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夺夏粮丰收行动翼城县小麦托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启动仪式侧记

2022-03-21 10:0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的平阳大地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田野乡村一派繁忙景象。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的夺夏粮丰收行动中,各县(市、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小麦促弱转壮的相关措施,扎实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翼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县政府拿出1000余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依托获得全国农业生产典型案例的农业生产托管“123456”翼城模式优势,对全县34万亩小麦全部有针对性实行单环节托管,为所有麦田实施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助力小麦促弱转壮。今日,本报特对翼城县小麦托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作业进行专题报道,力促全市夺夏粮丰收行动有序开展,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仪式现场 翼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自走式喷雾机正在作业。 记者 张春茂 摄

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记者 郝海军 摄

  临汾新闻网讯 三月的翼城,春风正暖,春阳正好。无边的麦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这个时节大地上最美的风景。

  “现在,我宣布,翼城县小麦托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仪式启动。”3月14日上午,当翼城县委书记黄晓君宣布仪式启动后,10余架植保无人机一起飞到麦田上空,由北向南开始喷洒作业,壮观的场面让现场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启动仪式在翼城县南梁镇东西郑村举行,副市长张潞萍出席并讲话。张潞萍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切实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扎实开展好全市夺夏粮丰收行动。要强化大局意识,把握好春管营养补肥时机,落实好弱苗转壮三次喷肥措施,提高小麦产量。要强化为民意识,把小麦促弱转壮各项工作做到田地上,把“三农”人的服务情怀深深植根于平阳大地,扎实开展好夺夏粮丰收行动,确保全市小麦实现大丰收。

  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翼城县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相关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南梁镇政府镇长、南梁镇东西郑村党支部书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代表还作了表态发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站长、山西农大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张定一讲解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推进农业生产托管‘123456’翼城模式,实现全区域、全作物、全门类、全方位目标,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做好小麦促壮稳产,防灾增产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促进夏粮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全力保障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让您种田更轻松”“农业生产托管,解您后顾之忧”“农业生产托管,引领实现乡村振兴”……仪式现场,红色的条幅和绿色的旗帜上是小麦促弱转壮、确保夏粮丰收的响亮口号,在浓浓的春色和暖暖的春风里,以东西郑村为中心,翼城县小麦托管促弱转壮喷肥作业迅速向周边乡镇全面铺开,一场小麦促弱转壮的夺夏粮丰收行动在这里迅速掀起高潮。

  “我们村共有耕地4000余亩,去年共抢种冬小麦2815亩,这次县委、县政府为了夏粮丰收,又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喷肥作业,让我们信心倍增,干劲也更大了。”东西郑村党支部书记周林军介绍,“为确保全村小麦托管促弱转壮,我们召开了村民会议,邀请了托管服务组织,制定了小麦托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具体实施方案,对接植保无人机4架,同时发力,预计10天内全部完成第一次喷肥工作。”

  参加仪式的南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志强表示,南梁镇去年抢种冬小麦4.6万亩,基数大,任务重,将牢牢把握此次春管营养补肥机会,依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认真落实好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千方百计为夏粮稳产增收提供强力保障。

  农业专家张定一走进麦田,了解苗情,查看小麦分蘖情况,积极向种植户现场讲解三次叶面喷肥技术的好处。希望广大种植户,立足一个“早”字,早施肥、早浇水;强化一个“防”字,防病虫害、防草害、防倒春寒;落实一个“管”字,因时、因地、因苗做好田间管理。

  为确保小麦促弱转壮,翼城县政府拿出1000余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对全县34万亩小麦全部有针对性实行单环节托管,所有麦田全部实行三次喷肥作业,并落实省、市、县农业技术专家蹲点指导等举措,预计亩均增收50至80公斤,34万亩小麦可为翼城县群众增收2700万元以上。

落实举措 发挥带头作用

  在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作业中,翼城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积极落实相关举措,发挥带头作用,扎实开展小麦三次喷施叶面肥作业,确保小麦促弱转壮,确保夏粮丰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在省、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123456”农业生产托管翼城模式,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列入全国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去冬今春以来,该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农业生产托管,及早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春耕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抓好生产资料储备,组织全县各类服务主体储备玉米大豆各类春夏播种子2000吨、化肥3000吨、农膜50吨,预定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播种机5台,购回植保喷雾机10台、小麦镇压机3台,确保全县春耕生产所需农用生产资料储备充足、价格平稳。抓好托管政策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配合该县农业农村局农经服务中心人员,组成宣讲组,分赴各乡镇,深入到重点村,利用农闲和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强农惠农政策和实用农业科技技术培训,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培训视频,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去年秋播期间,新翔丰公司完成小麦耕、种环节作业面积22万亩,针对小麦晚播面积大、三类苗居多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2022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适时开展了趁雪追肥。

