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春耕备耕正当时,农资安全系民生。3月14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执法人员走进尧都区金殿镇,开展“3·15”农资打假专项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普法宣传、现场投诉受理、现场执法检查等,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老乡,买种子的时候要看好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还要去手续齐全的经销点购买……”活动现场,执法人员趁着金殿镇逢大集的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宣传画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农资打假的相关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
行动中,执法人员还深入该镇部分农资销售点,重点检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仔细查看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销售台账、产品包装标识以及是否存在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情况。同时,向农资经营户宣传农资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依法依规经营,确保农资质量安全。
“作为农资销售门店,我一定把好农资销售质量关,确保农户采购的农资来自正规、可靠的厂家,及时响应农户农资产品质量诉求,以实际行动保障农户的权益。”一家农资店负责人说。
“开展‘3·15’农资打假专项宣传活动,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农资打假行动,全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值农资产品销售的高峰期,为防止个别不法分子趁机以次充好,开展虚假宣传,出现坑农害农行为,市农业农村局自现在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聚焦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领域,严查假冒伪劣、虚假标注、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坚决不让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流入田间地头。
农资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增强防范意识,警惕“农资忽悠商”“以低价促销”、假借“专家”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用“赠奖”“抽奖”等噱头设置消费陷阱、通过网络虚假广告夸大产品效果、雇佣“托儿”上演双簧制造抢购假象等销售套路,谨慎理性选购农资产品。要到证照齐全的门店购买农资,索要并保存发票、产品包装等凭证,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拨打市农业农村局举报热线0357-2019320或通过“12315”平台反映。同时也呼吁广大农资生产和经营者,争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标杆,共同净化农业农村市场环境。
记者 郝海军 王梓轩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