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芒种时节,平阳大地的田间涌动着金色的麦浪,素有“晋南粮仓”美誉的临汾迎来了小麦大丰收。300.76万亩小麦由南向北依次开镰,隆隆的农机作业声,爽朗的群众欢笑声,奏响了抢收抢种的交响曲,汇成了丰收的幸福乐章。
开镰!开镰!
6月1日下午,在侯马市上马街道办事处南张里村,一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驶入金色麦浪,正式拉开全市300.76万亩小麦机收大会战序幕。
6月6日,襄汾、洪洞小麦开镰;
6月7日,翼城小麦开镰;
6月8日,尧都、曲沃小麦开镰;
……
6月16日,古县、汾西、尧都、曲沃、襄汾、洪洞、侯马、翼城、霍州、浮山、乡宁11个县(市、区),调度有序,进展顺利。
截至6月15日,我市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4700余台;小麦收获面积141.6万亩,其中机收面积141.6万亩。累计完成夏玉米播种面积55万余亩,其中机播玉米面积55万余亩,出勤玉米播种机5200余台。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在我市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夏收景象,一颗颗金黄色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装进在地头等待的一辆辆农用车。小麦秸秆打捆机、玉米联合播种机紧随其后,有序作业。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为300.76万亩,涉及13个县(市、区),6月10日由南到北陆续迎来集中收获期。
组织协调是做好夏收工作的关键。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我市成立“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指挥部,制定《临汾市“三夏”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召开“三夏”农业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会,对“三夏”农业生产各项保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细化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同时,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动态掌握小麦收获和农业机械、油料供需、天气变化等情况。
抢收!抢收!
部门联动,龙口夺食。
平阳大地上,抢收的农机轰鸣声是嘹亮的号角,回响在希望的田野上。激越昂扬的号角,催动着夏收的进度,把一片片涌动的麦浪变成一车车金黄色的麦粒,送到千家万户。
6月8日下午,市气象局的一辆气象应急车辆驶进襄汾县古城镇上北戌村的一块麦田里,紧随其后的是市气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组成的麦收服务队,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气象、农业等相关工作,助力群众夏收工作顺利开展。
在夏收现场,市气象局服务队的队员们身穿红色马甲,利用气象应急设备,现场检测天气情况,并向群众和农机手发放《麦收期气象服务专报》等信息资料。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了解小麦成熟情况,并向群众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告知农民朋友和农机手夏收夏播注意事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夏收期间,各县(市、区)处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来自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农机、气象等部门。服务中,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夏收工作,为我市夏收工作凝聚起磅礴力量。
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是夏收作业的有力保障,牵动着各相关部门、农机手和广大农民的心。
市气象局副局长张磊介绍,为了全面做好我市麦收期气象服务工作,市气象局成立了麦收期气象服务领导组,制定了详细的麦收期气象服务方案,每日进行麦收天气会商,运用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业务平台,制作发布5公里逐3小时精细化预报。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12121语音电话等方式,及时把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送到农机手和百姓手中。同时,为了避免冰雹天气对夏收造成的影响,已对19门高炮和34部大型火箭发射架进行了全面检修,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确保麦收期防雹工作顺利开展。
小麦抢收工作中,我市认真落实机收减损大比武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相继成立机收减损测试小分队开展机收减损测试工作,洪洞、襄汾等县积极开展了机收减损大比武……为小麦抢收和机收减损工作注入了无限动力。
保障!保障!
调试检修联合收割机2514台、履带式收割机203台,设立农机跨区服务站39个,公布应急维修服务网点131个、值班电话30部,试运行烘干设施设备63台……“三夏”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并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全市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6月14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临汾销售分公司洪洞左南西加油站,站点经理杨宝荣和营业员郑婷正在整理专设的农机服务站。该加油站点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备足绿豆汤、饮用水等,满足麦收期间农机手日常需求。同时,在站内设置咨询服务台,提供免费无线网、24小时便利店等专项服务,并为农机手准备了内含矿泉水、手套、毛巾、抽纸、口罩等用品的“助农礼包”,让农机手感受到“进站如进家”的温暖。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制定了农机用油保障方案,指定了14座加油站为农机加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对持有中国石油优惠卡加油的农机户,享受柴油优惠0.7元/升,其他加油站每升柴油在销售价的基础上给予3%优惠。同时,持农机加油卡的农机户在中国石油加油网点便利店可享受10%的消费折扣。
在中国石化临汾石油分公司洪洞城南加油站,“支农惠农”标识异常醒目。遇到进站加油的农机,值班人员主动上前引导,以确保进站农机高效加油。
如今,各部门之间相互对接,积极协调,以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农机用油、小麦机手跨区作业、农机维修等开辟绿色通道,有序调度收割机具,协调各种晾晒场所和烘干设备,为颗粒归仓、夏粮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推进!
一日一调度,三日一协调,一周一推进。
这是我市“三夏”农业生产工作采取的一项工作机制。市农机中心“三夏”工作专班成员、各小麦主产县(市、区)人员通过及时调度和协调,做好不利天气等应急处置,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17日:全市多云间阴天,有分散性的阵雨或雷阵雨,东南风3-4级。18日:全市多云转阴天,有分散性的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地区有中雨。19日:全市阴天转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6月16日,市气象局连续发布《临汾市夏收夏种专题预报》《农用天气预报》《重要气象信息》等,把我市即将出现的降雨天气过程进行预报,并提出“已收获小麦注意抓住晴天及时晾晒,并通风贮藏”“夏播区抓住雨前雨后晴好天气或者降水间隙,趁墒开展夏种工作,以免延误农时”等建议,为我市夏收夏种工作提供气象信息支撑。
闻“讯”而动。得到不利夏收的气象信息后,我市各县(市、区)积极应对天气变化,结合县域实际,协调收割机开展昼夜作业。
6月16日召开的协调会要求,各县(市、区)要结合不利天气情况,未雨绸缪,主动作为,积极动员乡镇、村委、农户,能收快收,尽快开展晾晒、烘干等工作。
调度会后,尧都、洪洞、侯马等县(市、区)迅速开展抢收工作。农机手“日夜兼程”,小麦抢收工作争分夺秒、热火朝天地开展……
在侯马市,为做好夏粮抢收工作,侯马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了200台收割机,在照明灯的照射下,连续昼夜作业。截至6月16日21时,侯马已完成机收小麦面积9.58万亩,完成总面积的80%……
6月是希望的季节,也是收获的时节。一个个好消息从夏收一线不断传来,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6月11日,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我市洪洞县刘家垣镇曹家庄村旱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实打实收。经专家组测定,基地亩产达582.9公斤,打破了去年由尧都区创造的山西省旱地小麦亩产579.9公斤纪录。
6月14日,洪洞县万安镇西步亭村旱地复播小麦高产示范田实打实收现场传来好消息:抗旱节水、高产小麦品种“金麦919”雨养旱地亩产达588.06公斤,表现出色,再次打破几天前由该县创造的我省旱地小麦亩产582.9公斤的纪录。
……
当下,在临汾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正在升腾无限的希望。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