  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负责人李学峰告诉记者,龙头企业要全力发挥好在农业托管组织服务中的龙头作用。该公司组织编写了农业生产托管手册,同时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打造2022年度农业生产托管标准化试点村、红旗村,进一步引领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区域、全作物、全门类、全方位托管目标任务。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小麦三次叶面喷肥作业,我们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严格作业流程,认真实施小麦三次喷肥作业,确保喷肥成效。”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负责人介绍,“在喷肥作业中,我们充分发挥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的作用,积极协调各社会化服务组织,确保全县小麦三次喷肥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技术服务 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三次喷肥作业,不仅要确保进度,更要确保质量。为实施好小麦促弱转壮工作,翼城县农业农村局派出12人组成的4个专家组,分赴各乡镇监督和指导三次喷肥作业。

  “这种植保无人机虽然体型小,但是作业非常灵活,有效作业率也很高。”翼城县农业农村局粮食作物站站长李忠诚在中卫乡西浮图村指导工作时说,“喷洒作业要根据土地墒情,在确保每亩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酌情增加水量,确保小麦叶面有效吸收。”

  李忠诚是科班出身的农业技术员,1983年毕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近40年。为了确保翼城县开展好三次喷肥作业,近段时间以来,他比往常更忙了。

  “准备起飞作业”“左旋转”“正在左旋转”“正在右旋转”“向前”……

  在西浮图村的麦田里,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植保飞防工作人员刘晨正和同事王天文、常明贤进行着第一次小麦喷肥作业。他是植保无人“飞手”,正操作着遥控器进行作业,遥控器按照操作发出不同的提醒。

  李忠诚现场对作业人员在飞机操作、农药配比、搅拌等环节进行指导,确保喷洒效果。

  “你看,现在已经有四个分蘖了,喷肥作业后,将进一步促进小麦分蘖,保证小麦促弱转壮。”每到一地,李忠诚都会习惯性走进麦地,察看小麦长势及分蘖情况,并结合实际,对喷肥等田间管理进行指导。

  今年以来,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组成宣讲组,分赴各乡镇,深入到重点村,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强农惠农政策和实用农业科技技术培训,开展现场培训30余场次,参学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政策宣传以及小麦春管技术资料5000余份,并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培训视频,营造了良好农田春管氛围,为小苗春管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解难题 政策助力丰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亦是民生之本。

  去年,阴雨连绵,玉米收获困难,小麦种植发愁。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难题,翼城县委、县政府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保证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针对去年的连阴雨天气,我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亩冬小麦种植补贴50元,极大地鼓舞了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和群众的种植积极性,确保了抢收抢种工作的有序开展。”翼城县副县长高伟介绍,“今年县财政针对冬小麦种植偏晚,苗情偏弱等实际,拿出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每亩补助46元,群众每亩地只掏6元钱,就可通过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按照单环节托管德尔方式,对全县34万亩小麦进行三次叶面喷肥作业,确保小麦促弱转壮。”

  今年以来,翼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出台《2022年翼城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发布《小麦“倒春寒”灾害防范技术指导意见》等,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积极组织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各乡镇第一时间利用降雪的有利时机,落实晚播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托管组织、种粮大户、合作社及麦农提供小麦趁雪追肥促弱转壮技术要点,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指导广大麦农朋友趁雪追肥,为小麦丰收提供一个良好的苗情基础。

  农业生产托管“123456”翼城模式,为开展小麦叶面三次喷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农业生产托管“123456”翼城模式,即一个组织总牵头,两支力量为主体,三级体系来监管,四化建设保服务,五个降减增效益,六位一体促发展,通过全区域、全作物、全门类、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托管,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服务战略性大产业,引领农业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托管的最大作用,就是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翼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锋介绍,“面对一家一户情况各异,自行喷洒农药比较困难的实际,依托我县农业生产托管‘123456’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单环节托管的方式,实现全县小麦三次叶面喷肥全覆盖,用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确保小麦促弱转壮,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支招 百姓喜上眉梢

  如何促弱转壮,确保小麦丰收?翼城县聘请省、市小麦种植专家把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小麦三次叶面喷肥方案,全面推广三次叶面喷肥技术。

  “去年,我们翼城县小麦播种期间遭遇较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小麦播种时间普遍偏晚,致使小麦苗情偏弱,群体不足,个体发育差,这对今年小麦稳产丰收造成很大影响。”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辛树盛介绍,“针对小麦苗情偏弱的实际,我们把往年小麦春管只喷一次肥改为三次喷肥,并通过其他管理技术,帮助小麦促弱转壮。”

  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亢树文告诉记者,小麦三次喷肥,第一次在小麦返青起身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芸苔素内脂10ml,旨在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小麦有效分蘖,确保小麦多成穗,获得足够的亩穗数;第二次在小麦拔节孕穗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脂10ml,旨在壮秆防倒,促进麦穗分化,确保成大穗,多成粒;第三次在扬花灌浆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脂10ml,旨在防止干热风,促进灌浆,提高麦粒重量。

  “小麦种得晚,苗情并不好,春季的管理如果跟不上,对小麦丰收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南梁镇东西郑村村民李元元说,“多亏了有政府补贴,还有农业生产托管,要不然真不知道今年的麦子能成啥样?”

