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三月的平阳大地,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连日来,在我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浇地施肥,抢农时、抓春管的忙碌身影。
人勤春来早,在尧都区土门镇燕家庄村,村民景丰民眼看着没有浇上水的小麦有了旱情,和其他村民一样忙起了春浇。这是自去年秋播以来,景丰民家麦田第三次浇水。
“去年秋天,播种小麦时墒情不好,刚种上麦子就浇了一水,去年11月又冬浇了一次。虽然去年下了一场雪,但仍缓解不了旱情。天旱了,我们不能闲着,再等下去,这地就没有收成了。”看着防渗渠里流动的水,景丰民高兴地说,“我们能及时浇上水,归功于政府多年来对水利设施的持续建设改造,天再旱,庄稼丰收也有保障!”
“哗哗哗……”一股股清凌凌的水通过防渗渠流入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的麦田。
“洪堡村的土地大部分是靠七一渠的水进行灌溉。每逢浇灌时节,水利组提前奔赴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清理加固渠道、维修水利设施,备齐抗旱物资,并积极协调水源,把水引到地头,村民在地头等着浇灌就行。”临汾市引沁入汾和汾西灌区水利服务中心管理科科长许志峰介绍,“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半个月时间就能把村子里4000亩小麦浇一遍。”
去冬今春,我市有效降雨偏少、土壤失墒严重。我市水利部门全力以赴抗旱春浇、扩浇,提前部署、科学调度、多措并举、科学安排,合理调用水资源,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绘就一幅春意盎然、如火如荼的春耕备耕画卷。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