灯不亮,焦急的业主致电王勇。可电话一接通便迎来一顿责备。“再着急的事情都要冷静处理。”王勇先不紧不慢地安抚业主,并承诺干完手头的活立刻前往业主家处理。可到了业主家,王勇才发现,这筒灯不亮,完全不是线路布局的问题。而是空调安装时,工人在打钉固定时不慎将电线弄断。

  此时,王勇意识到问题的复杂。业主家全屋基础装修已经结束,而筒灯孔也只能勉强伸进手,这加大了维修的难度。若要灯亮必须将断掉的电线抽出,再重新换一根线。按理说,这事对于电工来说不复杂,可筒灯的口径小,王勇的手臂只能勉强进入。

  于是,王勇决定穿电线,可问题又出现了。约1.5厘米直径的线管被射钉堵了一部分。他抽拉电线时越来越费劲。一不做二不休,换钢丝穿。这回还真有效,王勇站在梯子上一手伸进筒灯拽钢丝,一边指挥徒弟在开关位置推钢丝。一来二去,电线终于换好了。可王勇的胳膊受伤了,手臂被筒灯口磨得破了皮,他一点怨言也没有,而是笑嘻嘻告诉业主,电线接好了,灯亮了。此时业主笑了,他才放心回家。

  认真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是真难!王勇说,类似上述事情,他经常遇见。如果问题解决不了,要么筒灯废弃不用,要么就得拆顶重修。这两者无论怎么选,都很是费劲,业主都不会舒心。而他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处理好。

  活干好了,自然收获人心。现在,找王勇做家装水电改造的人越来越多。谈到未来,他自信满满地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现在最大的愿望,一是干好每一单活,二是教好每一个徒弟,再者就是把家庭照顾好,培养好孩子,给他们创造好条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