  李元元家种了5.67亩地,家中有5口人,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她一个劳力,还得照顾77岁的婆婆。去年10月前后,天降连阴雨,雨水灌满了庄稼地,玉米收不回来,小麦种不下去,家中还没有劳动力,正在发愁的时候,县里机关的帮扶人员来了,村里的帮扶志愿队也来了,他们抢收地里的玉米,也种上了冬小麦。

  “天气暖和了,又喷施了促弱转壮的肥,麦苗一天一个样,你看这地里绿油油的,丰收是大有希望的。”李元元说,“喷三次肥,每亩地只需要自己掏6块钱,啥也不用管,这事办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谈到自己家的小麦和今年的补贴政策,李元元喜滋滋的。跟李元元一样,今年翼城全县的小麦种植户都享受到了促弱转壮喷肥补贴。

科技支撑 提供丰收保障

  “现在看看哪个乡镇还有正在作业的农机?”

  “中卫乡、南梁镇仍有农机在进行有效作业。”

  “今天农药喷洒作业面积有多少亩?”

  “稍等,我马上查下。”

  ……

  3月15日18时,在翼城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数据平台操作员张瑞宁一边操作计算机,一边向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负责人李学峰介绍当天的喷肥情况。

  记者在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数据平台,看到旋耕管理、播种管理、农田施药、玉米收割、深松管理、秸秆还田、青贮管理、小麦收割等内容,通过数据平台不仅可对玉米、小麦在耕、种、防、收等托管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作业查询和作业审核,而且可以依据平台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适时调度各乡镇农机跨乡镇进行作业,确保全县各项农业生产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翼城县是农业大县,辖2乡7镇15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5.5万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连片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共种植冬小麦34万亩。

  “我们县共有作业机具且已通过资格遴选的服务组织14家,拥有无人机和自走式喷雾机近100台(架),无人机每天可喷洒400亩左右,自走式喷雾机每天可喷洒500亩左右。”李学峰介绍,“目前全县各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正在有序开展叶面喷肥作业,预计每次叶面喷肥作业可在10天内完成。”

  当前,为确保粮食安全,切实开展好夺夏粮丰收行动,翼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小麦促弱转壮、保夏粮丰收的要求,切实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针对小麦苗情偏弱的实际,我们把往年小麦春管只喷一次肥改为三次喷肥,并通过其他管理技术,帮助小麦促弱转壮。”翼城县副县长高伟表示,“我们翼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开展夺夏粮丰收行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单环节托管、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措施,扎实开展全县小麦三次喷肥作业,确保小麦促弱转壮,保障翼城县夏粮丰收。”

抢抓春管 小家连着大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在南梁镇梁壁村一片宽阔的麦田中,一辆自走式喷雾机正马力全开,进行着喷洒作业。这片麦地已经实施过促弱转壮的喷肥作业,目前正在喷洒除草剂。

  “这台自走式喷雾机一天可喷洒500亩,我家承包的这300亩地,不用一天就能作业完。”农机手马玉财介绍,“有现代化的农机作业,种几百亩地没啥困难,但小家连着大家,还得抢抓时间,帮助更多群众作业。”

  马玉财是马军的儿子,是马军种植小麦的好帮手。2021年,由于连阴雨天气影响,秋粮收不回来,小麦种不下去,许多村民非常发愁。当时,村“两委”干部劝他把种植困难的村民的土地承包下来,既解决了村民的难题,也便于开展规模化生产。

  2021年9月,承包土地后,马军经过申请,成了一名农场主。同时,他还是翼城县沐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承担着合作社里的农业生产托管任务。

  “自己家里有农机,几百亩地的生产作业不用发愁,但眼光不能只盯着自己家的土地。”马军介绍,“作为翼城县沐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也承担着合作社安排的小麦春管作业的托管任务,积极抢抓农时,一方面可以在托管作业中获得劳动报酬,一方面也能帮助更多群众实现粮食丰收。”

  为了加快小麦春管作业,马军的儿媳及邻居也一起上阵,三轮车拉水、农药配制、搅拌等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保证做到马力全开,立即行动。集中喷肥期间,我承诺将全肥全量、全地块扎实开展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在日前举行的翼城县小麦托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启动仪式上,翼城县沐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小刚这样表态,“我们实行人员轮休制度,加班加点,抢抓农时,按进度、按计划,利用一切可以作业的时间,确保按时完成施肥作业,将竭尽全力,完成托管任务。”

  陶小刚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干的。翼城县沐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示范社”,成立于2009年2月,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共有社员48人。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耕、种、防、收一条龙农业机械服务,而且承担了本村及周边20余村的农业生产作业,辐射南梁镇80%的村及周边乡镇,覆盖面积达40000余亩。

  翼城县共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4家。当前,他们正在全力开展小麦促弱转壮喷肥作业。行走在翼城县无边的田野上,处处是抢抓农时开展小麦春管作业的喜人场景。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