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夏时节,浮山县天坛镇聚粮村的田野里一派生机盎然:一块块8米见方的菜畦整齐排列,一条循环水渠纵横其中,松软肥沃的田地里长满幼苗,几位戴着草帽的农户正精心照料。不远处,工人师傅们忙着搭建木质凉亭,修建循环水池。这里不是普通的农田,而是聚粮村今年推出的“共享菜园”——50块被“认领”的小菜地,正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新支点。
聚粮村毗邻浮山北高速口,交通便利,但青壮年多外出务工,部分土地近乎撂荒。如何能够激活闲置资源、探索出效果更好的乡村振兴路径?在浮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指导下,聚粮村实施了“共享菜园”项目,让市民认领菜地,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实现“田园梦”,村民们则赚取租金和劳务费。
“光讲理念不够,得让村民看见实惠。”聚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亚民说,“共享菜园”用地31亩,涉及16户村民。他把这16户村民召集起来开会,把耕种收益与土地流转、务工收入逐项对比,一天之内全部签下流转协议。
67岁的村民李星民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小麦,种子化肥加人工成本就得四五百元,现在流转给集体,每亩稳拿600元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43岁的村民段亮正带领工人扎围栏、搭栅栏,他说:“平时在外务工,地里也顾不上照料,这次把土地流转给集体有了固定收益,自己参加菜地的建设也有收入。”
“共享菜园”里,每一块交给认领人的菜地都完成了翻地、栽苗和滴管铺设,村集体提供地膜、种子、菜苗和农业指导,对没有空闲时间的认领人还提供浇水、除草等全托管服务。
“共享菜园”破除了土地碎片化经营问题,盘活了乡村资源,通过规模化服务为村民找到一条新的增收途径。
目前,项目一期的50块菜地已经被全部认领,每到周末假日,认领人来到菜地,松土浇水,体验农耕,孩子们则在田间水渠边嬉戏,一派其乐融融。除了市民以外,两家本地公司也认领菜地,作为员工食堂的直供基地,两家当地酒店也专门认领,在这里种植了绿色无公害蔬菜。
正在栽植小葱的一位认领人说:“花799元认领一块小菜地,既能让孩子认识农作物,还能吃到放心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站在“共享菜园”的地头,看着一块块被木栅栏间隔出的菜地,姚亚民谈起未来的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在‘共享菜园’附近打造一片休闲娱乐区,向市民和游客提供集茶饮、拍照打卡、露营烧烤为一体的户外休闲服务,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夕阳西下,村民们还在菜园里忙碌。李星民拧紧最后一截滴灌管,抬头望向成片的菜畦:“眼前这片地,建成了我们不敢认的样子,现在是又好看又有收入。”他的身后,新栽的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
记者 柴云祥 祁 欣
责任编辑:畅任杰