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我把母猪当成自己老婆来养,把猪仔当成自己儿子养,把公猪当成自己来养,用这样的办法,就没有养不好的猪、办不好的事儿。”在临汾市首届“平阳农匠·新农人”发布仪式上,获得该项荣誉的农民企业家史耀龙这样介绍自己的养殖诀窍。
史耀龙是襄汾县农绿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1990年,史耀龙从部队复员回乡后,创办了畜禽服务部,从售卖饲料等起步,以滚雪球的方式将自己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如今,他建成了年出栏10万头猪养殖场、有机肥厂、万头养牛场等,不仅自己致了富,而且带动周边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襄汾县农绿园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南贾镇西尉村,是一家集养殖、种植、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农业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企业,是我市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示范企业。该公司先后被襄汾县政府确定为“襄汾县粪污综合利用集中处理中心”,被临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组办公室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被省畜牧协会评为2020年度山西省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被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评为山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生猪养殖是我们企业的重要经营项目之一,公司总投资2337万元,在襄汾、乡宁共建有6个养猪场,现存栏能繁母猪4700头,年出栏仔猪10万头以上。”史耀龙介绍,“作为一家地方企业,我们公司正上下齐心,向全省农业项目第一方阵的目标努力前进。”
致富不忘乡亲。在企业发展中,史耀龙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并组织群众开展技术培训,让不少群众拥有了一技之长,成为企业里的养殖“土专家”、技术能手。
为了帮助群众增收,史耀龙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86户养殖户进行代养。养殖过程中,以公司为平台,统一提供猪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同时,公司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对周边300余户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资源对接,有效带动周边村民的收入增长。
“养殖技术是群众增收的关键,也是降低群众养殖风险的关键。”史耀龙介绍,为了提高群众积极性,公司建立了培训基地,聘请山西农科院、郑州农专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为养殖户免费讲解养殖技术,为公司和养殖户带来了稳定收益。
“养殖会产生大量粪便,处理不好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史耀龙介绍,“为有效杜绝养殖粪便污染,我们公司投入资金,实施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线等项目,有效杜绝了养殖场粪便污染,并大大提升了养殖场的粪便综合利用价值。”
在企业发展中,史耀龙与55个养殖场、养殖户签订了粪污回收协议,既有效减少了粪便污染,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人居环境,增加了养殖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史耀龙介绍,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研创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同山西农大的科研对接,实现企业高校的产业对接与科研“联姻”,让更多科研成果能及时应用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当中,努力建成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农业示范企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